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对现代文明的重要性(1)
——国际藏传佛教研究会演讲
『 索达吉堪布 2013年11月29日 』
各位法师、学者、同修,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参加国际藏传佛教研究会举办的这次活动。见到这么多藏传、汉传和南传佛教的高僧大德,非常欢喜。因为所谓的佛教徒,都是把清净戒律、闻思修行和利益众生当作自己的人生准则,而高僧大德们正是其中的典范。今天因缘特别殊胜,台湾各个教派的上师和弟子,还有不信仰宗教的人,大家欢聚一堂,以一种包容、开放、和睦的心态来共同追求真理,这是比较难得的。
呼唤利美精神
按照过去的传统,每个上师都有自己的宗派和道场,像藏传佛教,就有宁玛、萨迦、格鲁、噶举、觉囊等很多宗派。每一个宗派又分出许多支派,比如宁玛派中有噶托、白玉、佐钦、明朗、多扎等多个支派。白玉派当中,也有这个寺院的传承,那个仁波切的道场,分得比较细。当然分得细很有必要,因为众生的根基千差万别,为了适应他们,佛教在入世的时候,的确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法门。不仅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中也有天台、净土、禅宗、华严、密宗等八大宗派;同样,南传佛教也有很多教派。佛在《楞伽经》中也说:“乃至有心起,诸乘未究竟,彼心转灭已,无乘及乘者。”只要众生的心存在,就需要不同乘的佛法。宗乘的划分是合理的。
然而以前,各宗派之间团结的心态比较少,虽然不是没有。汉传佛教的认为,我们是学汉传佛教的,不应该学习藏传佛教;南传佛教的认为,我们是南传佛教,不应该学北传和藏传;藏传的也认为,我们是藏传佛教,不用学其他教派。藏传佛教内部,各个教派的上师和弟子,不但不互相学习,有时还互相批评,说自己的教法是最好的,自己的上师是最好的,除此以外,其他的教法都不那么殊胜,不那么容易成就。这样的理念和行为,实际上对大家都不利。
当今时代,各种文化正在融合为一体,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在此时空缩短、多元理念盛行的环境下,无论学习大乘佛教还是南传佛教,我们都应该明白,现在到底该做什么。
有些汉传佛教的法师能高瞻远瞩,在学习汉传佛教的同时,也经常借鉴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教义。这一点我特别随喜,因为自古以来这都是非常必要的。藏传佛教中也有许多来自印度、尼泊尔等地的高僧大德,他们并没有把自己束缚在藏传佛教的范围里,而是很广泛地顺应汉地及欧美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需求,弘扬自己的理念。有了这样的见识和行为,佛教也有希望继续生存和发展。
如果静心观察就会知道,佛教的融合和团结完全符合佛陀的精神。假设每个人都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那各自都没办法发展,修行也会有一定障碍。很容易争执不息,肆意诽谤,说人过失,甚至会造下谤法罪。这样非常可惜。
因此,当我听到国际藏传佛教研究会成立的消息时,心里极为欢喜,因为这代表着各大教派的团结和融合。藏研会的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它起到的作用却引人瞩目。前天我到这里时,与藏研会的萨迦派、格鲁派、噶举派、宁玛派的高僧大德见了面。我们在一个圆桌上吃饭,共同探讨各自传承的教义,心里非常欢喜。这里的每一位仁波切各自代表一个教派,可以说是这个时代佛教的一个象征。相应教派的无数弟子,自然都会跟随这些上师。有了这样的眼光和态度,他们的行为也一定会发生更加明显的转变。
因此,我希望,台湾的在家和出家佛教徒、学者和修行人,对这件事情不但要心里随喜,行为上还要去参与,真正以实际行动来一起弘扬佛法。因为我们皈依的时候,并没有只皈依藏传佛教,或者只皈依汉传或南传佛教,更没有只皈依某某上师,除了他以外,其他所有上师都不承认。我们皈依的是佛、法、僧。所谓皈依佛,你只要恭敬,所有的佛都是一样的;从皈依法来说,无论大乘、小乘、南传、藏传,都是佛法。这个道理,大家皈依的时候,应该都明白。
17世纪,华智仁波切在藏地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利美运动,直译过来,就是无偏袒运动。当时包括蒋贡贡智仁波切,还有格鲁、萨迦、噶举等四大教派的众多高僧大德,全都参与了这场运动。从那以后,藏地各教派之间大的分歧与不和基本就消失了。
如今欧美很多国家也在提倡利美运动。台湾有些创始人也一直在推动利美运动,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可以说这是历史性的超越。
现在康区、卫藏以及安多等地方,各个教派的堪布、格西,还有活佛、上师们,也在共同努力,经常开一些圆桌会议,在一个平台上共同探讨如何弘扬佛法,如何利益众生,如何修行。大家不是为个人目的,因为真正合格的善知识根本不需要考虑个人的名声、财产、地位等,真正的佛教徒,也不会去耽著个人利益。在藏地,像藏研会这样的组织在不断地扩大,类似的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这些组织与其他各种大大小小的所谓中心、学会相比,意义不可同日而语。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我们参与利美运动,是不是自己的宗派就不需要了,全部融为一体就好了?不是的。你自己学哪一个宗派,跟随哪一位上师,不需要改变。就像现在各个大学,虽然各有侧重,但总的来说,世界上所有优秀的知识和理念都可以传播。有不同,也有相同。从相同的侧面来讲,我们应该有一个融合的佛教团体,这非常重要。
我的老师堪布晋美彭措,创建了喇荣五明佛学院。上世纪90年代时,他曾经来过这里。你们有些人认识,有些人可能不认识。堪布经常说,他本人是白玉派的,但是喇荣佛学院没有任何派系,只是一个佛教的学院。任何一个佛教徒都可以在这里学习,甚至非佛教徒也可以来这里学习、交流。
同样,有人曾经问星云大师:“你是哪个宗派的?”
他说:“按出家的寺院来说,我是临济宗的。但是佛光山是佛教的,没有什么宗派的区别。如果你们非要让我说一个宗派,那就是释迦宗派。我不愿意分割佛法。”
可见,不管任何上师,越没有宗派的偏执和斗争,他自己的事业反而愈加增长广大。
相反,据说有些地方也发生过一些不太好的情况。在显现上,上师与上师之间,存在一些互相不太恭敬,甚至互相攻击的现象;弟子与弟子之间则更是矛盾重重,互相诽谤。这样的话,不要说弘扬佛法利益众生,连自己的生存都会成问题。佛教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团结和合。世间没有皈依的人尚可做到和睦相处,而我们学习大乘佛法的人反而不断地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那佛教的前途恐怕会在我们这一代佛教徒手里毁掉。本来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机会,也许佛教会从此兴盛。但这种因缘,很可能因个别佛教徒行为不利而逐渐消亡。
有一次,华智仁波切去一个寺院。寺院里的铁棒喇嘛问他:“你是什么宗派的?”
他说:“我是佛教宗派的。”
喇嘛说:“知道你是佛教的。你是戴黄帽子的,还是戴红帽子的?”这是问他是黄教的还是红教的。
华智仁波切回答:“我没有红帽子、黄帽子,只有一顶灰帽子。”这象征说,他是无偏袒的,在见解上可以容纳百川。
因此,我们在不失自己宗派见解的基础上,一定要广泛学习其他教派的知识。比如,喇荣佛学院既传授宁玛派的经论,又传授萨迦派的《量理宝藏论》和《入中论注释》等,也传授格鲁派的《菩提道次第论》《入中论善解密意疏》等,还要传授噶举派的《修心七要》《修行次第》、觉囊派的《山法》等。包括汉传佛教的,比如禅宗和净土宗的很多经论,也都在学习。我今年正在讲的,就有《六祖坛经》等汉传经典。这些法门只是为适应不同根基的众生而安立的,在本质上并非各自独立。
我特别希望,除了原来的成员,台湾的其他学者和高僧大德也能一起参加藏研会,今后共同弘扬佛法。大家都没有什么私人的目的,私人目的不是大乘佛教的宗旨。我们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天下所有众生离苦得乐,让佛法传遍世界。如果能以这样的心态,无条件地加入藏研会,一直坚持下去,对未来佛法兴盛于世将有极大的利益。(未完 明天还有)
官方公众号:zhibeifw|账号:智悲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