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索达吉堪布 >> 谁无寸草心 Back

谁无寸草心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堪布 2021-08-22





《佛说盂兰盆经》在汉地特别兴盛。最早的翻译始于西晋(公元两三百年间),东晋时期也有不同译本。到了唐朝,百丈禅师的仪轨中就有《盂兰盆经》,那是公元七百年左右,依经举行的法会已然盛行,并流传至今。


在汉地历史上,不管是东南西北的哪个寺院都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举行盂兰盆会,超度今生在内的七世父母。而藏地没有这部经,更说不上在这天念经、供僧了。(2019年冬天,堪布将《佛说盂兰盆经》由汉译藏,同时译出的还有《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这三部经典在汉地很出名、很重要,但均未见存于藏文大藏经。)









汉地还是很幸运的,有这样好的经典来超度父母。


同时也特别感谢历代的法王、帝王们。根据《佛祖统纪》记载,公元四五百年,梁武帝就创设了盂兰盆斋。唐朝时期,很多位皇帝又曾广设盂兰盆供。正是这些来自帝王层面的大力推行,使得盂兰盆会得以在如此大的范围内广弘。


到了我们这一代,也尽量不要失坏过去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年轻出家人应该有一种责任感,遵照各自寺院的仪轨,古代是怎么做的,现在就继续这样做










某种意义上,将来的僧众可能会越来越少。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佛教国家,这几年的僧众数量明显下降,以前有几十万人,现在只有几万人。


藏地僧众的数量也逐年递减。我看过一个人的分析:十年前,他去藏地一些寺院时,僧人的数量特别多,朝拜、供养的信众人山人海。五年前再去时,人少了一半,僧众、信众都少了。由此不难推测将来僧众的状况。


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确实很难说,尤其是信息时代,诱惑太强了。即便是清净的道场,在一段时间中,真正为“道”而修行的人,也许不会增长,反而有减少的趋势。









现在有些寺院建得特别漂亮,金碧辉煌,但里面既没有讲经说法,也没有传统的仪轨、念诵即便有,也不太如法,比如自己没有闻思修行,却在仪轨中随意加这个、加那个,甚至是一些世间的偈颂。这些都没有必要。


当然,大多数寺院是很好的,念诵的经典非常有加持、有意义。但如果年轻一代没有接上,这些也会随着老和尚们渐渐消失。藏地就是这样,会的人一般年龄都比较大,记忆不行了,很多都忘了,这样下来,整个寺院的念诵可能会慢慢失传。


所以,寺院应该有符合当地传统的安居,应该好好举办盂兰盆法会,一代一代继承下去。









以后我们中的很多人不一定还在人间。但如果有机缘,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在不同的寺院、道场中,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供佛、供斋,一起吃素。


现在很多人也喜欢聚餐,正好共同念诵《盂兰盆经》,回向给一切老母有情。当然能找到僧众是最好的,如果找不到,大家就好好地发菩提心。诸佛菩萨最喜欢的就是众生,“一切功德中,菩提心为最”,用菩提心摄持念诵这部经典,佛肯定是欢喜的。这一天,原本就是佛特别开心的一天。



— 摘自索达吉堪布讲 —

《佛说盂兰盆经》











发菩提心


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

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

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



佛说盂兰盆经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干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饭,右手抟饭。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啼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神、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为汝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罪障消除。」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在父母、七世父母、六种亲属得出三途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复有人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已亡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受无量快乐。」时佛勅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呪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盆时,先安在佛塔前,众僧呪愿竟,便自受食。


尔时目连比丘及此大会大菩萨众皆大欢喜,而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是时目连其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尔时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父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此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可尔不?」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善男子!若有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王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孝慈者,皆应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乞愿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得生天人中,福乐无极。」


佛告诸善男子、善女人:「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供养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顺慈忆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尔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回向功德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