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索达吉堪布 >> 错觉的欺骗——索达吉堪布的牛津记忆⒁ Back

错觉的欺骗——索达吉堪布的牛津记忆⒁

物质是错觉,包括对它的感受

2015.10.15



“孔方兄”的诱惑

“货币”展柜中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钱币,有亚洲的、大洋洲的、非洲的和美洲的;有的是金属,有的是贝壳,还有的是纸币。据说世界最早的金属硬币,是在公元前7世纪,居住于现在土耳其西海岸的希腊人发明的。不久之后,在春秋时期,中国人也独立发明了硬币。

中国的硬币,开始是一些青铜的农用工具,一般是刀和铲,直到公元前3世纪,这些货币才被圆形方孔的硬币所取代。圆形代表天,方孔代表地。

所以,中国人戏谑地称钱为“孔方兄”。提起“孔方兄”,让我自然联想到《围城》的作者,曾在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Exeter College)留过学的钱钟书先生。

据说,90年代初,有人请钱先生拍关于他的电视片,他拒绝了。别人告诉他酬金很高,他指着孔方兄的怪脸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个东西吗?”

这样的风骨,现在几人能有呢?



越方便越疯狂

另一个展柜上面介绍说,19世纪,缅甸仍然使用等值的贵重金属(或银、或铅)当做货币。人们去市场时,需要带一块金属、一把斧子、一个凿子,还有一个秤才能完成交易。和这种古老货币相比,现在的现金和银行卡,就太轻松了。如果真有机会,我们和古人互相看到对方的交易方式,一定会同时目瞪口呆。他们还没回过神,我们的交易就完成了;看见他们还在摆弄工具,我们就已不耐烦了,哪有时间等他们又砍又凿。

过去花钱不便,所以,大多数人购物不会像现代人这么疯狂、无节制。而如今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轻易就会挑起我们的欲望。付款又方便,甚至不用心疼地把现金数给商家,卡一划,签个字,就好了,连银行账户里数字的变化都不用考虑。而且很多商品还可以贷款购买,以前买房、买车可以贷款,现在有些国家里,买家具、手机等都可以贷款。现金不够,没关系,贷款!每个月付十几美元,用半年或一年来还,甚至30个月都不收利息,就可以轻松把商品拿回家去享用。

这样的刺激,导致人们的欲望不断膨胀,频繁升级各种用品,应接不暇,完全被物质束缚了。而精神上,连发现自己彻底贫穷的机会都没有,更不用说去追求令它丰富的方法以及付诸实践了。



“美”真的存在吗?

镜子展柜,有全世界不同国家的镜子,材质各异。有趣的是,这个展柜里面有一张图片,文字写着:“镜子可以由任何光滑、平整、反光的东西制成,这个埃塞俄比亚男孩正在看这碗水里自己的映像……”图中一个非洲男孩蹲在地上,左手端着一碗水,眼睛专注地往碗里打量着“镜子”里面的自己。

我注意到这个孩子脑袋形状比较特别。刚好,这个展柜不远的地方,就有来自马来西亚沙捞越州(Sarawak, Malaysia)的用来压出这种头形的工具,还有一张图片是一位阿冉维(Arawe)妇女正在用树皮布条给婴儿缠头。在阿冉维,直到21世纪初这种裹头的习俗仍很常见。故意改变头形,在北美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的切奴克族(Chinookan)人的部落里面也很流行,这种习俗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才消失。

很多地方的人认为这种压制成形的头最美观。

在这个展柜附近,有19世纪初英国妇女用的塑身衣(Corset)。当时人们认为腰部细长的女性更加美丽,所以依靠这种材质坚硬的内衣,限制妇女腰部的成长。这种塑身衣是在15世纪传入欧洲的,到了18、19世纪,人们发现这种塑身衣太僵硬,而且会让女性的骨骼发生永久性变形,导致胸腔内器官的严重健康问题,所以,它慢慢被其他柔软材质的塑身衣所替代。

不同地区的人对人体美观的要求和期望真不一样,有的特别注重头的形状,有的是腰的粗细,还有的是脚的大小。

从五代十国到清朝期间,中国女性流行裹脚,认为小脚是一种美。起初只有富贵人家的女子才能裹脚,而穷人家的女子要干活,还裹不起脚,所以裹脚代表着一种富贵。但是后来,裹脚成了普遍现象。而现代人再看到以前裹脚的照片,大多数很难觉得美,更多会联想到疼痛难忍和不自由。裹脚现象直到20世纪初才被人们渐渐放弃,到20世纪中期才彻底禁止。

不同地方的人对美的认可不一样,不同时期的人对美的认可也不一样,如果美真的在外境中真实存在,不同人在不同时期应该都觉得美,但事实并非如此。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牛津记忆"系列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