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德育 >> 世间上的快乐来自于哪里? Back

世间上的快乐来自于哪里?

智悲心语

4 November 2018

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在所有窍诀中,首先要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理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否则,很多人从小没灌输过这种观念,长大之后对三世因果有严重怀疑,甚至产生颠倒之见,更有甚者还肆意诋毁,这是相当可怕的!


—前行广释—


世间上的快乐都来自于哪里?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不论痛苦也好、快乐也好,吉祥也好、不幸也好,疼痛也好、哀伤也好,我们都应一心一意依赖上师三宝。如果幸福快乐,也知道这是三宝的悲悯所致。诚如佛在经中所说:此世间的安乐与善事,乃至烈日炎炎时,有习习微风吹到脸上,都是佛陀的悲悯与加持。

 

《福盖正行所集经》亦云:“若佛不兴世,三界何有乐?由佛出现故,我等获安乐。”佛陀出世,不仅能开示正法,引导我们懂得取舍,获得解脱的安乐。甚至在夏天特别热时,吹来一丝凉风;冬天特别寒冷时,出现一缕阳光,也都是佛陀的加持。

 

记得《中观庄严论释》里还说,对出家人而言,包括刀能剃发、衣能着色,也完全源于佛陀的加持,只不过人们不知道而已。到了末法五百年的形象期时,释迦牟尼佛的度生事业在娑婆世界已经圆满,此时人们很难获得佛陀的加持。很多出家人虽想剃头发,但剃发工具无法使用,只能把牛皮覆在头上,装成光头的形象;想把法衣染成红黄色,颜色也没办法染在衣服上,只好将牛皮反过来,当成袈裟穿。

 

对此,或许有人不一定相信。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应该知道,世间上的一分快乐、一分开心、一分祥和,全部是佛的加持。很多老修行人就有这样的心态,自己如果特别快乐,或是喝了一杯茶,特别香,马上就会说:“这是佛陀的加持!这是上师的加持!”

 

同样,哪怕你生起一刹那的善分别念,比如想修行、想出家、想放生、想发菩提心等,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带来的。就像《入行论》中所言:“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在这样的末法时代,我们生起如闪电般短暂的学佛意乐,或者对佛陀生起信心、对众生生起悲心,是特别特别不容易的,因此,这一切均为佛陀的加持。

 

倘若没有这种加持,我们会永远沉溺在苦海中,感受极大的痛苦,所以一定要时时感恩佛陀。《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也说:“若佛如来不出世,一切众生受大苦,无复善道唯恶趣,但闻三涂苦恼声。”《方广总持经》还说:佛陀灭度之后,若有法师为人说法,令众生趋入大乘之道,假如他们生起一丝欢喜心,乃至掉下一滴眼泪,这也是佛的威神力所致。

 

就像我们跟别人交流佛法时,有些人对佛陀生起欢喜心和信心,听着听着就感动地流泪,这都是佛陀的加持,是很不容易的。对一般世间人而言,哭的话,多是为了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家庭,这时候他流的眼泪比长江黄河还长,但这种眼泪没有任何价值。

 

以前我在一所医院住院,有个护士对我很不好。有一天,我看她在流泪,就问:“你是不是为我哭的?”她恶狠狠地回答:“我才不会为你哭呢!”(众笑)法王讲《释尊广传》时说,对众生因悲心而流泪,或者对三宝因信心而流泪,这种泪水有很大功德。但如果只为了自己而哭,那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三宝有这么厉害,那天天祈祷三宝就可以了,我生病是不是就不用看病吃药了?”

 

并不是这样。假如出现病痛、苦痛、魔障等磨难,首先你要祈祷三宝,除此之外,若是需要采取医疗术、禳解术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也要明白这些都是三宝的事业,然后再接受治疗等,而不要认为“祈祷三宝起不到什么作用,我看了医生以后才好”。其实你到医院去,不管是医生诊断还是开药,全是三宝的威神力在作饶益。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理念搞清楚,对“一切显现都是三宝的游舞”要深信不疑,并且观清净心。

 

如果为了办事等目的,我们要前往异地他乡,也应先顶礼所去方向的如来或三宝,然后再开始动身。比如,要去东方的话,就观想东方如来,并作顶礼、祈祷;去西方的话,就向西方如来顶礼和祈祷。或者,可以念些《八吉祥颂》,对三宝始终有一种恭敬心。若能如此,则会成就一切顺缘。《佛说灌顶经》亦云:“礼拜向三宝,供养散花香,释梵相拥护,万事皆吉祥。”

 

我们藏地就有这种习惯:出门之前先去寺院供养僧众,请他们念经,然后自己进行祈祷,向所去地方的佛陀顶礼,这样的话,一切所愿就很容易成办。

 

《三戒论》中也讲过,阿底峡尊者规定,皈依后有五个共同学处:“不为命奖舍三宝,何等要事不寻他,常供令自他皈依,顶礼所去之方佛。”

 

意思就是,第一、皈依以后,就算遇到生命危险,或者得到再大的奖赏,也不能舍弃三宝。

 

第二、不管发生怎样重大的事,也不能认为三宝不能救护,而去另寻其他的世间办法。

 

第三、行住坐卧中恒时忆念三宝功德,不间断供养。

 

第四、了知功德后,令自他虔诚地皈依三宝。有些人出去时,坐车也看看有没有容易调伏的对象,如果有人看起来不错,就马上坐到他跟前,笑眯眯地问:“你皈依过没有啊?”结果别人不但不领情,反而一直抽烟,最后把他给熏跑了。

 

第五、无论去往何方,要对那方的佛陀进行顶礼。

 

——《前行广释》第八十八节课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版权归属智悲德育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