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青年佛學研討會 >> 第四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主题演讲(一)——题目:《生態環保與彌勒淨土》(摘要) 演讲嘉宾:學愚教授(香港中文大学)
Back
第四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主题演讲(一)——题目:《生態環保與彌勒淨土》(摘要) 演讲嘉宾:學愚教授(香港中文大学)
自上個世紀人類開始意識到生態危機以來,佛教界有識之士和學者一直在佛教經典和傳統中尋找解決危機的方法。
彌勒是唯一一位大小乘佛教傳統共同信仰的菩薩。大乘彌勒信仰是小乘佛教的發展,故有彌勒淨土思想和實踐的產生。彌勒淨土有二,兜率淨土和人間淨土。淨土的出現,即是佛弟子理想的實現,具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包括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彌勒菩薩的到來,進一步用佛法來提昇人們的精神文明,完善了淨土的建設。
彌勒淨土處處呈現出物質財富莊嚴、生活的富裕,其殊勝有:一、自然環境優美宜人。二、人文環境莊嚴和諧。從根本上說,彌勒淨土皆由人類眾生福德成就,故人類眾生要從慈心出發,把人做好,持五戒、行佈施、修十善。心慈則行慈,則眾生慈,則社會和諧、國土清淨。化解當代生態危機、消除環境汙染亦需要善因緣,即正法的指導、政治的英明,更為重要的是人類大眾的共同努力。
(以上為演講內容摘要,查閱全文請點擊左下角“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