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荣博堪布:这部《入行论》极为重要!
希阿荣博堪布:
这部《入行论》极为重要!
菩提心是整个大乘佛法修习的核心,在诸多开显菩提心的论典中,《入菩萨行论》以全面、清晰、简明扼要的方式讲解了修持菩提心的次第,,在树立起正见的同时,结合观修,让菩提心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希阿荣博堪布:
在我大约只有七八岁时,村里的老人就曾说:“你将来学习佛法,必须要从《入菩萨行论》入手。”
我十六岁开始求学,最早接触的论典就是《入菩萨行论》。那时我在堪布根荣面前,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学习它和《普贤上师言教》。
十九岁时,我去藏文大学深造,在具有很高修证境界的贝玛才旺堪布仁波切,还有道孚的才仁尼玛堪布面前又分别再次听闻了《入菩萨行论》。
二十一岁时,我前往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法王如意宝。二十多年间,在法王如意宝以及他老人家真正的补处和心子晋旺堪布面前,又曾多次听闻过这部论典。
以前,按照华智仁波切的传统,法王如意宝至少一年为四众弟子讲解一次《入菩萨行论》,佛学院的人都学过,无一例外,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在佛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中,最核心的乃是菩提心,而真正广泛深入讲解菩提心的就是《入菩萨行论》,涵盖所有内容。
前八品和最后的第十品比较容易理解,第九品涉及人无我、法无我和空性,教证与理证等理解起来可能稍微有一点难。在学好前八品世俗菩提心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进入第九品智慧品(胜义菩提心)的学习。
菩提心不仅仅是大乘显宗的修法,在密法中,菩提心既是修行的基础,也是修行本身的核心。倘若没有菩提心的摄持,纵使修持无上的大圆满法,终其一生也都不会有任何成就,所有修持都无法成为成就佛果之因。
譬如我们想要到达某个地方,必须先有脚才能行走,还必须有眼睛才能辨别方向。本论前几品就像是我们的脚,而智慧品则如同眼睛,两者结合才能让我们顺利抵达目的地。
实际上自《入菩萨行论》流传以来,其注疏在印度有诸多版本,但翻译成汉语的并不是很多。藏地各教派如宁玛派、格鲁派、噶举派、觉囊派等,几乎所有的祖师大德都对此进行过注疏并作了广译和简译。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注疏,正是因为这部论极为重要。
显密深广的佛法,若能全部学习当然非常好,但如果你没有时间闻思修任何别的法,这一生仅仅依靠闻思修《入菩萨行论》也便足够了,一定能获得解脱。
可以说,学修此论是今生来世乃至生生世世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希阿荣博堪布
◆ ◆ ◆ ◆ ◆
唤醒迷梦 早证菩提!
相逢很短 关注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