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执世间八法的过患
修行人闻思佛法是为了断除我执,为了更好地服务众生,如果把闻思当成了追求世间八法的手段,是非常不应理的。
引生痛苦
BUDDHA DHARMA
执着于世间八法,不想失去,只想获得是不可能的。每个人想要拥有好的,远离不好的,但这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即便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最终也都会离我们而去。
如果能明白这些,你就会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当下所经历的一切。
人无可避免地要在短暂的一生中经历各种忧患和变迁,本能地会对痛苦生起畏惧、逃避之心,希求安乐。
如果有正确的引导,就会进一步认识到世人所追求的功名富贵、健康长寿、幸福快乐等都是无常的,终究不离痛苦的本质。
轮回中痛苦普遍存在,你要想彻底离苦得乐,只有解脱轮回,没有其它的办法。
感受得失、称讥、毁誉、苦乐等世间八法的时候就是在启发我们觉悟。
对于珍宝人身所带来的启发和创造的机会,我们通常会因为非常忙乱,非常想拥有、想留住,不想感受不愉快,而没有闲暇去领会、利用和珍惜。
现在我们要反转以往的模式,当我们遇到这些的时候,要想想自己是不是一个想获得解脱的人,是不是有坚定的出离心的人?
如果是,我们就不会特别在意自己的得失、苦乐,会把安乐奉献给别人,把痛苦悲伤留给自己。
空耗暇满
BUDDHA DHARMA
《自我教言》中说:“我们的心经常被种种分别念的波涛扰乱着,如希求名声、利益和安乐等等,而不愿默默无名或受到侮辱,我们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世间八法的染污当中,而真正的善心,比如寂止、胜观等如法的心却非常稀少。”
如果我们在贪执世间八法中耗尽一生,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
令所为成为现世生计
BUDDHA DHARMA
噶当派格西也说:“若仅为今世的利养而讲经说法则无任何意义。”
远离世间八法才是真正的出世,否则苦行也好,跑到深山里闭关也好,或者东奔西跑做出各种让人称奇的事,都是在世间八法里打转。
真正追求解脱的人不必过分地担心自己的世间福报,佛陀所教授的八万四千法门,无一不是在帮助我们积累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
只要我们以利益众生的发心去修持佛法、积资净障,就像在点火的同时烟会自然而然生起一样,在圆满解脱和成就资粮的同时,今生的安乐会自然获得。
修行是为了解脱,而不是为了求福报,但是这样的福报却伴随着修行自然产生。
世间的荣华富贵并不难求,也不需要很大的福报。但是,纵然我们洪福齐天,也逃不出生老病死;满目繁华,爱恨情仇,转眼间就会烟消云散。我们若能够堪破这些,生起出离心、菩提心,那才是真正具有大福报。
令后世下堕恶趣
BUDDHA DHARMA
《山法宝鬘论》中说:“格西仲敦巴曾经问阿底峡尊者:‘凡是贪求现世的幸福安乐与利养恭敬而做事之人将会有什么样的果报呢?’尊者深感遗憾地说:‘他们的果报也就仅此(今生中的安乐)而已。’
格西又进一步地问:‘那来世将有什么样的果报呢?’尊者满怀悲悯地说:‘来世的下场将是惨堕地狱、饿鬼以及旁生界中。’”
障碍往生
BUDDHA DHARMA
印光大师在《临终三大要》中说:“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矣。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
生死关头是最能考验一个人修行的时候。
临终时,平时所修的菩提心、慈悲心一定不要忘记。我们观察就会发现,明天和死亡不知道哪个会先到来。
大家今晚睡前躺在床上时就可以仔细想想,如果我现在死了会去什么地方?我们可能会想到自己的一生到目前为止还没做过什么功德,那岂不是一件很让人伤感的事情吗?
我们不能白白浪费光阴,空耗宝贵人身。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