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碎片化的时代,时间不再是海绵里的水,而是像断了线的水晶珠子,散落一地。但是,把这一地的珠子收集起来,你就真的能得到一颗水晶吗?
近几年来,有无数的成功学方法论,瞄准了这一课题,教导如何让人生赢在碎片时间上。那句老话耳熟能详,“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每个人都有同样的24小时,逆流而上的人生赢家,必定是那些抓住自己每一寸光阴的人。
每日通勤奔波在地铁上,上下班来往就要两小时,如果不好好利用这些碎片时间追赶人生,怎么可能比他人更胜一筹呢? 手机听书、公众号阅读,最不济也要看个美剧练练英语——想赢在人生的路上,就要有超出常人的付出。
然而当生活被压缩得只剩下“正事儿”时,碎片时间的学习真的那么有效吗?在高峰期的地铁里,狭窄的车厢、晃动的屏幕、弥漫的汗臭、噪杂的报站、摩肩接踵的拥挤冲撞,如此条件下的“刻苦钻研”未见得带来高效的学习结果,但本该属于自己的最后一点点休息时间,却真真切切地化为碎片。现代人的辛苦和透支在于睡眠和放松的时间都被交通加班占据。
当你疲惫焦虑,还要强迫自己争分夺秒,把所有时间都填满时;当生活被压缩得只剩下“正事”,仿佛件件重要,无论大小都事关成败时;恐怕还没来得及成功,寿命便如狂风中灯般飘摇迷离。
劝人休息的论调,自然会引起不少人士的恐慌和反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书中的头悬梁锥刺股,网络上盛传的哈佛大学凌晨四点的图书馆景象,成功人士的每天只睡4-5个小时的案例,在脑海里穿梭来去,作为平凡而无力的我们有资格喊休息吗?
科学家发现, 在碎片时间里学习,可能真的是白费力。影响工作成果的关键是注意力,而非所用时间。“效率才是王道!”注意力集中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在散乱中工作学习效果不会好,这种“永不止息的奋斗”“压迫式的时间管理”还会建立错误的认知。长此以往,只会把人紧绷的最后一根神经崩断,在耗尽身心能量的同时,甚至引发严重的焦虑、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
“你应该管理好你的能量,而不是时间。”作家托尼·施瓦茨曾如是说。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碎片时间的利用也许只是成功学的骗局。它让你把重点放在时间上,产生了自己很充实的错觉,却不知以磨损自己的方式把能量消耗在碎片里, 甚至更加恶化当前的状况。
当身心俱疲时,大多数人放松了意志,转而走向以消极被动的娱乐方式来舒缓神经,刷手机、看微博,没有营养,却耗到深夜凌晨,疲惫不堪时,才肯放过自己。第二天清晨,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以至于精神萎靡,依旧没有足够的体力和精神迎接新一天的挑战。长此以往恶性循环,走不出怪圈。
现代人时刻背负着压力之苦以及面对更多措手不及的无常,如果缺少调节内心的能力,那么即使物质生活很优越,仍然可能陷入极大的不安与痛苦中。
那么人们要问,碎片时间里我们能做什么?
碎片时间是禅的道场。
古代禅师们凭借禅修,让心进入最细微的状态,从而显露出本有的智慧。
禅为什么有这种力量?《 楞严经》中讲得很明白:“狂性自歇,歇即菩提。”我们的心犹如大海,巨浪滔天时不可能映现出月影,风平浪静才可以。同样,当内心躁动不安、妄念此起彼伏时,智慧也无法呈现,只有以禅修令心性平息,才可能瞥见本具的菩提。
禅对身心调整有极大的作用。有些人通过禅来调整心态,不但身心愉悦,事业也取得了成功。像苹果之父乔布斯,提起他的成就,不得不提到禅。他每天坐禅,启发灵感,增加决策力。在做重大决策之前,都先打坐一会儿。当心定下来后,直觉会非常清晰、敏锐。
真正的禅修,不需要影响工作。你甚至不必单独安排时间来修行,坐车开车、上下电梯乃至行住坐卧都可以。事实上,在禅宗本来的修行中,只要你懂得以心观心,从而认识心的本性,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变意念;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将心念转变为对实相的了解,就是在禅修了。
首先身体以毗卢七法安住,或者很安静地坐下来。之后,心专注于某个事物,比如一朵花、一只瓶子,如果有信仰,可以专注于佛像或十字架。这样修持时,不要闭眼睛,如果平时戴眼镜,此时最好摘下来。不过,如果外面的景象让自心无法安住,那么闭上眼睛也可以。另外,呼吸要舒缓,这样内心的浮躁会慢慢平息。
在这种状态中持续安住,越久越好。如果一开始实在无法坚持很久,那么短短的三五分钟也可以。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初级禅修方法,目前也很流行。
佛教认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心的造作,而当你的心完全处于一种宁静、澄清状态时,会形成强大的专注力。就像非洲猎豹专注猎物并捕获一样,专注力可以让管理者迅速作出合理抉择,让科学家一瞬间得到新的发现,而前辈的佛教智者们,更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专注,开启了智慧。所以,如果能把握好规律性的禅坐,以及行住坐卧中随时随地的禅修行为,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不论是男士女士,我们终将迎来自己生命中的奇迹。
增强忍耐力
禅修可以增强人的忍耐力。现代人的一个缺点就是缺乏忍耐力,许多人看似很成功,实际上内心的堪忍力非常差,工作中、生活中遇到一点点挫折,老半天都想不开,甚至会做出极不明智的反应。
2
化解烦恼
禅修是化解烦恼的无上妙药。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禅为清净水,能洗诸欲尘,禅为金刚铠,能遮烦恼箭。”意思是,禅定就像清净的水,能洗净欲望的尘埃;禅定又像铠甲,可以遮挡烦恼的毒箭。
3
减轻压力
长期处于重负下,对人的身心极为不利。在当今的大气候下,人们像蚂蚁一样忙忙碌碌,拼命寻求地位、财富和名声,而且始终无有满足,好不容易实现了一个目标,马上又开始寻找新的目标。如果我们有禅修的习惯,就可以有效地舒缓压力。
4
延缓衰老
禅修不能保证长生不死,却能有效地延缓衰老。在佛教徒当中,有不少经常禅修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不仅未显衰老,精神和气色反而越来越好。
5
激发创造力
粗大的心只能了解简单的道理,只有心处于最微细状态时,才可能触及深邃之理。因此,一个人如果经常禅修,波动不停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心静下来后,就容易见到事物的真相了。
碎片时间,是禅的道场。息止无尽的欲望和恐惧,再疲惫时,让我们放掉对成败的执著和担忧,离开恐惧焦虑的内心风暴,闭目专注于心念,寂止安住下来。利用碎片时间的当下禅, 获得放松与愉悦,备足能量,以专注清明的头脑,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狂性自歇,休自安宁,息则喜乐,止则智悲!
摘录自《你在忙什么 \ 1.禅与财富》
摘录自《点亮一盏心灯 \ 禅宗与心灵救助》
摘录自《穿越千年的智慧 \ 禅定——心性休息》
推荐阅读: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