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无论人天福报还是获得佛陀的功德,其根本来源就是行持十善
总之,了知十不善业的过患后,我们要立下坚定的誓愿,认真受持严禁恶行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语、不贪、不害、不邪见,杜绝十种不善业。
一般来讲,受持十善戒,不需要在上师或亲教师面前。就拿不杀生而言,只要自己默默立誓“我从今以后永远不再杀生”便可以了,这就是善业。当然,如果你长期守持的能力没有,则可以发愿“我某时某地绝不杀生”,或者“我不杀老虎、恐龙、鲸鱼,我不杀国家总统、联合国秘书长……”等。(比如你跟某人关系不太好,就可以当着他的面说:“我发誓不杀你!”一边吵架一边这样发愿。呵呵,他听后或许觉得你想杀他,更生气了。)以前有些上师在藏地开法会时,经常要求那些天天杀生的屠夫,发愿不杀雪山狮子、不杀恐龙,或者如果他没有出国的机会,就发愿不杀美国的众生,这样的话,如此发愿也是有功德的。
当然,倘若你自己因缘具足,能在上师、善知识,或佛像、佛经、佛塔等面前进行承诺,那它的功德更为显著。藏地很注重这种行为,现在汉地也比较不错,很多人遇到一位上师时,常会在他面前发誓断恶行善。这样的话,一方面这是对上师的恭敬心和法供养,另一方面,通过上师加持以后,有时候力量确实不可思议。
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个戒毒的人,他的毒瘾特别特别厉害,每次发作不吸毒的话,马上就会昏厥在地。后来,他依靠种种因缘到了学院,当下立誓要戒掉毒瘾。如今已过去半年了,他连一刹那想吸毒的心都没有,真正感受到了佛法的加持力。
所以,你们一些不好的行为,比如特别爱杀生、爱说妄语、爱喝酒抽烟,这些最好在上师面前戒掉。原来有个人特别爱喝酒,他去法王面前发愿不杀生时,不慎说成了“我不喝酒”。法王边说好边给他作加持,结果加持完了后,他才发现自己说错了。(众笑)
当然,仅是平平淡淡地想“我不杀生”等,这还不足够,必须要在心里立下坚定的誓愿:“无论怎样,我从此以后绝不造恶业!”如果上师具足,就在上师面前;上师不具足,最好是在佛像、佛经面前,或者到寺院去时默默发誓。藏地有个很好的习惯,比如你要见一位上师、朝拜一座寺院,心里必定会发个愿:“我要念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我要到拉萨去。”……但汉地有些人不是这样,包括个别佛教徒,也是到了布达拉宫后,第一件事就是掏出相机四处拍照。还有些居士来到学院以后,照几张相就回去了,在殊胜的对境面前,连念十万心咒、戒肉、不点杀,甚至做一件善事的誓愿也没发,这是相当可惜的。
有一次,我给一些老师和学生作开示。结束之后,他们就在我面前,有些立誓不杀生,有些立誓不妄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发了愿。当然,这些对出家人而言,都已经断除了,没有必要重新发愿。但作为在家人,即使不能全部避免,只要杜绝其中一两个,也有很大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佛陀说过,所有功德皆因十善而成就,如《华严经》云:“人中随意得受生,乃至顶天禅定乐,独觉声闻佛乘道,皆因十善而成就。”可见,无论是在人中随意投生,还是享受色界、无色界的禅定安乐,乃至获得出世间声闻、独觉、佛陀的功德,其根本来源就是行持十善。十善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就当今而言,它对社会、家庭有非常大的利益,所以,我们行持十善一定要有决心。
退一步说,假如你实在不能永远断除杀业,那也可以发誓在一年或三年中不杀生,或者每年的一月 、四月 、六月 、九月 不杀生,或者每个月的初八、初十、十五、二十五、二十九、三十不杀生。这些特殊日子,佛经和论典都说功德特别大,最好能行持善法,受八关斋戒等。或者,如果你不能常常如此,但立誓在一年、一个月、一日内不杀生,也会受益匪浅,具有许多的功德。
最近我在看藏文的《涅槃经》,里面说迦叶曾问佛陀:“既然您早知道善星比丘会生邪见,最终将堕入地狱,为什么还开许他出家呢?”佛陀回答:“如果不开许善星出家,他在家的话,会继承王位,而且力量很强大,必定毁坏佛法,这样堕入恶趣的时间更长。虽然我知道他最后会生邪见,但因为出家种下了善根,他将来必会获得无上佛果。 ”所以有些人认为:“既然善星比丘最后会生邪见,那还不如不出家好!”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哪怕只是受一天出家戒,这个功德也肯定有。所以,我们要懂得短期受戒的利益。
还有,《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中有则公案说 :从前,有个长者子去海中取宝迷了路,黄昏时来到一座幻化的天宫面前,那里有一个天子,由四名天女围绕而享受安乐。天子见他非常饥渴,就供养他美食,并让他在天宫里沐浴,晚上留宿于此。到了天亮,太阳一出来,这四位天女就变成黑色恶狗,把天子扑倒在燃烧的铁地上撕咬。而到了晚上,太阳一落山,恶狗又变成天女,与天子共同嬉乐。
长者子见后,就问天子:“你往昔造了什么业,如今转生于此?”
天子回答:“南赡部洲的人疑心较重,我说了,你也不一定相信。”
长者子说:“这是我亲眼所见,又怎么会不相信呢?”
天子就对他讲了一个偈颂:“昔时白日损他命,夜则持戒勤修行,以此因缘生此中,今受如是善恶业。”
长者子听后不太明白,问他是什么意思。
天子解释道:“我往昔是一个村落里的屠夫,成天以杀羊卖肉为生。嘎达亚那尊者劝我不要杀生,但我不听。于是他就让我承诺晚上不杀生,守持清净戒律,当时我就答应了。以此因缘,我死后堕入这样的孤独地狱,白天在炽燃的铁屋里受尽痛苦,而到了晚上,却身居天宫与四名天女享乐。”
其实,人间也有类似的果报。我就曾遇到一个病人,她白天身上什么病都没有,特别健康,而一到晚上,就噩梦连连、疼痛无比,一直辗转反侧、叫苦连天。还有一个病人,他上午心情很好,身强体健,而到了下午,就开始身心烦躁,感到特别恐惧。这些人估计也有与此相似的业力。
所以,在这个世间上,若用智慧去详细观察,就会发现不管在外境上还是自身上,都有无数的善恶果报在不断出现。然遗憾的是,现在不懂因果的人,对此根本不相信,总觉得这是偶然发生的。因此,大家懂得这个道理后,将其传授给别人特别重要。佛陀的教育,其实就是佛陀把所证悟的真理,传达给下面这些眷属。同样,我们作为后学者,也应在自己好好修行的同时,尽量把这种精神传给有缘众生。诚如《父子合集经》所言:“莫作非法,修行善行,亦劝他人,勤行众善。”这即是佛教的精神所在。
下面讲十善业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谓的十善业,就是指实际行动中断除十种不善业,奉行对治恶业的善法。
三种身善业:
不杀生——断除杀生,爱护生命,放生吃素。
不偷盗——断不与取,慷慨布施。自己有财物的话,应尽量上供下施,同时不要去炫耀。有些人在供养时,把一千块钱全摊成纸牌一样,然后放在佛堂里或功德箱上,这样其实没有必要。
不邪淫——断除邪淫,守持戒律,身心清净。
四种语善业:
不妄语——断除妄语,说真实语。
不两舌——断离间语,化解怨恨,调解不和。
不恶语——断除恶语,说悦耳语、柔和语、调顺语。
不绮语——禁止乱七八糟的绮语,精进持咒念诵,多说对弘法利生和自己修行有关的话。
我看有些道友背诵很好,这肯定下了不少功夫,平时应该没有说绮语的时间,否则,不可能把这么多论典倒背如流。昨天背考《窍诀宝藏论》时,中间稍微断了一下,过后好几个人都哭了。我问为什么哭,她们说:“没有背好,耽误您的时间。”其实你们背得很好!我以前也背诵过,没有考试之前压力很大,考完以后会睡得特别好,心里也很放松、很快乐。
我们这里很多道友,此次背诵《中论》、《窍诀宝藏论》、《入行论》等论典,肯定花了很长时间。不然,除了极个别人以外,这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们既然下了功夫这样背,就定会思维它的法义,如此在一生中,对它的印象会特别深。我在二十年前背过的论典,现在虽不一定能原原本本记得住,但跟没背过的论典完全不同,如今只要稍微再看一下,马上又会浮现在脑海里。所以,闻思修行是我们最快乐的事情。
三种意善业:
无贪心——断除贪心,满怀舍心,知足少欲。
无害心——断绝害心,修饶益心、慈心、悲心、菩提心。
无邪见——弃离邪见,依止空性见、因果观、平等观等正见。
接下来讲十善业的四种果:
异熟果:转生在相应的三善趣中。
同行等流果:生生世世喜欢行善,并且善举蒸蒸日上。
感受等流果:断除杀生,长寿少病;不偷盗感得具足受用,无有盗敌;断除邪淫,夫妻美满,怨敌鲜少;断除妄语,受到众人称赞爱戴;断除离间语,受到眷属仆人的恭敬;断除恶语,恒常听闻悦耳语;断除绮语,语言有威力;断除贪心,如愿以偿;断除害心,远离损恼;断除邪见,相续生起善妙之见。
增上果:成熟在外境上,与前面十不善业的果报恰恰相反,具足圆满的功德。
其实造善业会一切吉祥,造恶业会一切不吉祥,这不仅仅是佛教所承许,其他宗教也强调这一点。如儒教的《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教的《太上感应篇》也说:“人能行善,上天赐之以福。”所以,行持善法之后,外在环境会非常舒服,护法神、天人和周围的人,都会给你创造许多快乐的因缘;而造下恶业的话,人与非人、包括环境会给你带来诸多不祥。
不过,这个道理对好人来讲,稍微开导一下就能接受,但对恶人而言,再怎么样劝诫,他也不一定听。如《正法念处经》云:“善人行善易,恶人行善难。恶人造恶易,善人作恶难。”这个偈颂我很喜欢。真正有善根的人,再怎么劝他犯戒、杀生、造恶业,他也不会做的;但如果是一个恶人,让他喝酒、抽烟、做坏事,只要略加指点就可以了。所以,每个人的因缘确实不同。
士用果:所做的任何善业,都会突飞猛进地增长,福德接连不断地涌现。
现在有些人,无勤中做什么都很顺利。我就见到一些读书的学生,平时成绩不是很好,但到了考试时特别顺;而有些人平时非常精进,智慧很不错,可是经常家庭也不顺,考试也不顺,什么都不顺,这跟各自的业力也有一定关系。
综上所述,业因果的正见,我们每个人该修的要好好修,该观想的要好好观想。如果善恶因果的见解得以坚固,那你做什么事情、行持什么善法都很容易。相反,倘若这个见解动摇不定,就算得了再高的灌顶、再无上的窍诀,对你恐怕也不一定有长期的利益。所以,大家对取舍因果的理论和实际修持,务必要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