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证悟当成很神秘的东西
以下文章来源于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作者HDZG
此公众平台为慈诚罗珠堪布唯一指定的法宝流通推广平台,由慈诚罗珠堪布的弟子自发创建,用于《慧灯之光》系列及堪布著述的各类单行本及音像制品的发行、宣传、流通与结缘,随喜感恩广大师兄的关注和支持。
CICHENGLUOZHU
依智不依识
我们不要把证悟当成很神秘的东西
·依智不依识的具体修行次第
修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需要思维或念头。比如修加行的时候要思维人生难得、死亡无常、菩提心、出离心、观修曼茶罗等等,这些都是念头;第二个阶段不能有思维或念头,这就是禅定的阶段。当内外加行修完以后,需要一定的时间修禅定;第三个阶段是修智慧或空性。修行的过程,就是从加行开始,加行修完以后修禅定,禅定修完以后再修空性。
很多人刚开始修行打坐,就试图超越前面的阶段,直接修禅定。对六祖慧能那样根机很成熟的人来说,这种做法有用;但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样修有两种结果:一、最理想的,是得到一些世间禅定而无法提升,因为证悟空性的条件不具备,所以无法进入第三个阶段,很多人也会为此而退失;二、如果修得不好,就更是一无所成。所以,没有基础的修行注定会失败,不会得到任何跟解脱有关的东西。
依智不依识,是修行后期的做法。在修行前期,则要用念头对付念头,要以毒攻毒——通过修出离心、菩提心等方法积累资粮,当资粮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开悟。我们不要把证悟当成很神秘的东西,尽管是否开悟其他人很难知道,但自己却很容易衡量——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如果能非常清楚地感觉到心的本性是空性,就可以说是证悟了;如果没有任何空性体证,就谈不上证悟。
只有加行等基础修法过关以后,才可以走到证悟的境地,才能真正做到依智不依识,在此之前是无能为力的。修加行最关键的,是要在质量上下功夫。在没有达到标准之前就试图往下修,是没有太大作用和意义的。在以前的藏地,一生修十几二十遍加行的大有人在。加行修得越好,对证悟越有帮助。在证悟以后,就不需要依止念头了。当然,证悟以后还会有细微的念头与执着,直到成佛,念头才会彻底消失。
CICHENGLUOZHU
·为什么要依智不依识
如果根本不依止智慧或没有智慧,则我们的如来藏不能起任何作用。而八识中的任何一个识,都不是这里所说的智慧,故而无法依止。如果修行的最后还是依识,修的都是念头,则哪怕念头修得再好,也只能对解脱起到辅助性的作用,没有证悟的修行,其结果必定是失败。所以,在修行的最后阶段就要依智不能依识——要远离念头修智慧。
为什么不能依止念头呢?尽管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观察,也有好的念头,譬如正知正见等等,但从智慧、从佛的境界来讲,所有的念头都是错误的观点。如果不放下这些错误的观念,就只能得到一些人天福报,而不能得到解脱成就。
每个众生心里都有如来藏,只不过被外面的一层厚厚的意识与烦恼的外衣包裹住了。如何去掉这层外衣,展现出内在的如来藏呢?刚开始修行的时候,要先修出离心、菩提心。当出离心和菩提心达到标准后,就修金刚萨埵等剩下的几个加行修法,之后还有一个修禅定的阶段。虽然出离心、菩提心及禅定等都是识而不是智,但在修行初期只有这样修,才能逐步达到佛的要求,所以修加行非常重要——依靠念头断除念头,当念头消失后,智慧就有可能显现出来了。
结尾
THE END
大乘菩萨的使命,是度化天边无际的众生,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大乘行人要有持之以恒的胆识与勇气的,要有长远的计划与目标,在制定计划以后,就要往目标的方向努力。而不能目光短浅,做出一些短视的行为和判决,仅仅以眼前的一点利益为满足,只要没有利益,就立即失望甚至放弃,这种人永远不适合修大乘佛法。
如果认为,“我今年发了菩提心,明年就应该成佛;我今天发了菩提心,明天所有的自私心都应该无影无踪,否则我就不发菩提心”。这种人永远做不出伟大的事情,所以,大乘修行人都要具有远见。
其实因果也是这样,虽然因果不爽,但有些果报却并不一定会现世现报。比如说,在自己生病或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虽然请人念经或做其他善事,会有不可思议的效果,但果报也许不会很快显现。如果行善之后几天没有看到效果,就认为念经没有用或仪轨有问题等等,就是典型的鼠目寸光。
修行是心灵的训练,人的心是可以训练的。原来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通过修行的训练与串习,就完全可以变成没有自私心,一切都为众生着想的人,而这一切要靠自己长期的努力。不努力谁也不会平白无故地变成这样的人。
虽然密法有即生成佛的实例,我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即生成佛,但我们这样的人即生成佛的可能性很小。不过也没有关系,只要信念坚定,就一定能达到目标,这就是佛教里讲的引发力。心本来就有很大的力量,心理学也这么认为。勇气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勇气的人只会一事无成,又岂敢妄称成佛度众呢?大家要好好想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想成为大乘修行人,就要有长远的计划!
————————————————
智慧照亮人生
愿慈爱温暖您的内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
慈诚罗珠堪布个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