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乐道用17 | 人们往往很能应付痛苦,而很难应付得了快乐
第十七课
堪布传讲
(上师念藏文传承)
这个《事师五十颂》是马鸣菩萨所造的,作为佛教徒非常有必要学习。今天我给大家传了传承,但是具体的每一个偈颂的内容,只有五十个颂词。我想有机会大家学习一下应该非常有意义。光得到一个传承还是不行的,你们应该在堪布、堪姆面前好好地学一下。现在很多人根本不懂依止善知识的方法,如果这样的话你学了很多法,但是真正能不能成就呢?很难的。
我翻译的《如意宝藏论》当中专门有一品,以前是部分地给大家发过,堪布、堪姆们也做过少部分的辅导。现在虽然没有这么多时间,但以前我们的上师们特别重视依止善知识的这个法。《心性休息大疏》当中也有,《前行》中也有,但是《事师五十颂》中有非常关键的一些教言。以前我也翻译过宗喀巴大师的注疏,今天我传的只是一个颂词的讲解,下一次的话你们也要好好想一想,依止善知识的过程当中,具体是怎么做的。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上师念《苦乐道用》传承。
下面讲苦乐转为道用,前面苦乐转为道用的话,它的初义、论义和末义——分三个方面,论义主要讲苦转为道用和乐转为道用。然后第一个论义当中苦转为道用,分为世俗当中苦转为道用、胜义当中苦转为道用,这两个科判前面已经讲完了。
接下来是快乐转为道用,讲这个道理。今天讲第二个,快乐转为道用,也可以分为依靠世俗而转为道用、和依靠胜义而转为道用这两个方面。
前面的苦转为道用很多人可能有感受,大家都觉得在学修的过程当中,应该有收获。如果没有忘记这些窍诀,一直能坚持下来的话,将来遇到痛苦不但不怕,甚至非常欢喜。有时候我们要祈祷三宝,祈祷鬼神:“你们有本事的话给我降临痛苦、降临恶缘、降临违缘。”如果有把握的话,会这样的。一般来讲传这些甚深的法,有时候我们确实也容易感受痛苦,那个时候也是诸佛菩萨赐予你的一种悉地。
苦乐转为道用当中的痛苦转为道用的时候,如果你产生极大的痛苦,说明是诸佛菩萨加持你,给你特意的一种悉地,应该感到高兴,“我现在修法真的有意义了,三宝加持,最近我心里特别痛苦。”也可以这么想。
当然修行也是依靠自己的。以后我们也希望大家真的把这些法融入心,如果法融入心的话,短短的一个窍诀,也许你这一生当中真的变成一个修行人。
我自己这么想,这次可惜听法的人不太多,不像前几年一样的,有那么多人有闻法的机会;但另一个方面来讲,人少一点也是可以的。只要得到这种法,甚至后面的音频、讲记,这些能看到的话,也许可能很多人能真正将痛苦转为道用,以后在修行路当中不容易退转。这样的话,我们学法确实很有意义的。不一定时间非常长,不一定有特别高大的一些言词。看起来“苦乐道用”四个字,但实际上如果你真的特别精进的话,也许短短的几堂课当中,也会达到真正的意义;如果你没有精进、没有那么深入的话,即使过了很多年,也不一定有特别大的改变。
《法苑珠林》中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若人寿百岁,怠惰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励力行精进。”人寿一百岁当中懈怠不清净的话,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的。比如有的人在某位上师身边已经待了二十年、三十年,只要不清净,不一定有意义的,甚至可能有些人到最后生邪见。你们也知道,前几年有些依止上师的人,已经在上师面前三十三年了,最后不但生邪见,还要诽谤,最后自他都已经毁坏了,这种人今生来世都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特别精进,哪怕这样一个短短的教言实际修持的话,哪怕只有一天时间,你非常鼓励自己的身心、很认真地去学习的话,也许收获是毫不穷尽的。
前辈大德们的求法时间好像都不是很长。像前面说的恰罗扎瓦,他去印度只有几年的时间,但回来后真正能弘法利生、真正得到了法要;法显大师,他去印度待的时间也并不是很长,我们有些人已经超过了法显大师去印度求法的时间;
法王如意宝也是一样的,在石渠待的时间不长,在传记里面讲只有六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去求法,因为那个时候可能会有种种的违缘和苦难吧!但是你真的要越过这些苦难、深入地让法融入心的话,那以后肯定能弘法利生,我想机会应该是有的。
尤其是这边的一些年轻人,这些人好好的,自己的心与法融入一体的话,将来有更多的机会。虽然世俗当中的时代、社会变来变去,就像春天的天气一样,包括夏天的天气也是这样的。现在藏地的天气一会儿太阳特别大,“啊,好开心的!”一会儿开始下暴雨、打雷,过一会儿又万里无云了。所以整个时代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有时候觉得什么机会都没有,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以后变成什么样;但有时候那种机缘也会出现的。只要我们在内心当中,有一些包括非常简单的苦乐转为道用的境界的话,你一定会把这些道理分享给别人。如果你自己没有什么兴趣的话,那你不一定同别人分享,即使分享的话,但你自己都没有修,自己在这方面没有去探索的话,对别人也不会有什么意义的。
所以我想,以后,大家对这个法确实很有感觉的话,虽然我这次传的范围不广,只有这几个人。你看,都是蒙面人,这些蒙面人只要把鼻子盖住的话,认都认不到。人的鼻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鼻子一盖住,一般小偷一定要把鼻子盖住,鼻子不盖住不行。但有些道友戴口罩的时候,鼻孔露出来的话肯定是不好的,戴口罩和不戴口罩没有什么差别的。
所以我现在传讲的范围不广,但相信再过十年、再过二十年、再过多少年的时候,我们这里也是有很多人会把这样的精神传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一定是会有这样的机遇吧。
你看非常简短的这个苦乐转为道用,如果现在世间人真的得到的话,我觉得对他们来讲可能会超过得到多少多少的金钱。给一个人一百万,他会不会快乐呢?不一定,他买一辆车,一百万的话可能也买不到最好的宝马奔驰,劳斯莱斯更不用说了,可能买不到好的车。如果你把苦乐转为道用,真正让一个人好好了解的话,也许他在这一生当中,这种智慧会一生伴随着他,最后他离开的时候,也是会在非常快乐的情绪当中离开的。
我们不说什么大法,五部大论、续部等等,这么小的法如果让别人得到的话,这就是精神上的财富,这种财富非常有意义。所以,前面跟大家讲,大家一定要在学的时候认真。以前我们在上师面前学任何法都特别认真,那个时候确实条件还是很苦的,有时候我想那个时候与现在比较起来,都是苦行。现在如果没有电的时候,“啊,好痛苦啊!”那个时候不要说电,我们烧的木柴,要到整个喇荣周围的山上去采树丫丫,有时候树丫丫特别湿,怎么样也点不燃。
当时我住在一个泥土房里,窗户是用四个木板架在一起,盖一点塑料,有一点白光,这个就是窗户。我住在这样一个特别破的土坯房,我父亲的哥哥,就是叔叔,他有一天晚上住在我那里,他看到我特别艰苦,他跟我父亲不同的,我父亲是很正面的人物,他哥哥是非常反面的,他特别反对我出家。他烧火时怎么也点不燃,他看着看着然后特别不高兴,他说:“你本来可以直接享用老师的工资,你跑到这里来这样有意义吗?”因为他自己有点饿,想吃东西,但一直点不着火,所以他就特别不满,说:“这一生中是你最大错误的选择。”然后他给我举了几个例子,比如我的同学,这个人、那个人,他们一个月多少钱,你看你现在在这里过这样的生活……
所以那个时候真的有点苦,但学得应该很深吧。因为觉得世间法方面什么都没有成功,全部都放下了,那在出世间法方面还是应该要努力的,不然觉得自己特别失败吧,所以更加地努力。尤其是亲朋好友,那个时候不像现在,他们很多人都很反对的。
所以我觉得,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时候需要自己策励自己,要鼓励自己,一定要学到法。以前汉地去印度的那些高僧大德,他们勇敢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后人佩服的。有时我看法尊、能海、大勇啊很多这些入藏的大德们,他们有些是很出名的,有些一点也不出名,但他回去以后在自己的周围弘法是很成功的。
所以我想不管怎么样,我们学的时候一定要学得深入、踏实,不要一直因为各种各样的散乱而没有学到法,这是不合理的。我们并不是为了享用快乐而过生活,应该是为了得到佛法而过生活,这样是有意义的。我们吃的、住的、睡的这些怎么样都可以,只要能过得下去就可以。有些人在吃的方面、住的方面特别在意,跟很多金刚道友天天吵架,这个不满、那个不满,真正有意义的法从来都不探究的话,确实有点可惜啊。
我不知道讲到哪里去了,现在呵呵,自己转都转不回来。有时开车迷路了,然后开了很长时间以后返回来。
下面讲,首先是第一个,依靠世俗而使快乐转为道用。
它有胜义和世俗两个方面。有些人想痛苦可以转为道用,快乐怎么转为道用?越快乐不是很好吗?有什么可转为道用的?快乐最好不要转为道用,让他快乐吧!但实际上快乐也需要转为道用。
当我们遇到快乐或者快乐对境的外缘的时候,自己特别有名声、有财富、有健康的身体,自身内心当中特别快乐。或者当我们遇到了一些快乐的对境,比如外面去耍坝子的时候,蓝天白云,吃得也好,穿得也好,觉得自己长得也非常不错,“世界上我应当是最成功的人啊!”陶醉在这样的美的气氛当中。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转为道用的话是什么样的过失呢?如果随着它转,没有转为道用,你不断地快乐,这样的话很容易迷失。其实痛苦的时候自己对自己要鼓励,“遇到痛苦我一定要坚强!”但是快乐的时候自己特别放纵,放纵以后,人很容易堕落。所以说,如果他没有转为道用,随着快乐而转,那么会越来越增长傲慢、自满,还有懈怠等等修道的障碍。
这的确也是很重要的。
很多人都觉得,“没事,只要快乐的话就不要紧的。”但确实是快乐的时候我们人往往特别傲慢,这时自己觉得自己特别得了不起。
《路西法效应》不知道你们看过没有?西方有一本特别著名的书叫《路西法效应》,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学者造的书。它为什么那么出名呢?实际上也是快乐转为道用方面的从世间上的一个案例。当时斯坦福大学的教授为了研究和试验,有24个学生,每天给15元钱,做了一个为期两周的试验。这24人分成两个组,一个组是囚犯,一个组是狱警,12个人是警察,12个人是囚犯,让他们扮演真正的囚犯和狱警的身份。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因为都是学生,都没有什么的。但过了大概一周,每个人已经真正变成这样的,那些狱警们把他们打得惨不忍睹,特别暴躁;那些囚犯最后变得特别自卑,伤心脆弱,最后无法维持两周,中间就结束了。说明什么呢?人,虽然不是那么伟大的人,但当有了钱、有了名声、有了地位的时候,真的自己认为是这样的。
这个道理我是很有感受的,比如选发心人员,你是领导,然后你被领导,刚开始的时候有点不好意思,但到一定的时候,他会觉得,“哇,我是领导啊!”就像刚才有些当囚犯、有些当狱警那样的人。我们原来在一些佛学的小组当中,“你是组长。”刚开始好像还可以,然后过了一段时间真正你有了地位的时候,人完全都已经变完了。跟以前的亲朋好友都不理不睬,他自己扮演真正的国家领导的那种姿态,这个是很容易的。
当人有了名声、有了财富、有了比较好的庄严的身相,那个时候尤其是他旁边有一些智慧不高的人不断地给他吹捧、不断地给他点赞的时候,他自己最后得意洋洋,很容易傲慢。
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快乐没有转为道用。如果快乐转为道用的话,“哦,现在我这个领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上面还有那么多人。”我们有些领导也是这样的,比如说你当了副科长,科长没有来之前,副科长是很厉害的。当科长来了以后,他讲话都比较谦虚,呵呵。所以,这个《路西法效应》,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这个当中可以看出很多社会的现象和一些影子。这是修行过程当中,确实容易堕落,或者容易成为修道的障碍。
《大智度论》当中也讲:“若人骄心自高,则法水不入。”我们以前讲傲慢的山上不可能停住功德的水,如果人特别得骄傲自满,这个法的水不可能融入这个人当中。应该可以这么讲吧?我们如果快乐不会转为道用的话,表面上看这个人很成功,但实际上,这个人在堕落。
麦彭仁波切也讲过,轮回中的一切,实际上是如梦如幻的。富也不要傲慢,衰也不要怯懦。当我们富贵的时候,也不要傲慢——“这样的世间的妙欲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应该这样想:“我虽然有点名声,虽然有点钱财,那有什么的?没有什么的,我比世界首富的钱还少得多呢!”“我虽然个子高一点,但是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虽然最近稍微好一点,但是在轮回当中我今天很好,明天我不一定是很好的,尤其是傲慢的人,下辈子或者下半生堕落的,其中也有很厉害的人。”
以前佛经中有一个老比丘,他天天扫地,在五百个出家人当中这个老比丘是最可怜的。他可怜在什么地方呢?大家都轻贱他,他自己也是特别笨,他念多少遍连一个偈颂也背不会,大家都看不起他。后来,有一次国王供僧,佛陀知道度化老比丘的时间已经到了,这时佛陀就显现成一个书生。老比丘觉得这么多人轻贱我,我应该自杀,他就跑到树边准备上吊。这时书生就开始呵斥他:“你自杀有什么用呢?你应该好好地忏悔,你以前在迦叶佛时,是一个三藏比丘,你为什么变成现在这样?因为你当时轻慢了很多人。”后来他就开始忏悔,之后佛示现了佛的身相给他传授佛法,后来他得到了真谛。得到真谛以后要求他到王宫去当首座,他说“我不敢,这五百个比丘肯定看不惯我,”佛陀说“没事,你给他们讲法。”然后五百个比丘到王宫里面的时候,那个老比丘也跑到上面去坐,那个时候很多人又开始看不起他,对他不满,但是因为国王在那里,他们都不敢。后来他就传了法,传法时,因为他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果位,所以他传得特别好,他们都没有想到,后来他的弟子中很多都已获得成就。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个老比丘以前在迦叶佛时,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三藏法师,但是因为他轻贱很多人,所以今生当中变成低贱的。但因为他当时传了很多法的原因,今生当中也成就了,这五百个弟子,以前好像也是他的弟子。
所以即生当中,如果稍微有一点功德、财富,也不要心里特别开心。其实轮回当中的很多痛苦也没有什么可靠的,痛苦后面还是会有快乐的。我们快乐的时候也不要特别傲慢,你今天快乐,但可能明天身体不好,明天可能名声没有了,明天财富没有了,变得很快的,就像天气一样,天气万里无云的时候,“啊,特别开心啊,今天天气特别好!”你不能这样的,一会儿可能下暴雨、下冰雹。然后下暴雨的时候,“啊,好冷啊!现在怎么办啊?”没办法,那不一定,一会儿可能天又晴了。
生活也是这样的,人生也是这样的,所以,快乐和痛苦我们都不要特别地去在意。
帕单巴的教言是很好的......我们自己很努力的话,也许遇到痛苦时可以对付的。有些道友真的是遇到痛苦的时候特别坚强,那个时候他就更加淡定。其实人在遇到痛苦的时候,还是可以看出来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有些人那个时候马上有智慧了,马上有能力了,也帮助别人。平时对他的希望不是很大的,但是遇到事情时,有些人会涌现出来。有些人痛苦时很坚强,但是遇到快乐的时候他就沉不住了。因为快乐的时候自己很容易迷失方向。你觉得“啊,我现在一切都很好。”过一段时间因为欲妙对凡夫人的吸引或者诱惑特别强。
所以有些法师修行的话,以前特别苦行,一旦有了名声、有了财富、有了别人对他的恭敬供养、有了各方面的时候,变得越来越……好像有些法师是这样的。以前我传过的有些法师,以前在修行过程当中很愿意苦行的,后来带着几个弟子,左边右边,装着大活佛一样。看到以后,他说“哦,我来了,我在那边弘法利生还行,政府对我的支持也不错。”还是跟以往完全不同了,但这样到底真正能不能弘法也不好说。因为心里有傲慢,有一种自己特别成功的感觉。然后“这个是我的大弟子,那个是我的另外一个大施主,我想和科学家对话......”其实他自己一点也不懂科学(众笑)。这种人,不知道到底是应付困难,还是应付痛苦。
以前在wenge期间,有些高僧大德那个时候完全可以面对痛苦的。后来政策开放以后宗教自由,最后有很多人对他供养,后来还俗,下场也是比较可悲的。在藏地也有这样的案例。
所以,当我们在遇到痛苦的时候,有些人对痛苦不能对付,不能转为道用;有些人痛苦还可以的,但快乐确实是不行的,遇到快乐的时候,最后就堕落了,这种现象是有的。
小编提示:善始善终,打卡回向,写出收获,送出礼物。(文字未定稿,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