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经典来之不易,后人应珍惜
2018年5月2日,农历三月十八。
观世音菩萨节日
观音心咒:
嗡玛尼贝美哄!
前辈高僧大德为了佛法牺牲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苦行。前一段时间,我听到新闻报道说:一位打工的木匠,为了回家过春节,走了两千多公里。为了过年都需要这样苦行的话,那我们为了从轮回大海中永远获得解脱,为什么不能有点前辈大德的苦行呢?
所以,在看了高僧大德的传记,以及思维了他们的事迹后,我们既要惭愧,又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我们不能不吃饭,不能不穿衣服,不能不过生活,但将部分时间用在修行上也未尝不可。我看到很多在钱财、地位等方面特别具有福报的成功人士,也利用自己珍贵的时间来修行,而且他们修行的境界、通达的智慧,远远超过口口声声都说自己特别了不起的修行人。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身做一个总结。
为了一部经典,前辈大德们付出了非常大的代价。比如《楞严经》,以前印度把它当作国宝,以保密的方式保存着。后来天台宗的开山祖师智者大师,在天台山开创天台宗,传讲止观法门,当时有位印度僧人听后,赞叹大师说:您所讲的止观教言——三止三观的修法,与我在印度学过的《楞严经》中三摩地的修法相当吻合,您能得到这么深的禅定境界真是稀有!智者大师听到这话,为了印证自己的境界,很想得到这部经典,于是天天向印度礼拜,希望这部经典早日传来中国。一拜十八年过去了,但《楞严经》在他圆寂之前也没有传入。
后来一位叫般剌密帝的印度僧人,觉得此法弘扬到中国的因缘已经成熟,就想办法把法本带入中国。前两次都被海关查出,没有成功。第三次他把经文写在羊皮上,将胳膊划开放在里面,伤口愈合后就通过了海关。到广州后,跟房融居士等一起翻译了《楞严经》,才使此经在中国弘扬开来。
以前我知道这个历史后,就在藏文《大藏经》中去寻找,但没有找到,因为这是章嘉国师后来才译成藏文的。其实,章嘉国师不但把部分汉文经典译成了藏文,还花了几十年时间,分别把藏文《丹珠尔》和《甘珠尔》翻译成了蒙文和满文,贡献非常大!虽然当时人们不一定知道他的恩德,但后来很多人都觉得,这些是真正的国宝。可是,除了极个别大德以外,真正通达这些经典意义的人,基本上是没有的。
其实,每一部经典翻译或者弘扬的历史都是曲折的。可能大家都看过带有神话色彩的《唐僧取经》和《西游记》,里面说他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当然这些跟唐玄奘取经的历史《大唐西域记》比较起来,很多都不能吻合,因为是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的。
在真正的历史中,唐玄奘去印度经过了三十多个国家。当时中国到印度跟现在不同,现在很简单,从北京、成都等地都可以去,以前并不是这样,要翻山越岭,要横穿沙漠,还有洪水、猛兽等的威胁。在这样的时候,取经的高僧大德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所以很多在没有取到经时就死了。从历史上看,去印度取经的高僧大德非常多,但成功取回来的,只有唐玄奘、法显等个别译师。
既然前辈大德们为了翻译、弘扬经论,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那我们现在将现成的经书全部放在书架上,就明显不合适。当然大家也不一定有这些经典,即使有,也最多读一两本,如《金刚经》、《心经》,其实这是不行的,因为佛陀的智慧在许多经典里面表现得特别精彩。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梦中佛事》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5月2日 晚19点30分-21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孝经》第5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房间号: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72383501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作为一个修行人,依照上师的教言发愿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娑婆世界的五浊烦恼极其炽盛,要独自面对各种烦恼是很不容易的,所以需要时刻用上师的教言提醒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心趋向于善。
-索达吉堪布
每日在线供佛
在网上供养如幻的佛,同时发愿、回向,也能产生如幻的福德。
- 索达吉堪布
请长按二维码,进入在线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