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 >> 菩提心与慈悲心的区别
Back
菩提心与慈悲心的区别
菩提心与慈悲心的区别
(“命由己造”第一集 未完待续)
◆ ◆ ◆ ◆ ◆
菩提心是一切大乘法的基础,无论修大乘显宗,还是大乘密宗,都必须要修菩提心。阿底峡尊者曾说:“佛教与外道的区别,在于是否皈依三宝;而发菩提心与否,则是大乘和小乘的主要差别。”
菩提心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个是菩提心,就是我们对天下所有众生的慈悲心。在佛教里面,慈悲心的对象是天下所有的生命。并不是说某一种生命,不是说人类,也不是说佛教徒,更不是说我自己和我自己的一些亲戚、朋友。菩提心就是没有任何的界限,菩提心就超越了所有的界限,为天下所有的众生。为了天下所有的众生,首先,要有慈悲心,慈、悲、心是什么意思呢?首先,悲心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希望天下所有的众生远离一切痛苦,这叫做悲心。然后慈心,就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天下所有的众生拥有幸福,这就是慈心。加起来,这两个就是我们佛家里面经常听到的离苦得乐,愿天下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这样的心愿,是菩提心的基础,这是第一个。
然后另外一个,第二个条件是不仅仅是我们心愿,不仅仅是希望天下所有众生离苦得乐,而是我要去让天下所有的众生离苦得乐,我要去做这件事情。这样以后就开始变成了菩提心了,开始变成菩提心之前,是一个慈悲心。那慈悲心,一般的慈悲心,也就是我们世人说的爱心,除了佛教以外,其它的比如说其它的很多宗教,他们也有这样子的慈悲心,他们也可以有,或者是没有信仰的人,也有慈悲心的,这些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