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闻法时,为什么要安住在清净观中? Back

闻法时,为什么要安住在清净观中?

显密佛网 2021-05-30


 闻法时,为什么要安住在清净观中?


出处 《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心法》

宗喀巴大师 造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于如来所住善士想者,随念世尊是说法师,发起恭敬。

——《菩提道次第广论》

于如来所住善士想,是指我们闻法时,要想世尊就是这位说法师,现在是佛来给我传法,这么一想就发起了恭敬。


    

为什么要按这样来观想?




因为如果想到世尊住在说法师身上,现在是亲自在佛前听法,就会起至诚恭敬的心,一心领受法义。比如我们看到木雕的佛像时,如果只认为是木头,那么佛像也就只是木头,如果生了轻视心,还会得一分亵渎的罪业。我们现在还是有分别心的凡夫,不是已经超越因果、高证果位的大禅师,还受制于因果律,因此我们心里怎么想,就会种相应的种子,这时就要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或者最能得到加持的方式。





比如当我们看到经书时,不能视为一般的书,而应当信受为法宝;当看到泥塑木雕的佛像时,也要信受这就是佛宝。
内心生起了诚敬,当时就得到大利益。

就像西藏的老妇人,把狗牙当作真正的佛舍利,虔心礼拜,由此就得到佛力加持。她一直以极清净的心认为这就是佛舍利,心一直住在清净观当中,这是她得利益的原因所在。如果我们也能观想世尊就是法师,现在是佛亲自传法,这样把心提到最恭敬的状态,那就容易得到利益。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善巧,在修行上务必要通达唯心自现的法则,之后要善巧地把一切都转成妙行,让它唯一显现利益。不懂得万法唯心,就会对佛教的种种做法感到很难认同、很难适应。

比如皈依僧的学处,要求对任何僧宝的表象都视为真实僧宝,都作清净观,下至一缕袈裟、法衣上的一块布,全都要视为僧宝。要按这样来发起清净心。

这里有一以贯之的道理,到了密乘的修行,一切都观为清净。

■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处在这种观当中,就成了对自己最大的保护,同时也是开显佛性最有利的助缘。因此,我们要善巧地运用心来获取利益。

  点“阅读原文”,免费下载完整讲记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