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64 课* 甘露丸 Back

《极乐愿文大疏释》64 课* 甘露丸


面对违缘时不对因果生邪见

有些人虽然广行善法,今生却遭受各种痛苦和厄运,其实这是好事,这是以善法的力量使往昔的恶业提前成熟,而现在所做的善法以后必定会成熟并为自己带来幸福和安乐,这就是所谓的“大福者临趋善趣,痛苦犹如燃烈火。”因此,有些人在行持善法时出现各种违缘,如身体不好、心情不好、受到他人讥毁,此时不要产生怯懦之心,这些违缘是即将获得成就的征象。古来的很多大德在圆寂时,显现上也感受了很大的痛苦。有些人也不应该对此产生邪见:既然他们一辈子修法,为什么死时那么痛苦?如果有这样的邪见,就会障碍自己趋入解脱道。

与此相反,有些人虽然积累了滔天大罪,今生却过得越来越幸福快乐,不必感受任何违缘和痛苦,但这种暂时的快乐并不妙,这是往昔的点滴善果在现世成熟,之后便会彻底耗尽,如今所造的恶业虽然暂时没有成熟,但必将于后世成熟,那时就永远没有解脱的机会了。这就是所谓的“重罪者临堕地狱,福德犹如降大雨”。

就像播下种子后不可能马上收获庄稼一样,造了善恶业后也不可能立即现前苦乐果报,但无论如何,因果是不会空耗的,以后必定会成熟相应的果报。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否则很可能在遇到违缘时对因果产生邪见。

关于造业之后必定感果之理,龙树菩萨曾经开示道:“有者所造诸罪业,纵未即时如刀砍,然死降临头上时,罪业之果必现前。”有些人造了罪业后,虽然不像身体被刀砍后立即流血那样迅速感受果报,但在死亡降临(或罪业成熟)时,果报必定会毫厘不爽地现前。《无量寿经》中也说:“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因此,有些人造了罪业后,并没有立即显现恶果,反而在一段时间内过得很快乐,这些愚人甚至会觉得越造罪业越幸福,这样的想法完全是不懂因果的邪见,最终他们必将亲身感受造罪的果报,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他们。

很多人因为不懂因果或者对因果有颠倒的认识,在邪见的推动下造了很多恶业。现在很多人也是如此,因为目光短浅,看到别人造了恶业却过得很快乐,便认为因果不存在甚至对因果持有颠倒的见解。其实,有些造恶者之所以过得快乐,只是由于前世善业的果报尚未穷尽,而今生所造的恶业尚未成熟,但是,当以后恶业成熟时,他们必定会感受苦果。大家一定要通达这些道理,否则很可能产生颠倒的想法,做出颠倒的事情。

有时候乍一看,好像因果确实颠倒了:有些行善之人遇到各种痛苦,身体不好,心情也不好,还经常不明不白地受到冤枉,甚至有些精进修行者连吃的穿的都没有,与之相反,有些造恶之人却过得很快乐,财富、名声、地位等世间的圆满都自然现前。见到这些现象,有些人就说:“好人没好报,千万不能当好人,从明天开始我要当坏人。”说这种话是不懂佛法的表现,这种人非常可怜,我们千万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实际上,行善之人今生感受痛苦,造恶之人今生享受安乐,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因此我们不应对因果产生邪见。因果非常微妙,一点都不会错乱。


明辨邪见

在《十地经论》中讲到了九种邪见:

一、蔽意邪见,是指被无明愚痴蒙蔽自己的意识而产生的邪见。现在有些人本来特别愚痴,加之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误导,所以不承认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这就属于蔽意邪见。

二、骄慢邪见,就是经常处于骄慢的状态。有些人对佛法一窍不通,还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这就是骄慢邪见。

三、爱念邪见,是指心堕在欲念渴爱之网中。有些人贪心特别重,深陷欲河情网无力自拔,缘着贪爱的对境邪念纷飞,这就是爱念邪见。

四、谄曲心邪见,是指人的心谄诳歪曲。

五、嫉妒行邪见,有些人嫉妒心特别强,经常以嫉妒心造作各种恶业,这就是嫉妒行邪见。

六、集业邪见,相续中集聚很多贪嗔痴的烦恼而造作诸恶业。

七、吹心炽燃邪见,是指因烦恼猛风所吹而燃起邪见的大火,有些人因为猛厉的烦恼现前,经常产生各种强烈的邪见。

八、起业邪见有些人因为前世的业力现前,实在无法克制自己,经常不由自主地产生邪见,由此导致凡有所作业皆与颠倒法相应。

九、心意识种子邪见,这是指行持善法时随顺有漏心,有漏的善根存留在阿赖耶上,以后逐渐成熟有漏的果报。

《大智度论》里讲了三种邪见:一、破罪福果报但不破罪福,破因缘果报但不破因缘,破后世但不破今世。二、破罪福果报亦破罪福,破因缘果报亦破因缘,破后世亦破今世。不破除此之外的一切法。三、破一切法皆令无所有,即对一切万法都不承认。

要搞清楚什么是邪见,这样自己生邪见时能立即觉察,别人生邪见时也会知道。否则,如果不懂这些道理,你自己生了邪见不会觉察,而且有些人的见解本来是邪见,可是你还认为他的见解是正确的,跟在他后面乱跑,最终自相续也被邪见染污。


断除邪见

邪见的力量确实很大,能焚毁相续中的信心、福德、智慧等一切善根,如《正法念处经》云:“恶见烧福尽。”生邪见非常可怕,有些人生邪见后完全成了另一个人,谁都没办法挽救他。

我们感受一些身心的痛苦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生邪见。如果一个人的相续被邪见蒙蔽,他就不可能见到上师三宝的功德,也不可能感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而且这种人无论怎样努力,也不可能获得圣道,如《大乘菩萨藏正法经》中说:“邪见人积集邪见之因,能得圣道,无有是处。”因此,为了避免染上邪见的过患,大家一定要经常祈祷莲花生大士。

临终生邪见的过患非常大。唐代的道绰法师在《安乐集》中说:“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恶心,即能倾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所以,在临终之际千万不要对上师、三宝和道友产生邪见,那时应该以清净心忆念中阴窍诀或者诸佛菩萨的名号,否则,虽然你一辈子行持善法,但临终的一个邪念也会把以前的善根全部摧毁。

如果能做到纵遇命难也不生邪见,那么生生世世都不会堕入恶趣,而且会成为正见者。当然,前面也说过,有的邪见是以暂时的因缘产生的,这些通过闻思教理、祈祷三宝可以对治;有的邪见是由于前世的恶业产生的,这种就比较难对治。但不管怎样,道友们要尽最大的力量灭除邪见。

如果一个人今生无有邪见、诚信因果,细致取舍善恶、如理行持,则生生世世会受益不尽:此人连微小的恶业也谨慎不造,微小的善法也欢喜行持;对戒律极为重视,哪怕一分居士戒或一天的八关斋戒也认真守持;恒时欢喜出家;具有视上师为真佛的清净心,恒时恭敬、欢喜善知识;懂得仅闻一句佛法也有巨大意义,因此喜欢闻法;诸天龙鬼神也欢喜赞叹此人;经常生于正法兴盛、善友云聚的环境;暂时转生于天界获得圆满的增上生;究竟往生清净刹土获得决定胜;等等;有诸如此类的无量利益。


培养因果正见

因果是毫厘不爽的,即便行为上不能完全断恶行善,但对微乎其微的小事也不能说:“仅此无关利害”、“做一点善事有什么功德”、“造一点恶业没什么过患”。如果能认定因果的确存在,并诚信乃至微细以上的因果,这就是所谓的世间正见。这种世间正见非常重要,以前法王经常强调这个问题。现在很多人不重视培养世间正见,只是一味希求中观、大圆满等深法,我对此并不赞叹。经过多年的学习佛法,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连基本的世间正见都没有,那听再多的法都没有用,修再深的法也没有用,即便能相似安住在明空双运的境界中,可是业障现前时就安住不下去了,甚至还会对明空双运产生邪见而堕入恶趣。

因此,修行人应该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因果正见。《法句经》中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般若摄颂》中也说:“水滴满瓶始末间,涓涓必渐盈彼器,初心亦胜菩提因,渐圆白法终成佛。”另外,在《佛说决罪福经》、《大方等大集经》中也有类似的教言。因此,大家不要轻视微小的善恶业,应该从点点滴滴处取舍因果,恶业一点一滴都不造,善业一点一滴都要积

《因缘品》中说:“虽造微小罪,来世受痛苦。”即便造了很小的罪业,比如杀死一只蚊子、偷一点东西、诽谤一个人、说一句妄语,在世间人看来,这不算什么大事,但这也会导致来世感受无量的痛苦。又说:“虽积微小福,来世得安乐。”虽然造了微小的善根,比如念一句观音心咒、放一个生命、供一盏灯、点一支香,这些事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却能带来后世的无量安乐。所以,现在积福,以后就能享用。

对于世间正见,龙树菩萨曾说:“世间之正见,谁人若具足,彼于千劫中,不会堕恶趣。”这个教证非常重要,大家要牢记在心,而且不单单要会背这个教证,还应该从内心深处诚信其意义

大家除了要学一些深的理论,也要学习因果法,而且把因果法与自己的实际修行相结合。我们应该首先成为一个修行人,在此基础上再去闻思浩如烟海的经论,这才是比较合理的。

如果一个人有正见,不管闻思佛法、受持戒律、行持善法还是弘扬佛法,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如果没有正见,不要说不能做到这些,甚至凡与之结缘者也会堕落恶趣

十不善业的道理对于想往生净土的人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好高骛远,如果口中说得很高,每天大谈禅宗和密宗的境界,实际上连基本的因果正见都没有,天天生烦恼、造恶业,这种人是很可笑的,不要说获得解脱,他们死后肯定会堕入恶趣。如果有了取舍因果的基础,再进入更高的修行境界,这才是比较稳妥的,别人看起来也不会觉得很可笑。


正见和正行是修行要点

修行就是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清净的正见,二是随顺正见的正行,只要具足了这两点,就能顺利获得解脱。以依止上师而言,就很需要清净的见解,否则是无法领悟上师的密意和游舞的

如果有清净的见解,遇到任何众生都能成为修行的助缘,如果没有清净的见解,即便是普贤王如来化现的善知识,在你眼里也只是低劣的众生。以前,外道饮光能圆由于心不清净,在他的眼里,相好庄严的世尊也成了具有十八种丑相的人。可见,人的内心清净与否是最关键的。如果自己的心清净,眼前就是灿烂美丽的景象,如果自己的心污浊,眼前就会呈现另一幅景象。当我们心情不好时,见到好人都觉得是坏人,而心情愉悦时,见到的每个人都觉得是好人。从根本上讲,外在的显现完全取决于内心,因此大家一定要努力调伏自己的心

总而言之,如果有了正确的见解,就可以获得一切暂时和究竟的安乐。如经云:“业及业异熟,诚信此二者,受持正见者,彼士转善趣。”世间的一切都是业的幻化,如果对业及业的成熟之理(即善恶业会感召相应的苦乐果报)诚信不疑,那么这种受持正见者暂时将转生善趣,生生世世不离善知识和正见,究竟将往生极乐世界等清净刹土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63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62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61课 * 甘露丸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