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78 * 甘露丸
认识罪业有必要
欲忏悔罪业首先要认识罪业,现在很多人都犯过佛制罪(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的罪业),这些人应该对自己的罪业有清楚的认识,如果连自己的罪业都不认识,那就和世间不可救药的犯人一样了。
有些人虽然以前造过罪业,犯了小乘戒或者大乘戒,但只要能忏悔还是有往生的机会,佛陀的金刚语也是这么说的。
信愿往生很重要
道友们首先应该忏悔罪业,之后以强烈的信心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每一个人什么时候离开世间是不好说的,因此平时一定要对往生净土有所准备。以前我对自己能否往生净土信心不足,有时候会怀疑:我到底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最近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应该有往生的希望。依靠净土法和传承上师的加持,我现在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管什么时候离开世间,我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不管白天还是夜晚,始终有这种强烈的信心。
道友也应该经常发愿:我死后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法王如意宝等圣众,圆满菩萨的如海功德,然后再回到娑婆世界利益无量众生。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觉或者平时修法时都要念念不忘这一点。
已具有往生净土的殊胜因缘
我觉得在座的各位都有往生净土的殊胜因缘:一、很多授记中说,凡是和法王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二、大家对净土法有系统的闻思,因此往生净土应该不是很困难。
忏罪要尽早 誓言应守护
如果自己对金刚上师产生邪见或者发生矛盾,最好在过夜之前忏悔。如果过了一夜、一月、一年、二年,时间越长罪业越难忏净,过了三年就没办法忏净了。如果没有忏悔失毁密乘三昧耶戒的罪业,一定会堕入金刚地狱感受无量的痛苦。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持有世间的观念:让我向他认错多不好意思啊,还是算了吧!这说明你对因果不相信,这是相续中没有因果正见的标志。在这些关键的问题上,大家不能跟随世间之见,应该以佛法为准绳。
守护密宗誓言有极大功德,如果能认真忏悔旧罪、防犯新罪,可以迅速获得佛果。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也说:“入密士夫之去处,恶趣佛外无三处。”如果把蛇装在竹筒里,蛇要么上来、要么下去,不会有别的出路;同理,入了密乘之后,守护誓言会迅速成就佛果,不守护誓言会堕入地狱,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去处。
三乘戒的护持方式不同
在持戒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以上三种戒律的忏悔、恢复方法是不同的,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具足三戒的人要像饲养马、牛、羊三种牲畜那样分别护持。马、牛、羊的饲养方式不同:马在平地上放养,牦牛在山坡上放养,而羊在山顶上放养。要依各自的习性分别放养,不能把它们混在一起。同样,别解脱戒有别解脱戒的护持方法,菩萨戒有菩萨戒的护持方法,密乘戒有密乘戒的护持方法,犯戒后要依各自的仪轨和要求进行忏悔,不能混为一谈。不能以得过密宗的灌顶为借口,便忽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
有些人说:“我得过密宗的灌顶,什么都不要紧。”这种以密宗为借口来推卸责任、不护持显宗戒律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虽然续部和论典中说过,三戒的本体可以转依,别解脱戒可转依为菩萨戒,菩萨戒可转依为密乘戒,一个小乘比丘入密后可以成为密宗的金刚持比丘。但这并非指初学者相续中三戒的细微、单个戒条可以混为一谈,三戒转依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很多人认为,进入密宗后什么事都可以做,显宗的戒律可以忽略。这种想法非常愚蠢。我们应该分开守护三戒,要根据自己的分别念和烦恼分别进行对治。关键是要认识到,只要产生自相的烦恼,就是不合理的。《三戒论》中说得非常清楚:“不管声闻乘、菩萨乘还是密宗金刚乘,都要遮止自相的烦恼。”
佛制罪&自性罪
如果一个人没有受戒,虽然不会犯下佛制罪,但可能造下不可胜数的自性罪,如非梵行、饮酒、杀生、偷盗、抢夺、吸烟等。佛制罪是佛陀在戒律中制定的,违犯了三乘戒律就会造下佛制罪;自性罪则是以烦恼引发的一切恶业。不管在家还是出家,不管受戒还是没有受戒,也不管知不知道这是罪业,只要造了就会感受果报,这就是自性罪的特点。
虽然汉地有“不知者不为罪”的说法,但这只是世间的说法。实际上只要做杀生、抢劫、邪淫等恶行,不管你知不知道这是罪业,都不得不感受苦果。如《因缘品》云:“愚者若未知,造作诸罪业,一旦果成熟,各自受其苦。”因果是无欺的,《诸法集要经》中说:“若人造恶业,随因则受报,应知苦因缘,自作而自受。”现在有些人遭受种种痛苦:身体不好、心情不佳、生活状况不如意、别人对自己不公平、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这些痛苦都有无欺的因缘。
藏地的大德有这种说法:“一想到异熟果报的痛苦,仅仅口中都不敢言说,所以这种恶业称为罪。”也就是说,一想到恶业的异熟果报,不要说真正去感受,口中说出来都很恐怖,由于能引生痛苦的果报,所以杀盗淫妄等行为都称为自性罪。
在家居士应断除淫欲
一般来说,虽然戒律中只遮止在家居士行邪淫,并没有遮止与自己的妻子行淫,但因为和女人行淫能引发贪心,这是轮回胜义不善业之因。
龙树菩萨说:“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无有贪嗔痴,及彼生业善。”……因此不能仅根据身语的行为来判定善恶业,应该根据内心的动机来确定业的善恶。作为欲界众生,许多男女相续中都有强烈的贪欲,在贪欲的推动下,他们不可能入于解脱正道,所作所为都是下劣的恶业。当烦恼现前时,一个人会丧失惭愧心,根本不顾忌今生来世的果报,也不可能以正知正念约束自己的行为。
《宝积经》中说:“愚夫耽欲故,弃舍诸佛教,贪求下劣法,造作诸罪业。”愚夫因耽执世俗的欲乐,而舍弃了诸佛宣说的妙法,由于贪求下劣之法,执著肉身接触、眼看异性、感情沟通为快乐,结果在贪心驱使下造了很多罪业。
佛经中还说:“为贪所缚者,不知理非理。”如果一个人为贪欲所缚,他不会知道什么是合理、什么是不合理,即使知道也没有取舍的自由。有些人也知道应该守持戒律,不守持戒律是不合理的,可是在烦恼的驱使下也没办法:唉!下地狱就下地狱吧,实在没办法控制自己了。最终因一念之差而堕落下去。
作为在家人,应该远离一切邪淫,不要贪执他人的妻室。《喜者婆罗门经》中说:“佩带装饰他人妻,犹如火焰当舍弃,获得自妻应满足,邪淫如毒切莫行。”邪淫确实像毒药一样,世间的很多过患都是由邪淫引起的。2009年,中纪委有官员宣称,在中纪委查处的贪污腐败大案中,95%以上的贪官都有女人问题。可见,不要说学佛的人,就是对不学佛的世间人来说,贪著女人也能毁坏自己的一切。
人一旦内心产生烦恼,失去正知正念,就会无恶不作。在贪欲的推动下,不要说其他的罪业,甚至连五无间罪都会造下。所以大家要努力对治烦恼。
梵净行居士断除贪欲
对终身断除淫欲的梵净行居士来说,不要说行邪淫,一切非梵行都应该遮止,不要说真正作不净行,仅仅以贪心眼看女人也属于犯戒。续部中说:“宁可燃铁片,蒙蔽自双目,不可失正念,眼看女人面。”《苏婆呼童子请问经》中说:“宁以火星流入眼中,失于双目,盲无所见,不以乱心,观视女色。”希望大家守持清净的戒律,不要以烦恼心看女人、接触女人。
如果恒时不失正念并守持清净的戒律,则会顺利获得解脱。清净戒律者可以轻易往生清净刹土。
学到了,记得要实修呦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