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发誓
皈依,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发誓
03
﹀
﹀
﹀
《皈依的修法》第3集
整理 . 节选
虽然皈依的具体目的千差万别,但归纳而言,就有三种不同的目的。
第一个是下等的发心,即向往这一世能健康、长寿、发财,或害怕下一世堕入地狱、饿鬼、旁生等恶道,希望自己能得到人天的安乐。皈依者所恐惧的,不是整个轮回,而是轮回里的一部分,因此而皈依三宝;
第二个是中等的发心,即小乘阿罗汉的皈依目的。他已经能意识到,整个轮回,从地狱到无色界的三界六道都充满了痛苦,没有可以躲避痛苦的地方,从而厌离整个轮回,希望自己一个人能从轮回中得到解脱,因此而皈依三宝;
第三个是上等的发心,也即大乘菩萨的皈依目的。大乘菩萨与声缘阿罗汉共同的地方,就是大乘菩萨同样意识到轮回充满了痛苦;不同的是,阿罗汉只希望自己能得解脱,大乘菩萨却抛下自己的利益,而希望其他的众生能够解脱。
我们的皈依处就是三个:佛、法、僧。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和僧宝。佛宝是什么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等三世十方诸佛的化身、报身以及法身。凡是佛都属于佛宝,都是我们的皈依处。
第二就是法宝,无论是大乘的法,还是小乘的法,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只要是佛所说的法,都叫做法宝。法宝可以分为两部分:证法和教法。证法就是戒、定、慧,也就是戒律、禅定和智慧;教法就是三藏的经典。教证二法当中包括了所有的佛法。
第三就是僧众,大小乘的观点稍有不同,从大乘佛教的角度而言,僧宝就是证悟了一地以上的菩萨,比如说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等,哪怕仅仅是一位菩萨,都叫做僧宝。从小乘的观点来看,僧宝必须是四位比丘以上。无论是否证悟,四位比丘以上的僧团,才叫做僧宝。
皈依这两个字的真实含义,在于自己心坎深处的一种誓言和决心。皈依的本体就是决心。
皈依佛的时候,就要发誓:第一、我从今天起生生世世乃至成佛之间,释迦牟尼佛等佛为我的导师,导师是什么呢?就是引导的我们奔赴解脱的人。我们就要听释迦牟尼佛的教诲,他给我们怎么指路,我们就怎么走;第二,就是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其他世间的鬼神、造物主,都不是我们的导师。必须有这两种决心才会有皈依的戒体。我们受居士戒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心里没有发誓不杀生,虽然受居士戒的时候,你也跟其他受戒的人坐在一起,却不能得到居士戒。因为你心里没有发誓,没有下决心从此以后不杀生。同理,皈依也是要从内心深处皈依以后,才算真正的皈依。
皈依法的时候也要发誓:第一、我从今天起乃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将释迦牟尼佛宣说的法,作为我的道。道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要修的法。必须下这样的决心;第二、除了佛法以外,不将其他宗教的法,作为我的道。这两个决心有了以后,就有了皈依法的戒体。
皈依僧众的时候同样也要下决心:第一、我从现在起乃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将学佛的僧众作为我的道友。
归纳起来,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各有两种决心,一共就有六种决心。具有这六种决心,才叫做皈依。
修皈依的时候,要反反复复地锻炼、串习,让自己生起这样的决心。这个方法叫做皈依的修法。有了这样的决心,修法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没有受皈依之前,应当在自己的相续中培养这种决心,这叫做修五加行的皈依。当诚恳精勤地修了很长时间以后,决心就会生起,这时才去受皈依戒。那个时候需不需要皈依的仪式呢?还是需要。如果没有传戒的仪式,仅仅有一个决心,还谈不上是戒体。要将发誓转变为戒律,还需要一个皈依的仪式。但是,没有这样的决心,即使有这个仪式也没有用。有了这样的决心,再举行这样的仪式,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戒律——皈依戒。
本视频所有文字详见《慧灯之光.二》
慈诚罗珠堪布: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cichengluozhu2014
此以“慈诚罗珠堪布”命名的微信公众平台,是唯一经慈诚罗珠堪布认可,并经过身份证实名认证的堪布个人微信平台,主要发布堪布个人教言及最新及时消息。欢迎大家关注!
1、慈诚罗珠堪布网站:慧灯之光
http://v.qq.com/x/page/t0324208gou.html
2、慈诚罗珠堪布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3、慈诚罗珠堪布博客:
http://blog.sina.com.cn/cichengluozhu
4、慈诚罗珠堪布喜马拉雅电台:慈诚罗珠堪布
5、慈诚罗珠堪布法本光盘流通淘宝网店、微店:慧灯坊 ‖ 联系电话:15828578609,15528038027
6、慈诚罗珠堪布法本官方推广微信公众平台: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微信号:cichengluozhu2015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