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23课 * 甘露丸 Back

《极乐愿文大疏释》23课 * 甘露丸


如是忆念祈祷上师   

专心致志观想时,如果忆念许多其他琐事则是三心二意,绝不能这样观想。而要忆念:无论是苦是乐、是上升还是下堕,我无有其余的皈依处、指望处。如果能带着这种心念虔诚祈祷,就会获得加持

所以在观想、祈祷阿弥陀佛时,应遣除其他分别念,而集中精力、聚精会神地观修。同时也要发自内心这样忆念:从今天开始乃至生生世世我都要祈祷您、皈依您、供养您,除了您以外,我再也不寻找世间的邪魔外道等作为自己的导师。无论生活是快乐还是痛苦,也无论是上升到极乐世界,还是下堕到三恶趣当中,我都全心全意依靠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上师信心特别大,他们发自内心将身语意供养给上师,所以无论上师让他跳河,或让他做其他任何事情,他都会依教奉行。如果我们能够这样至诚专注地祈祷上师或佛陀,那就会获得加持

现在很多人都不会祈祷,他们要么三心二意,要么不发自内心,最近修上师瑜伽时,很多道友的行为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真能以无比的信心来祈祷上师或阿弥陀佛,依靠这种殊胜的缘起,仅仅祈祷一两遍,他们的加持就会融入我们的心间。如果心不清净,也即恭敬心和清净心不够,那即使你花很长时间念了很多万遍上师祈祷文或阿弥陀佛的名号,他们的加持也不可能融入相续。如果大家在白天皆能经常忆念上师或阿弥陀佛,那在晚上睡觉时也会经常见到他们,在见到时也会以非常清净的心来祈祷,这样获得加持就不在话下。现在很多人早上三四点钟就起来拜佛、念佛、绕佛,若心不虔诚,尽管这样做了十年,也不一定有多大效果;如果心很虔诚,可能仅仅一两天参加弥陀法会或念佛法会,诸佛菩萨的加持也会融入心相续,很多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邬金莲师也说:“具诚信者得加持,远离疑惑成所愿。”可见加持并非谁都能得到,它需要虔诚的心,所以祈祷时诚挚的信心很重要,依靠这种诚挚的信心,自然就能获得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的加持。


远离疑惑 愿望就能实现   

有些人怀疑重重:我修上师瑜伽可能会得到加持,也可能不会得到加持;祈祷阿弥陀佛到底有功德呢,还是没有功德?那他的所愿就不会成就。其实无论修任何一种法,有疑惑就修不成所以大家对基本的理论一定要搞清楚,若没弄懂,在修行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违缘,甚至有人还会对法和上师起邪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半信半疑造成的。其实这种人就像两头针一样,他们必将一事无成。


三尽异熟果无法遣除

倘若不是半信半疑,而是一心一意以恭敬心祈祷阿弥陀佛您,除了三尽异熟果的情况以外都可以延续寿命。很多人特别害怕,我会不会遇到一个违缘马上就死了,其实你应好好祈祷阿弥陀佛,这样就能获得长寿。那这里所讲的,阿弥陀佛也不能救的三尽异熟果是哪三种呢?三尽是指:往昔杀生过多之异熟果而寿尽,或因往昔所积福德耗尽而寿尽,及引业犹如尽力之箭自然落地般地穷尽而寿命完结

有些人前世杀了很多众生,杀生短命的缘故,他今生肯定有寿障。这种寿障,念阿弥陀佛、放生、念长寿佛都解决不了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这必须以寿命来偿还。所以以前特别爱杀生的人,今生肯定短命。还有一种,因为有些人往昔所积善根、福德全都耗尽了,所以也不可能再活下去。关于最后一种,有些经论讲:就像向空中射出的箭一样,力尽之时自然就会掉落下来;同样引业尽了的这种人,也没办法延寿。除了这三种人以外,暂时的违缘、横死,皆可依靠佛陀的加持遣除,从而延续寿命。而这三种寿命完结的人谁也无法使其延寿,正如所谓的“药师佛虽亲降临,无法延续寿尽命”。否则只要祈祷阿弥陀佛,由于暂时违缘导致的生命危在旦夕也可遣除从而活到一百岁。若没有祈祷,在违缘来临时,生命就会终结


佛不是万能的?不能救度一切众生?

有些人认为:既然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有所不能,那就说明佛陀并不是万能,也即他们并不能救度一切众生。其实这种分析很片面。在现实生活中,医院并不能治好所有患者的病,但医院需不需要呢?需要。它起不起作用呢?起作用。也即:虽然有些众生的病它无能为力,但对大多数众生来讲,打针吃药确实管用。同样的道理,我们祈祷阿弥陀佛等诸佛菩萨,或者说做佛事、做功德、放生等,对寿命已尽的众生来讲,这也确实没办法;但对大多数众生来讲,暂时的违缘的确可以消于法界


业力和寿命已尽与否的关系

业力和寿命已尽与否有四种情况:(一)业力已经尽了,但寿命并未尽:诸如上半生享受安乐,下半生感受痛苦;也即享受安乐的善业,在上半生已经尽了,但寿命并未终结,所以下半生要受苦;(二)寿命已经尽了,但业力尚未尽:诸如此地狱中的众生死后,又转生到彼地狱当中,或人死后又转生为人,或旁生死后又转为旁生等;也即此期寿命已尽,但转生为地狱、人和旁生等的业力并未穷尽;(三)业力和寿命全都尽了:诸如从人间死后而堕入地狱当中,也即转生为人的善业及寿命皆已穷尽;(四)业力和寿命皆未尽:诸如终生享受安乐,也即在生命存活期间,享受安乐的业力一直没有终结。这些道理大家一定要懂,若真正懂得,那就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快乐与痛苦,也能坦然接受各种不同因缘


不能以分别念衡量业的道理

《俱舍论》云:“异熟受业定不定,顺现法等三定业。”意谓:异熟受业分定业和不定业两种,定业是必定要感受果报的业,而不定业则指虽然造了业但不一定感受果报。定业可分三种,即:顺现法受业、顺次生受业和顺后生受业。顺现法受业是即生当中必定感受果报的业,也即遇到严厉的对境或发心极其猛烈的情况下造的业。顺次生受业是下一辈子感受果报的业,如五无间罪等。顺后生受业是在下一辈子之后感受果报的业,很有可能这种业在几千、几万年之后才成熟

其实,明白业的差别、分类等相关业的道理非常重要。若能了知,那就不会生起这样的邪见:为什么我造了这么多善业,却未马上感受到快乐的果报?现在世间人很多都有这样的邪见:现在造的业现在未感受果报的话,那就说明因果不虚不正确。其实,真正佛教的因果规律并不是这样的。就是农民种庄稼,也不可能马上播种马上就有收获;有些花的种子,也需要两三年才能成熟;而有些种子成熟的周期就更长了。佛经云:“业之范围极大也。”正因为业的范围极其广大,所以凡夫人就不可能凭分别念来衡量业的道理。可能很多学净土宗的人会这样想:学这些干什么?好好念佛就可以了。而我认为知道这些很有必要,因为往生极乐世界需要很多因缘,若基本的佛理都不懂,这也有一定的困难。


修行人要希求长寿

假设得以延年益寿,就有空闲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因。但有些人说:活在这个世界也没什么用,还不如早一点离开好。如果真的有把握转生到清净刹土,或迟或早离开都可以;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死了以后转生到地狱、饿鬼、旁生当中,就非常可怕。所以还不如在人间多住一段时间,这样就有更多时间修持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

如果是一个修持往生极乐世界之因的人,那么寿命越长越好,哪怕住世一天也可积累广大的资粮。尤其是高僧大德,即使多住世一天,也能对无量无边的众生带来巨大利益。对一般的修行人来讲,只要受持清净的戒律、行持善法,多住世一天也有无穷利益。原来法王也讲:我有时候很想离开世间,有时候又舍不得。为什么呢?因为每天跟这么多僧众一起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也不可思议,而这在其他任何一类众生中都很难得到。大家现在正在修加行,最起码每天也能磕两三百个头;如果变成旁生,即使住世一万年,但连磕一个头的机会也没有。有些人每天念一万遍佛号,如果多住世一百天,就能多念一百万遍佛号,自然就会获得非常大的功德。所以我们祈愿一切行持善法者皆能长久住世。藏地很多人经常这样祈愿:这位老年人很慈善,愿他不要早早离开人间,因为他不但不造恶业,反而每天都在行持善法。《中观四百论》亦云:“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意思是,虽然见到身体就像怨敌一样给我们带来痛苦,但也应保护它,因为具有清净戒律、行持善法的人长久存活,则能积累广大的福德资粮。

而作为行持恶趣之因的罪孽深重者,寿命越短越好,哪怕是一刹那留住于世,他也会积累严重的罪业。如寂天菩萨说:“宁今速死殁,不愿邪命活,……唯行罪恶事,苟活义安在?”


足不出户就能获得长寿

在藏传佛教中,大家对长寿法门都比较重视,高僧大德也经常赐予长寿灌,有缘信众也常佩戴或服用长寿丸。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说法,当然也有这样的卦象:若有人寿命不长,就应拜多少位上师,或朝多少座寺院,这样他的寿命就会延续下去。在名言中,依靠方便使寿命延长,这是无欺的事实

而这里仅仅以信心祈祷,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获得如此巨大的效益。所以我们也不用到很远的地方去求加持,也不需要观察灌顶的上师,只需要好好坐在自己的卧室里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就可遣除寿障、获得长寿。为什么呢?这是阿弥陀佛的发心力和加持力所致


你可以获得很多次长寿灌顶

在如今人寿短暂、违缘重重的恶世,如果能诚心祈祷阿弥陀佛,祈祷一次等同于得一次长寿灌顶。可见我们很有福分。确实在末法时代要寻找很多上师和长寿法门也很困难,但只要能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每祈祷一次就能获得一次灌顶。当然这也要看信心,如果有信心肯定能得到,如果没有信心,就是在阿弥陀佛面前也不一定能得到加持。依止上师也是这样,如果把上师看作普通众生,甚至看成坏人,那上师的加持你也不可能得到。包括看病,我觉得也需要信心,如果你觉得这位医生很好,他很慈悲,那他开的药肯定没问题;如果怀疑心很重:他医术不是很高吧,他会不会开毒药?那药也不一定管用,甚至药变成毒也很难说。所以信心非常重要。


祈祷阿弥陀佛是每个人的必修法

我们不应认为求破瓦传承(往生法)、诵《极乐愿文》是老年人的修法,求长寿灌顶、诵长寿仪轨是年轻人的修法,而要把所有这些法作为人人必修之法。现在藏汉两地很多人都这样认为,念阿弥陀佛是老年人的事情,修长寿法、发财法、智慧法是年轻人的事。如果年轻人求阿弥陀佛的灌顶,很多人都会嘲笑他:求阿弥陀佛的灌顶干什么?这是老年人的事情,难道你马上就要死了吗?如果老年人求长寿佛灌顶,很多人都说:你不是老了吗?还求长寿灌顶干什么?这样的想法肯定不对,因为相关经典并没有这样说。按作者的观点,这些法人人都应该修,老年人不但应修往生法,也应长久住世;年轻人不但要希求长寿,也应修往生法,也即大家皆应好好念阿弥陀佛

如果求得破瓦法传承,也就获得了《极乐愿文》传承及长寿灌顶;如果求《极乐愿文》传承后读诵,那么也就获得了长寿灌顶与破瓦法传承。当然这是从获得利益与加持方面来讲的,并非真正获得了其他法的传承,若要为别人传授,则应另外接受真正的传承。

因此,所有男女老幼都应祈祷阿弥陀佛,无有比此更殊胜的了。的确,只要能以信敬之心祈祷阿弥陀佛,就能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故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也不管是有智慧的人,还是没有智慧的人,更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家皆应一心一意祈祷阿弥陀佛,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


好修行人的特质

加持并非谁都能得到,它需要虔诚的心,所以祈祷时诚挚的信心很重要,有了这样的信心就能获得加持。多芒寺有一位老堪布,他不管是为别人超度,还是自己一人祈祷,心都特别专注,一看就让人生信心。二十年前他是这样,二十年后他还是这样,可见修行好的人皆有一个稳固的信心和不变的行为。他们绝对不会今天跟这位上师学这个法,明天就轻蔑地舍弃,然后再跟另一位上师学另外一个法。依靠这种诚挚的信心,自然就能获得诸佛菩萨和传承上师的加持


他们都是同一本体

因为阿弥陀佛具有遍知的功德,所以顶礼遍知无量光佛;又因为他是最胜导师,故顶礼导师无量光佛,等等。单单因为报身与化身的差别,而分开叫长寿佛与阿弥陀佛;以及因身体所放光芒无边或智慧光芒无量而称为无量光佛,又因为寿量无边或能赐予众生长寿而称为无量寿佛。可见只是名号不同而已,所以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有两种本体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22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21课 * 甘露丸

《极乐愿文大疏释》20课 * 甘露丸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