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大乘论》37
重 要 提 醒 !!!
尽断愿求执著色与相,
修三解脱魔业色即空。
……
修其对治——
三解脱门空性远离有实的法相、无相等持寂灭的法相与无愿等持除苦的法相。
——《菩提心修法》
断除轮回之三道,
修涅槃道是魔业,
彼者自性不寂灭,
自性不住寻断中。
——《菩提心修法》
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
天曰:“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维摩诘经》
若人无分别,
贪欲瞋恚痴,
入三毒性故,
则为见菩提。
——《诸法无行经》
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众生国土同一法性,
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圆觉经》
如是诸圣者阿罗汉即便有认为我断除一切烦恼之慢心,也不成阿罗汉。
——《维摩诘经》
祖师续部皆声称,
不舍烦恼五智慧,
若无极密心滴眼,
所指对境难寻觅。
——《多哈道歌》
麦彭仁波切
痴性与佛性,
平等无差别,
若分别于佛,
彼则住愚痴。
——《大宝积经》
我与诸佛陀,自性住平等,
不住亦无取,彼等成善逝。
一切色与受,想识以及行,
无数诸如来,彼等大能仁。
——《华严经》
色受无有数,
想行识亦然,
若能如是知,
当作大牟尼。
——《八十华严》
实叉难陀·译
乃至心动摇,魔境细微道,
动不动名言,不住住无住,
无现中观道,佛说菩提心。
——《菩提心修法》
谓深无分别,显现心之境,
深无分别受,受故非真如。
——《遣除边暗灯》
《定解宝灯论》中讲,有好的境界和不好的境界,如果自己说不出来,就像哑巴也说不出来,不一定都是很好的。
观察引生定解中,
一缘安住之等持,
未见殊胜见之义,
见义不堕于一方,
虽无任何执著相,
然如哑巴品糖味。
——《定解宝灯论》
观待彼识二俱实,
待明见境二俱妄。
——《入中论》
离受安乐道。
——《某论》
始在佛树力降魔,
得甘露灭觉道成,
已无心意无受行,
(而悉摧诸外道。)
——《维摩诘经》
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
——《维摩诘经》
谓见虚空词句说,
虚空何见观此义,
如是见法善逝言。
——《般若摄颂》
有情声称见虚空,
虚空岂见观此义,
佛说见法亦复然,
见以他喻不能诠。
——《般若摄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