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大解脱经》笔记(8)
【小编提醒】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学习《圣大解脱经》,会同一个内容,分享两个版本,字体大的是《流通本》版本,字体小一些的是《大正藏》版本。大家可以按照老师讲课时的方法,对照学习。
尔时。佛告信相菩萨摩诃萨。善男子。我若广说十方诸佛所有名号。百千万劫。说不能尽。
一切诸水。可知渧数。无有能知。诸佛名字。
一切诸水。可知渧数。无有能知诸佛名字。
诸须弥山。可知斤两。无有能知。诸佛名字。
一切大地。可知尘数。无有能知。诸佛名字。
虚空世界。可知尽边。无有能知。诸佛名字。
【相关资料】
【相关资料】
一切诸水 可知几滴 无有能数 释尊寿命 诸须弥山 可知斤两 无有能量 释尊寿命 一切大地 可知鹿数 无有能算 释尊寿命 虚空分界 尚可尽边 无有能计 释尊寿命 不可计劫 亿百千万 佛寿如是 无量无边 以是因缘 故说二缘 不害物命 施食无量 是故大士 寿不可计 无量无边 亦无齐限 是故汝今 不应于佛 无量寿命 而生疑惑
——《金光明经》
吾今为汝。略说三世。诸佛名字。
若人闻者。一经于耳。其人命终。亦得生天。
【相关资料】
闻已信敬。复能尽形书写。称名礼拜。得灭无量。生死重罪。得福无量。
【相关资料】
无常四际: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堆际必倒,高际必堕。
《正法念处经》中对此说道:“一切法皆尽,高者亦当堕,和合必有离,有命皆归死。”
生际必死、积际必尽、合久必分、堆际必倒、高际必堕。高际必堕与堆际必倒若合为一体,这四者即是所谓的“无常四际”。
生际必死:无论是任何人,即便他高如天空、厉如霹雳、富如龙王、美如天仙、艳如彩虹,当死亡突然到来时就像从酥油中抽出一根毛般独自而去。《无量寿经》云:“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积际必尽:一切积聚同样终将散尽,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即使是统治南赡部洲的国王,也有沦落为乞丐的时候。
合久必分:一切聚合的法,最终定会分离。堆际必倒(凡是堆积的东西势必会倒塌,不可能永恒存在,这与物极必反的规律相同):一切修砌成的建筑,都将土崩瓦解。
高际必堕:公案:“我乳王”统治了四大部洲,觉得统治人间还不够,便向天人城市进发,与帝释天同等享用天人五种妙欲,时间为三十六个帝释天全部寿命的总和。
【相关资料】
其人命终。十方世界。随意往生。亦得见我。及见未来。贤劫诸佛。
佛号功德之大,让这些人命终的时候,十方世界都可以随意往生。你愿意去哪个净土,去香巴拉,还是现喜刹土、极乐世界,都可以。你可以见释迦牟尼佛、未来的贤劫千佛。像法王的《愿海精髓》中说,未来导师—九百九十六佛,我们将来都可以见到。所以这里继续讲佛号的功德。
【相关资料】
未来导师九百九十六,
于此刹中示现成佛时,
恒时随行愿成胜弟子,
愿获广弘事业威猛力。
——《愿海精髓》
【相关资料】
贤劫未来九百九十六尊佛在印度金刚座示现成佛并转法轮时,愿我像阿难、目犍连和舍利子随行释迦牟尼佛一样恒时随行这些佛陀,成为他们的首批眷属和殊胜弟子,并祈愿自己获得利益众生、广弘深广法门的威猛力量。
我们现在很想度化众生,可是能力有限,经常找不到所化众生,即使找到众生,可是不但度不了他们,自己反而逐渐进入对方口中,即将被他们的魔力“度化”,最后拼命往回逃跑,有这个危险性。所以我们要发愿:但愿未来诸佛出世时,自己如法承侍这些佛陀,在这些佛陀面前听受妙法,获得弘法利生的能力。
在《大悲经》中,佛陀对阿难说:“我灭度后,此贤劫中当有九百九十六佛出兴于世。拘留孙如来为首,我为第四,次后弥勒当补我处,乃至最后卢遮如来(胜解佛)。如是次第汝应当知。阿难,于我法中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自称沙门形似沙门,当有被着袈裟衣者,于此贤劫弥勒为首乃至最后卢遮如来,彼诸沙门如是佛所于无余涅槃界次第当得入般涅槃,无有遗余。”
由此教证可知,我们这些人与贤劫未来诸佛有甚深的因缘,因此大家要发愿:当贤劫其他如来出世时,自己要恒时依止他们,得到弘法利生的威力,最终度化无量的众生!
——索达吉堪布《愿海精髓》讲记
尔时世尊。告诸大众。汝等应当。正理衣服。正心正身。正意正念正观。
欲闻法者。
一心当敬礼须弥灯王佛。
【相关资料】
(菩萨)维摩诘,借师子座于须弥灯王佛。维摩经不思议品曰:“过东方三十六恒沙国有世界,名为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彼佛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其师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严饰第一。于是长者维摩诘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三万二千师子座,高广严净。使来入维摩诘室。”——《维摩诘经》
敬礼宝王佛。
【相关资料】
《大方等陀罗尼经》:
尔时世尊为诸比丘说诸四谛法。时诸比丘具足三明及六神通。时诸比丘劝请世尊转于法轮。尔时世尊默然印可。便入诸陀罗尼门放大光明。照于东方无量亿千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由乾陀罗山后。放此光已有无量亿千那由他夜叉。南西北方及以四维。下至迦陀难世界上至接识。十方世界亦复如是。各有无量亿千那由他夜叉之众。睹斯光已。即时寻光来诣娑婆世界。到只陀林中。见释迦牟尼如来入诸陀罗尼门。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在佛左右。欲请世尊转于法轮。尔时无量亿千那由他夜叉之众。及文殊师利诸菩萨摩诃萨。及五百大弟子优婆塞优婆夷居士居士子。各各从佛入诸陀罗尼门。尔时众中有一比丘名曰雷音。即从座起往至林中入禅三昧。时虚空中有诸魔众。尔时众中有一魔王名曰袒荼罗。于虚空中作是思惟。向者释迦牟尼佛。与无量大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获大善利。今此比丘复入禅定三昧。我若不坏此比丘善根因缘。此比丘必当于贤劫。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智获大善利。我今将诸眷属。坏彼比丘善根因缘。尔时魔王即将九十二亿眷属。往到只陀林中。掩蔽此比丘善根因缘。尔时雷音比丘。甚大愁戚大声叫言。南无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南无十方三世无量诸法。南无十方少分足人。如是唱已。尔时十方诸佛同声唱言。当以何法救彼比丘。尔时宝王佛举手而言。是菩萨众中颇有菩萨。能救彼比丘苦不。
【相关资料】
宝髻如来:佛名,梵语Ra&tdotblw;naśikhin,啰怛那尸紧鸡佛,又译“称檀德佛”,“宝髻佛”。见陀罗尼集经二。
宝胜如来,秘藏记谓:即南方宝生佛。以誓愿力故,专度饿鬼,是以闻其圣号,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瑜伽燄口轨仪经云:「若闻宝胜如来名号,能令尘劳业火,悉皆消灭。」大悲经云:「若於佛所,一发信心,善报不失。何况诸馀胜妙善根,我说是人,一切悉是趣涅盘果。虽馀不善堕在三途,以本善根,佛知是已,从彼拔出,置无畏岸。令彼忆识所种善根。息一切苦,得一切乐。」科注云:「宝之胜者,必是何物,华严云:『如海中有四珠,一切众宝皆从之生。若无此四珠,一切宝物渐就灭尽。诸小龙神,不能得见。唯娑竭罗龙王,密置深宝藏中。此深宝藏,有四种名:一名宝积聚,二名无尽宝藏,三名远炽然,四名一切庄严聚。』此虽宝中之胜,然是世宝,次第以对常乐我净出世之宝。此之四德,唯佛与佛,乃能证得。如娑竭罗龙王,密置宝藏是也。馀人未证,如小龙神,不能得见是也。此四德出生不訾,如一切众宝,皆从之生是也。故光明玄云:『如世珍宝,凡情所贵。乃至如理究竟可贵之宝,名於凡情可重之宝。』故佛号宝胜也。显益,大意如前。光明流水品:十千鱼得闻宝胜之名,尚尽生忉利,况男女闻名,宁有不得胜妙乐者。」
当敬礼阿弥陀佛
【相关资料】
南无毗婆尸佛
梵文 Vipasyin ,又作毗钵尸,微钵尸,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位,义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据说其出世时间,距今有九十一劫,(一劫为13亿4千万年)举行过三次说法集会,第一次有十六万弟子参加,第二次十万,第三次八万。
毗婆尸佛(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长阿含经云。人寿八万岁时此佛出世。种刹利。姓拘利若。父槃头。母槃头婆提。居槃头婆提城。坐波波罗树下。说法三会。度人三十四万八千人。神足二。一名骞茶。二名提舍。侍者无忧。子方膺。
北魏 /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铜质造像
【相关资料】
《胜鬘宝库》,佛教著述。隋吉藏撰。三卷(或六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简称《胜鬘经》)的论释书。据书前《雕胜鬘宝库叙》称,此书约撰述于唐朝初年,为吉藏晚年之作,后传入日本,在日本元禄十六年(1703)由沙门道空和南刊行于世。内容分为五部分:一释名题、二叙缘起、三辨宗旨、四明教不同、五论经分齐。此书在国内已失传,今仅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和《大正藏》。
世间的法是有边的,但这个佛的功德无边无际,所以敬礼无边法佛。
【相关资料】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贤行愿品》
【相关资料】
“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
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漏业有三种:不善业、有漏善业和不动业。乃至没有清净一切有漏业之前,众生不可能获得解脱。要清净有漏业,首先要从清净不善业开始,之后再清净有漏善业和不动业。我们要知道,其实,清净有漏业就是积累无漏业的过程,积累无漏业的途径很多,作为初学者,主要是从发愿入手。
通过学习《普贤行愿品》,希望很多人以后广发善愿,千万不要发恶愿,否则是很不值得的。人的生命很脆弱,很难说能在世上住多久。《胜军化世百喻伽他经》云:“水滴地上非久住,可喻人生命不坚。”一滴水在地上不可能存留很久,只要太阳一出来就会消失,从表面上看,很多人身体很不错,其实他们的寿命就像水滴一样脆弱不坚,四大稍微不调或者业力现前时就会离开世间。所以,大家要好好利用短暂的人生,每天要尽量发善愿,千万不要发恶愿。
学习《普贤行愿品》以后,大家应该在实际行动中有所体现——以前你不念《普贤行愿品》,以后每天至少念一遍。其实,念一遍《普贤行愿品》连十分钟都不要,语速快的人几分钟就能念完一遍。只要自己重视,谁都有时间念《普贤行愿品》,即使在出差的时候,不管坐车还是乘飞机,随时随地都可以念《普贤行愿品》。
我认识一位老出家人,“文革”期间,每次开会他都捧着一本《毛主席语录》默念,后来我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外面套着《毛主席语录》,里面其实是《普贤行愿品》。由于他每天不间断地念,几十年念下来,每页经文下边都被手指磨烂了。我还听说过一个出家人,他会背诵《普贤行愿品》,文革期间他在监狱里默念了十万遍《普贤行愿品》。所以,只要有恒心,在那么困难的年代也能坚持自己的修行。
在藏文译本中,这句偈文是“清净一切诸业力”。我觉得这样比较好理解。因为“诸业”包括了需要清净的不善业、有漏善业和不动业。当然,要清净一切有漏业,首先要清净一切不善业。如果我们清净了身口意所造的恶业,很快就能获得涅槃。如《大方广三戒经》云:“若身无恶业,口业亦无恶,意业悉清净,速疾至涅槃。”
2.“摧灭一切烦恼力”,愿我获得摧灭一切烦恼的能力。
烦恼分为根本烦恼和随烦恼,随烦恼又分为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和小随烦恼。众生相续中有不知取舍的无明,由于被无明愚痴所覆盖,众生遇到悦意对境会生起沸水般的贪心,遇到不悦意对境会生起猛火般的嗔心,进而在烦恼推动下会造作各种有漏业,因此,烦恼就是众生流转轮回的根本因。我们应该发愿通过观修无常、无我等妙法,把相续中的烦恼无余摧毁。
3.“降伏一切诸魔力”,愿我获得降伏一切诸魔的能力。
魔是四魔——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烦恼魔刚刚分析过了(摧灭一切烦恼力)。蕴魔就是五蕴积聚而成的生死苦果。死魔就是此世的命终。天子魔就是欲界天的魔王,他每天对众生射出贪心、嗔心、吝啬、我慢、嫉妒的毒箭。
怎样降伏诸魔呢?如果我们证悟了粗大五蕴为无缘空性,就能降伏蕴魔;如果我们证悟一切心识离戏寂灭,就能降伏死魔;如果我们修持大慈大悲心,就能降伏天子魔。当年世尊成道时,就是对欲天为主的一切魔众生起大慈大悲心,以大慈大悲心的力量,魔众射向世尊的所有兵刃都变成了花雨。当然,如果能像米拉日巴尊者那样,认识到魔众皆为心之幻化,也能降伏一切天子魔。
以上三句偈文是摧毁业障、烦恼障、魔障这三障的殊胜发愿。
4.“圆满普贤诸行力”,愿我获得圆满行持普贤妙行的能力。
我们应该圆满行持《普贤行愿品》中的发菩提心、六度万行等善法,这样才能圆满福慧二种资粮。《大圆满心性休息实修法》中讲了大士八大愿:但愿我有朝一日能遣除一切众生的痛苦;但愿我有朝一日能令苦难众生具大财富;但愿我有朝一日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利益众生;但愿我有朝一日能饶益长久堕于地狱中的众生;但愿我有朝一日能以世间、出世间的广大财富满足众生希求;但愿我有朝一日成佛后定能去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但愿我生生世世中断除一切损害众生之行,不唯住胜义之一味寂灭,不言令众生不悦之语,不行不利他众之事,不转成有害于众生的身体、智者、富翁,不喜损害他众;但愿我有朝一日能令一切众生罪业果报成熟于自身,自之善果成熟于众生令彼等享乐。如果我们圆满了普贤诸行力,就能真实行持这八大愿。
法王如意宝说,《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1990年,法王去印度朝圣,一连好几天转绕金刚座的大菩提塔,当时法王念的就是这个偈颂。1997年,法王依靠这个偈颂制定了未来四年的传法计划,按照法王的安排:第一年以“清净一切善业力”为居士为主传讲《百业经》,第二年以“摧灭一切烦恼力”为藏族尼众为主传讲《入菩萨行论》,第三年以“降伏一切诸魔力”为汉族弟子为主传讲《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第四年以“圆满普贤诸行力”为藏族喇嘛为主传讲《上师心滴》。法王说:“我依靠这四句偈颂为学院的四众弟子制定四年传法计划,我发愿不管遇到什么违缘都要完成四年传法计划。四年传法圆满后,往后的去向就不定了。
敬礼十力无畏佛,十力没有任何畏惧。
【相关资料】
稽首十力大精进, 稽首已得无所畏,
稽首住于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导师,
稽首能断众结缚, 稽首已到于彼岸,
稽首能度诸世间, 稽首永离生死道。
悉知众生来去相, 善于诸法得解脱,
不著世间如莲华, 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罣碍, 稽首如空无所依。
——《维摩诘经·佛国品》
敬礼一切大导师。
他引导所有的众生。
敬礼能断众结缚。
能断除一切烦恼的、像《俱舍论》里讲的结缚。
已经到达彼岸的佛。
已经度了诸世间的佛。
永离生死的佛。
三昧已经成就、获得解脱的佛。
他的慈心就像父亲对自己独子的悲悯一样。
这以上讲敬礼这些佛。
为什么这样呢?一切有形。皆有佛性。一切有情众生都是有佛性的。《入行论》:“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所有的蚊、虻、蜂、蛆虫、昆虫,若发精进心,都会证得无上佛果。所以我们都有佛性。
《大般涅槃经》:“虽处五道,受别异身。而是佛性,常一无变。”意思是我们六道里面的众生身体不同,但实际上佛性是没有变化的,哪怕变成人或是其他动物,佛性都是一致的。
再讲一点。
是诸大众。十指合掌。一心谛听。一心供养。
若人无善根 我亦为说之 彼自不能解 焦种自然去
唯有真实在 除去小乘相 唯有大乘在 除去二乘者 唯有一乘在
若人无善根 不得闻是音 曾供无量佛 今得闻佛名
当知受持者 少分解脱人 安住清净地
如果我们接受、领受,忆持不忘,他们以受和持的不同,都可以称为少分解脱者。受有受的解脱,持有持的少分解脱,这两种人都可以安住于清净地。
今于我法中 经行作佛事 受持及读诵 礼拜是佛名
去离众魔事 除灭四重禁 无间一阐提 是人未来世 必得成佛道
去离众魔事 除灭四重禁 无间一阐提 是人未来世 必得成佛道
去离众魔事,魔众不能危害你,除灭四重禁,以前你犯了四根本戒,这些佛号可以清净你的四根本罪。无间一阐提,造了五无间罪的,还有摧毁善根的,是人未来世 必得成佛道,这个人未来会成佛道。
以前上师经常引用续部的一个教证:“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以此道解脱,不为罪业染。” ཉིན་བཞིན་བྲམ་ཟེ་གསོད་པ་དང་། །མཚངས་མེད་ལྔ་ནི་བྱེད་པ་ཡང་། །འདི་ཡི་ལམ་གྱིས་གྲོལ་འགྱུར་ཏེ།།སྡིག་གིས་གོས་པར་མི་འགྱུར་རོ།།
当时前行里讲往生法的时候也引用过。日日杀婆罗门,经常造五无间罪,这样的人遇到这样的窍诀,不会被罪染。有些说是“解脱无疑惑”,翻译有点不同。所以我们也想一想,大家在这个世间当中,不造业不可能,我们很需要能遣除一些魔众、清净戒律方面的一些法,还有清净五无间罪、近五无间罪等。摧毁善根、一阐提是非常严重的邪行者,那天藏文中说“邪行”。我们说的业际颠倒,无恶不造的,以前有信仰、后来一点信仰都没有了,或者人当中特别恶的人,也可以说是一阐提,好像一点善根都没有。有些人的家人很善良,但是他一点善根都没有,一点优点都没有,恶的方面无不齐全,这种人可以说是你身边的一阐提。“你是我们家的一阐提”,他也不懂,“哎,一阐提,过来吃饭!”他还觉得这个名字挺好听的,好像是一种赞叹。对吧?(师笑)
那就讲到这里吧。有些人晚上还是很重视睡觉,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就有一些表情。
不过下面很简单,我们再讲五分钟吧。
若人不生信 定堕三恶道 生信勤礼拜 当见无量佛
应当一心礼 愿除无量罪 是故今敬礼
一心一意顶礼、念佛,遣除一切罪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