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零散收录 >> 48. 异生无有究竟障蔽痛苦之乐【每日一颂】《四百论》 Back

48. 异生无有究竟障蔽痛苦之乐【每日一颂】《四百论》

知幻园 2023-09-22




每日

一颂

《中观四百论》



048


辛五、(示无有真实乐的其他理由)分二:一、小苦除大苦不应执为乐;二、异生无有究竟障蔽痛苦之乐。

壬二、异生无有究竟障蔽痛苦之乐:


问曰:虽然苦是存在的,但它难道不可以被强大乐受障蔽而不现行吗?





异生不见苦,云被乐所覆,

然能障蔽苦,其乐都非有。


——《中观四百论》



异生凡夫不能明察痛苦,说是可以被乐受遮覆;然而能够障蔽痛苦的乐受,在异生位中是没有的。


异生即随业流转各趣不定生处的众生。在异生位中,没有任何真实的乐,因而无有可以障蔽或说压伏真实痛苦使之不现行的力量。对此可以观察推知,如果有真实可以压制痛苦的安乐,那么这种安乐必然会有其稳定恒常的自相,必定不是三界苦谛所摄的生灭无常法,它本身如果是苦谛所摄之法,又谈何压制痛苦呢?而在凡夫位,不可能有超出三界苦谛外的安乐法,因为超出三界苦谛唯是圣者的境界,异生与此相距甚远。或者说要覆蔽遍及三界的苦,唯有彻断堕三界的业和烦恼,超出本性即是苦的三界,证得了如是大安乐才有可能,而异生凡夫又怎可能有这种境界呢?所以异生凡夫认为自己有安乐,唯是颠倒妄执。


譬如说,有一个人在旷野中为狂象追赶,他拼命奔逃,途中落入一口枯井,下落时侥幸抓住了悬挂在井中的一根藤蔓,但是有一只老鼠正在啃食着那根藤蔓的根部,井底也有阿咱毒蛇,而他身边的井壁上,也有一条大蟒蛇在虎视眈眈;这时忽有蜂蜜流下,那人舔食着蜂蜜,觉得非常甜蜜安乐,浑然忘了自身的危险。


同样,诸异生身处三界旷野中,生死逼迫如同狂象追赶,衰老变迁如坠枯井,依宿世善业得人身如同侥幸抓住了藤蔓,然而异熟寿命正在不停地趋于断灭,如同老鼠啃食藤根,烦恼在伺机劫夺,如同身边的大蟒,而后世三恶趣如同井下的阿咱毒蛇;异生处于这样的轮回险情之中,暂时的欲乐享受如同那沿藤蔓流下的点点蜂蜜。


因此,身处如许危险苦难之中,那小小的乐受怎么可能压伏生死的大痛苦呢?凡夫执著有障蔽痛苦的安乐,实际与譬喻中的愚人无有差别。


月称菩萨举譬喻说,在狂浪汹涌的大海中,漂浮着一头大象的尸体,有一乌鸦见而生贪,想吃尸肉,便落在象尸上,一心受用尸肉,对那随时都会将它卷入海底的大浪竟然视若无睹。同样,众生身处三界苦海中,常常如同这只乌鸦一般,为了那如同大象尸体般的欲乐,竟然无视痛苦烦恼恶浪会将自己卷入恶趣海底的危险。而实际上,那数口尸肉般的享受,怎能压制那汹涌的危险痛苦呢?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颂词(含链接)】《四百论》 第一品


026

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

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027

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

身是众苦器,汝何重此身。



028

若人所生乐,不能大于苦,

如是极大苦,宁犹思维小。


029

世人皆求乐,乐者实难得,

故于此众生,众苦如随逐。



030

如欲能得苦,乐岂能如欲,

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


031

已得安乐身,反成众苦器,

重身与重怨,二者实相同。


032

身虽久享受,不能成乐体,

谓他胜本性,此定不应理。


033

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

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034

乐由分别生,分别随苦转,

是故除苦外,更无大力者。


035

如如时渐进,如是苦渐增,

故乐于此身,现见属客性。


036

苦因缘众多,众病及外事,

不见于人类,有尔许乐因。


037

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

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


038

安乐俱因缘,现见可回转,

众苦俱因缘,终无回转者。


039

汝正死时去,现去及当去,

正死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040

诸有情常有,饥渴等逼迫,

逼迫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041

无能诸大种,和合说名生,

相违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042

寒冷等对治,非能常时有,

正坏说为乐,毕竟不应理。


043

无劳而享受,地上都非有,

说作业为乐,毕竟不应理。


044

自于此后世,常应防罪恶,

有恶趣云乐,毕竟不应理。


045

诸人于乘等,安乐非恒常,

若初无发起,彼后何增长。


046

如有于金器,呕吐生欢喜,

如是于治苦,有妄思为乐。


047

初起灭已生,苦起亦何乐,

故思能仁说,生灭皆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