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纪念佛陀】仁波切卫塞节开示 Back

【纪念佛陀】仁波切卫塞节开示

索达吉堪布 求学足迹 2019-05-19

【时间】2019年5月19日

【天气】仁波切依旧普降法雨

【温度】在仁波切的加持下,弟子们的心,暖得刚刚好【愿望】祈请上师永久住世,永转法轮


分享上师今日微博

按照印度传统和国际惯例,今天是释迦牟尼佛诞生、成佛、涅槃的日子,也是佛教最重要的节日。


据记载,佛陀于5月的月圆之日出生;35年后又在5月的月圆之日于菩提树下悟道;后来涅槃那天,也是5月月圆之日。于是,后世便定下在每年公历5月的月圆日(通常是农历四月十五),举办卫塞节以纪念佛陀。卫塞Vesak,在印度古梵语的意思就是“月圆”。


作为与佛陀有缘的我们,也应在这样的吉祥日忆念佛陀,于佛像前供灯、供花等,以各种善良清净的言行,感恩佛陀给人间留下的慈悲与智慧,给万物带来的吉祥与解脱。


同时,希望大家多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或释迦牟尼佛心咒“达雅塔,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梭哈”,把吉祥的气息撒遍整个天地。


我也会为大家默默祈愿:依靠释迦牟尼佛的加持,依靠佛吉祥日的加持,愿你们一切越来越吉祥!


开示之前

传承之前


今天晚上,本来是星期天,我们是没有课的。但是今天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当中,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与本师释迦牟尼佛结上殊胜的善缘,所以特别安排了纪念佛陀的开示。


开示之前,我先跟大家念一遍释迦牟尼佛的仪轨。以前念过一两次。  

这也算是一个祈福;对于没有得过传承的人得到传承。其中的意义和功德,在六月初会讲释尊仪轨的修法,这里的内容不多说。如果有时间,一会儿可以给大家多讲一点。


首先念一下传承,可能几分钟就能结束吧。

上师念传承


佛陀的生平

这个仪轨,见闻觉知的所有人获得佛陀的加持,最后有这个教言。


今天也是,在座的各位,只要听到释尊仪轨的声音,或者见到文字,或者心里观想释迦佛,或者接触法本……对本师的身语意结上善缘的众生,获得人天福报,最终获得涅槃的果位。这是佛法的不可思议。


今天晚上讲,怀念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在座的各位,相信应该(你看,雷声,很好)雷声阵阵。


本师释迦牟尼佛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大多数 佛教徒是清楚的。可能有些刚入佛门的人,对此不是了解得那么完整。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非常有必要纪念伟大的释迦牟尼佛。


原因有很多,不管是从我们知识界、学术界,用深细的智慧观察佛陀三转法轮的甚深广大的意义也好,或者具信心的佛教徒以信仰来恭敬祈祷观想,其威德力,超越想象的加持力和悉地也好,或者我们用其他的角度和方式来了解释迦牟尼佛,我想只要有智慧的人,讲客观事实的人,对佛陀的生平事迹,生起不退转的坚固稳定的信心。


今天为什么要纪念释迦牟尼佛呢?

前面提到的,今天是个非常特殊的卫塞节。实际从巴利文来讲,是圆月日——圆满月轮的日子。不管南传北传等,制定的时间稍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因为当时佛陀降生、成道、涅槃都有不可思议的缘起。降生时,成道时,启明星出现时大悟。时轮经和涅槃经之后,也是去示现了涅槃。

卫塞节是按照特殊的因缘来讲的。


汉传四月初八是佛陀降生日,是按汉传的习惯来的,其实当初佛教的会长说过,四月初八作为浴佛节,四月农历十五与国际接轨 ,作为卫塞节,作为佛的吉祥节日。

有关资料中也如是提到。


过一段时间,藏传是萨迦月,相关历算中说这时是佛陀具有三种出生的节日,当然今年有润月,差距大一些,平时基本上差不多的。


卫塞节,东南亚原始佛陀兴盛的国家,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每年五月的最开始的月圆时,有不同的说法。包括新加坡和马来有点不同,但每个国家隆重举行相关活动。


西方一些国家和东方一些亚洲国家,都会不同程度地过卫塞节。对佛教徒而言,应该重视。


这个世界是有很多宗教,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过自己的节日,西方和中东都是这样的。

一年中一些与自己教主有关系的日子在过。以不同的表达方式过最隆重的节日。


1950年,斯里兰卡的首都,开了佛陀联谊会,制定了佛历,和重要的一些佛教节日。包括释迦牟尼佛降生、成道、圆寂的几个节日确定了。


根据不同的历史资料,完全确定,公元前623年降生日,公元前588年佛陀成道日,公元前543年示现圆寂。


所以一般讲佛历,今年是2019,是公元开始的,佛陀公元前圆寂,2019+543,后来说1972年时,也需要增加一年。不管怎么说,应该今年是2512年。


当然好象佛教制定的日期,很多会议从此才确定下来。整个世界上,后来也是公认的,包括后来在1999年时,开始联合国制定在一个国际的联合国的卫塞节,从此不断地开。基本每年开,1999年开始一直开到16届。不知道中间几届没有开。


今年2019年第16届,前一段时间,这个月的上一周5月12、13、14在越南开。大会非常隆重。

也许你们看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128个国家的参会者,有500个不同团体,人数有2万多不同国家的佛教徒。每年的主题不同,今年的主题是和平、家庭的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对社会道德、佛教与第四次公益革命吧,与世青会的主题比较相同。


今年的会议,也算是非常隆重吧。

当时,越南的官方媒体说,现在不管是欧美的不同国家,是最热的一个报道。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发表说,佛教的精神、价值观,是真正让我们走向和平的理念。他希望通过这种佛教的教理让世界得到和平。


因为世界中最可怕的是战争,一个是饥荒、贫穷。依靠佛教的思想,可以让人类共享内在的慈悲和智慧。如今的世界非常关注佛教的精神 。

而且佛教的爱和智慧,与如今的人类社会也带来了幸福、内心的和谐。所以说,我们今天也是非常值得,佛陀的精神也好,佛陀的足迹,也值得去思维和思考 。


现在天气有点热,今天早上我剃头时,结果后面忘了一块。本来头发不太多,后面的人看得到,前面的人看不到。我刚才摸了一下,你前面的人照不出什么。照出一点放在网上是吧?后面不准照,前面可以的。

有时一个人剃的话方便一点,但往往这时候有点……


别看了,哈哈哈,其实也看不出什么。摸是摸得出来,有一点……


关于卫塞节,确实我们佛教徒也应该认识到,佛陀在2562年前,在印度悉达多太子,或者义成王子。

他是怎么成佛的,这些故事,佛教徒应该会讲。有些历史 学家和考古学家,看成佛是非常正常的凡夫人,后来成佛,这也是对的。在所化众生前,确实是个历史 人物。


在《俱舍论》中,佛陀是个凡夫人,地道的凡夫人积累资粮,在印度金刚座时,是大资粮道的人,一座上,资粮道、加行道、修道、无学道圆满,变成了佛陀。凡夫是最后有者,最后成佛了。这是共同乘的观点。


历史学家与声闻乘的观点相同,有些人推导之后,把佛陀推得更有趣了。


有一个日本学者,说佛陀六年苦行,非常辛苦,成办了他所有的事情 ,最后开悟了。开悟时,我前天讲到生起离戏光明无为法,他理解成,佛陀开悟之后感觉特别无聊(有时我想他说得也对,无为法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虚妄,他觉得非常苍白)好象没办法,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就不想说法。但后来有人劝人他。


后来大家安慰他,他说法了。晚年时,他比较孤独,说是因为当时释迦族的灭亡,还有未生怨王和提婆内战。在接受圆寂时,有居士布施了吃的,他拉肚子、出血,不得不离开人间。

好象佛陀晚年与人一样,他病得非常厉害,特别痛苦。他还是有名的一个学者。一方面我们觉得他们对佛陀的生平完全看成凡夫人情有可原,因为自己不是佛教徒,或者即使是,也不是非常清楚佛陀的色身与法身的差别。

但我担心,佛教徒也觉得他说的是对的。


会不会有这种见解,希望你不论是从信心趋入或者智慧趋入,按共同乘的道理,有一些对正理的没有直接解释。

有一种人的说法与声闻乘完全不同。


按共同乘的说法,释迦牟尼佛刚开始发了菩提心,一个阿僧祇劫成了一地菩萨,再不断积累,一到七地之间,在一个阿僧祇劫,不断行持六度万行。最后一个阿僧祇劫,到十地菩萨,白幢天子以五种方式来到印度,示现降生,就是我们说的十二相,从降生到涅槃的过程。


当然此中,没有说佛陀是一个凡夫人。是十地菩萨以什么方式,时机成熟时示现成佛,最后度化众生。

这是第二种说法。这种说法,对现在的很多考古学家没办法理解。


因为佛陀示现为凡夫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一些甚深的,他们就会说是“据说……”可以理解。因为时间短,没有历史 的底蕴。没有文化的背景时,我们衡量时,思维模式不同时,要么把它妖魔化,要么定位甚深化、图像化,或者带有故事、传说之类的方式,来描述。这也是人类共有的毛病,一种学者的态度。


但作为真正的学者,需要有甚深的智慧来推测其中的意义。宗教不仅是科学、哲学,或者一般的推断是没办法的。

直接涉及到信仰者或者超越现象的前世今生的甚深奥秘,这对于学者、专家,确实所谓有的专家,是自己的分别 念的专,一直不停地起,很容易 往生清净刹土,有这种可能性。


现在有一些共同乘的说法,没办法涉及到。


作为佛教徒,要有大乘的观念 。不然自称为出家人、佛教徒。连释迦牟尼佛 的生平介绍,或者按世间人或者按声闻乘,是可笑可耻的。

至少,佛陀是在隋朝翻译的《本心记》中,讲到很多佛陀在大乘佛教,不共众生面前示现的奥妙之说。


当然象《妙法莲华经》中,佛陀未消失,佛法未隐没。应该从智慧中了达其中的甚深意义。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人云亦云,对佛陀的真的出现、转法轮,包括稍微深一点的佛法中,释迦牟尼佛是人间的释迦牟尼佛,但他的六轮日在非天和天人、恶趣中,以六种轮日的方式度化众生,把它当作外道 的说法,是非常不合道理的。


不共乘,也就是密乘的说法,我前面在七宝藏时提到过。佛陀早在其他清净刹土成就正等觉。在人间百岁时,示现在河边苦行六年,色身放在河边,前往密严刹土,示现成佛,获得十方如来的灌顶 加持,通过转了义的法饶益无边众生后,又入于色身,来到人间,前往金刚座,再转大小乘的法轮。


当然有不同乘——声闻、共同、不共密乘,也有不同的说法吧。作为佛教徒也好,其他的教徒也有必要了解佛陀到底是怎么降生,怎么成道,示现在众生面前转三转法轮,最后在有执著的众生面前示现涅槃。这些在很多众生面前,不管是显宗、共同乘、密宗特别根基前,所谓的佛陀的思想,也就是声闻乘也是这样讲,密宗也是可以这样说的。


降生成道转法轮涅槃四者,凡佛教徒非佛教徒,对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是一个共同的认知。




听佛赞歌


好几年前我写了一个歌,有一句“你的大慈和大智慧,世间何者亦不具……您的大悲您的智慧 世间智者何人能及 若以信心稍作随念 绵绵加持流入心间 ……”,我观想自己为白云。


以前去过一些圣地,现在没办法去。

有时很想朝拜佛的十大圣地。


我昨天准备了一下,我前面听了一下,不管怎么样,我希望,与佛陀的稍稍的结缘,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加持和功德。


下面大家稍微听一下,看看怎么样。




边吃边听歌


还有,因为卫塞节,不仅要有讲经说法,也要有吃的喝的,刚没有来得及,刚给大家发点巧克力,一边吃东西,一边听佛赞歌,一边想一下其中的意义。


我的吃的有没有?

(放歌《佛赞》)




祈祷获加持


刚才说到了,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見。一切无有如佛者。


佛陀在世界上,确实具有无量的悲心,有通达 万法的睿智,虽然释迦牟尼佛在所化众生前示现圆寂,到今天2562年,但其加持,时刻可以随顺我们所有有信心的众生。


释迦牟尼佛的仪轨中,也引用了这个教证,何者忆念,佛陀在他面前,灌顶和加持,遣除一切障碍。


我们应该有虔诚的信心,我本人是对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信心,一方面是从小对佛非常有信心,因为我在出生的年代,实际 是佛教是极其微弱,但是好象自己生来,小时候大约几岁时,看到佛像——那时看佛像很难的,过年时,才看到悬挂唐卡,心中生起欢喜 心,那时是清净心吧,不是坚定的信心吧。


后来出家后,90年去印度朝圣 ,尤其我们先从印度南方,还去不丹,又去印度南方,后来传法圆满,接受秋天从密积塔,到嘎亚神山,到菩提迦叶。法王对这些是非常激动的,我们这些眷属也是到了菩提迦叶非常激动。


法王直接流露出《愿海精髓》应该是10月29日。后来我们一共呆了五天,白天经常去朝拜,包括周围的……法王经常在菩提树下祈祷。尤其我觉得以后有没有机会不知道,所以每天晚上,法王睡完之后,我们当时住得比较近,我就过来,当时不知道怎么样,晚上十一点关门,之前进入,拼命祈祷转绕。


当时语言不通,但那个(保安)对我特别好,有时围绕,只听得到自己的脚步声,当时我感觉蚊子特别多,全身是包。当时看到泰国的小团队,每人一个小帐篷,在里面祈祷。


早上开门也早,去了来得及侍奉上师。有时法王问,你昨晚被蚊子咬得怎么样。但那时觉得很幸福,对佛陀产生了坚定的信心。


后来98年法王传释迦广传,更坚定了信心。后来生病,担心不能翻译,就拼命翻译。因为这些因缘,我自己的信心应该非常坚定,对释迦牟尼佛有坚定的意乐。


我们每个人,这样的,我不敢说这样的。确实每个人对佛陀有一个特别的,不是虚伪的,应该发自内心知道佛陀的所为,做一个微小的功德,应该也是不可思议的。


就象《妙法莲华经》中说:若以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哪怕是一个散乱 心供养,或者“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功德也是不可思议。当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时非常好,有机缘时,要读诵。


《亲友书》中说,佛像即使是木头铜做的,都值得供养礼拜观想。

可能当时印度受到了毁坏,包括文物馆中留下 了佛像的残缺,可能作为艺术品的原因,有一些富贵人家,把佛陀的头部放在家里,我建议最好请一个完整的身相。拜佛时,虽然一半是有功德的,但某些意义上不是很完美的。应该请相好庄严的完整的身相,不管是木头雕刻也好,要完整。


还有,我们有些佛像、佛经,最好不要刻在一般容易 弄脏的、跨越的地方,有些人画在裤子上,鞋子上,身体上,不是很如法的。应该把佛陀的庄严的身相作为赞叹供养祈祷的对境,这样今生的功德圆满,来世的功德也圆满。结上微小的善缘功德不可思议,但因为是严厉的对境,如果做得不好,可能会有过失。


包括人在死亡时,以清净心忆念佛陀,绝对 不会堕入三恶趣中,这是非常重要的。

佛教徒应该经常弘扬,藏传佛教的话,念文殊心咒的比较多一点,但在娑婆世界与我们有缘的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付出了一切的一切,如果祈祷,其加持超越了很多的佛。

所以在祈祷其他佛陀时,也要观想与佛陀的本体无二无别,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作为佛教徒,至少自己,如果出差,到哪里,最好身上带着祈祷的对境,佛像也好,唐卡也好,或者方便的身相,这是加持的来源。这是很重要的。


最后说一下,佛教徒,要最后依靠的是什么呢?实际 佛陀示现涅槃时,将佛教交付后来的弟子,应该依靠善知识,自己、法、戒律。这是什么意思 呢?


佛示现涅槃时,《大般涅槃经》或者其他经典中都说:“阿难莫哀伤,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饶益汝等众。”这是一方面。


还有,佛在时以佛为师,佛不在时,以戒为师。戒就是佛陀。


还有,佛在巴利文的大般涅槃经中说,当时阿难特别伤心,害怕佛马上圆寂,这时,佛陀对阿难说,阿难,我去后,你当以己为岛,以己为归,舍己而外,他无所依;以法为岛,以法为归,舍法而外,他无所依。


在《诸法集要经》中也说,自己是自己的老师,我原来翻译的是自己是自己的怙主。

所以说,作为佛教徒,一旦你的上师离开,只有依靠你学的法。有的人整天依靠上师,不行的。

不能永远依赖上师,我在某个寺院当中……有的人两三年得到法了,有的人十几年……死的时候依靠自己的法,每个人生老死病,所有的道场也是无常的。


阿难一直哭,因为他没有得到圣果,得果的人很淡定,示现伤心,但无有生老死病的痛苦,但阿难示现了痛苦。


印度的电影,很多地方与佛经讲的相同。


不管上师圆寂也好,离开道场也好 ,实际 每一个佛教徒,每天都是卫塞节,一天六次观想佛陀,自相续得到真正的佛的甘露,自相续不断完美的话,周围的众生也会得到智慧的大悲,这也是弘扬佛法,也是怀念佛陀。希望大家切记。



补充一事:

建议,很多佛教徒非佛教徒,学一下佛陀生平的故事,对身边的人多介绍一下,网络上有很多故事,动画片,一些与佛陀有关的知识。有一些知识分子,希望正面了解佛教中,比如马鸣菩萨对佛的赞叹,全知麦彭仁波切有三十多万字的因地故事,尤其有一些藏地论师,解释时稍微可能难懂点,但他们比较了解佛陀的实际状况。


希望智慧不错的人,正面了解佛陀的生平。对有信心的人,今天过这个节,至少以不同的文字来祈祷108遍以上的心咒祈祷,希望其他广大的悲心流露到我们心间,我们暂时享受人天福报 ,究竟能度化天边无数的老母有情,这是我们大乘佛教的思想。


希望一起参加卫塞节的人,希望有意义。其他国家会受戒、供灯等,以后希望佛教徒,今年种种原因不敢多宣说。再过一段时间,萨迦月,平时不能吃素的人,提倡这个月中尽量素食,对自己的健康非常有用,现在有很多高血压和肥胖都和动物的肉有关,这不是我说的,是医学专家说的。 这也许对你的人身有意义,对其他众生的生命,也许是有意义的。

我补充这么几句。


下面我们以欢喜心,一起念普贤行愿品,一起回向善根 。谢谢大家。




文字整理 | 一意

图片来源 | 阿源

法讯预告

明天(2019年5月20日)北京时间19:30

仁波切继续传讲甚深大乘佛法《维摩诘经》

随喜善始善终的您

咱们不见不散哦~



若有错误,敬请改正。一意在此,向您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