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不应耽著韶华【每日一颂】《四百论》(第七品)
# 152
第七品 明人远离贪著欲财方便品
戊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分三:一、思维轮回过患;二、明远离引发轮回之因——有漏业;三、明永断业的必要。
己一、(思维轮回过患)分二:一、思维轮回的总过患;二、别明远离于乐趣生爱。
庚一、(思维轮回的总过患)分二:一、必须修习怖畏轮回之理由;二、如何生起厌离心。
辛二、(如何生起厌离心)分四:一、不应耽著韶华;二、随业烦恼而转故应当怖畏;三、教示努力断除生死轮回之因;四、断除为远离生死无需努力之争执。
壬一、不应耽著韶华:
问曰:轮回生死虽有诸多过患,然而处在青春韶华的年代中,又何必怖畏呢?
韶华适落后,复又现于前,
虽住此世间,现见如赛跑。
——《中观四百论》
美好的青春时光刚刚谢落之后,可恶的衰老死亡又会现于眼前,虽然耽著住于韶华时代,但此世间现见青春老死如同赛跑一样,刹那变化不停而无恒住。
表面上看,青春时光虽然没有痛苦,然而也不值得耽著。一个人的青春韶华非常短暂,不知不觉之中时光流逝,衰老死亡又会渐渐地出现在他的眼前,香山居士(白居易)有诗言:“勿叹韶华子,俄成皤叟仙。”青春美满的年轻人俄顷之间,就会变成衰朽的白头老翁,这样的韶华有何可靠可赞叹之处呢?虽然人们乐于住在如同鲜花绽放的韶华时代,可是在这个世间,少年、老年、死亡各各都在奔趋向前,如同赛跑一样,一刻也不会停留,而且最终都会由老死取得胜利,完成短短的一期生命。俄巴活佛在注疏中对此颂另有独特解释:一期生命的韶华时代适落后,另一期生命的韶华年代又随业力而现前,因此虽然不断地住于轮回世间,生死却如同赛跑一样,刹那不住。这样反复无常的韶华,实无有任何可耽著的价值,因为它是无常不住的苦法,再说它曾无数次现于前,有情也曾无数次贪著享受过,然而最终所得只有痛苦,并无任何有意义的结果。
譬如说,榨芝麻油的轮辐,在榨油过程中,它会不停地随着人操纵而旋转,无有止息安住之时;同样,三界异生的少年、老死等各个时代,于轮回中也随着业力而旋转不息,从无停顿安住。月称菩萨言:“此等诸众生,各自业所感,恒时受生死,如同赛跑尔。”诸贪著青春美满者,于此法义当深思。其他尚有多种喻义也说明此理,如法王如意宝于《瀑布妙音》中说过:“夏季满山鲜花真迷人,美境宛如仙乡之悦乐,一旦秋季冬寒狂风起,见而心情更加增悲伤;娇艳多姿绚丽之花丛,妙音动听婉转胜蜜蜂,虽欲享受长时之欢乐,无能覆盖业感花凋零……”若能如是观修,一切外境皆在演奏着无常妙音,策励修行人远离贪执而希求解脱道也。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记
忆
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