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63课-难点&窍诀 Back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63课-难点&窍诀

人目

本课难点




恶语的种类、范围 


1. 恶语的种类很多,范围很广,行人很可能在无意中就造下恶语的罪业而不自知,概括来说,恶语有以下几种:


a. 难听的语言:如“杀死你”、“打倒你”、“消灭你”等;

b. 指责种姓过失的语言:如“你是狡诈者”、“你是盗贼”、“你是屠夫”、“你是乞丐”等;

c. 指责家族过失的语言:如“你家世恶劣”等;

d. 揭露罪业的语言:如“你的父辈世世代代都如何造恶业”等;

e. 加以谴责的语言:如“你是破戒者”、“你是破誓言者”等;

f. 指出身体缺陷的语言:如“瞎子”、“哑巴”、“小矮子”、“大个子”、“大胖子”等;

g. 用旁生比喻人的语言:如“你的脸像狮子脸一样”、“你的声音像狗叫一样”等;

h. 无中生有、捏造抹杀的语言。


2. 诸如此类都属于恶语。


如何界定是否属于恶语


1. 属于恶语的情况


a. 发心上:恶语是以嗔恨心等烦恼所摄持;


b. 行为上:口中言说粗恶的语言;


c. 若以贪心、嗔心、痴心等烦恼心摄持,所说的语言均是恶语;


d. 按照这种界定的话,平时我们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就要很注意。如果是普通凡夫尽量还是不要随便给身边的人起外号,尤其是有贬义含义的外号,业果细微,尽量都避免;即使是以“慈爱心”称呼自己孩子“乖巧得像个小猪猪”之类的也尽量避免。


2. 不属于恶语的情况


a. 发心:清净、不被烦扰所染。


b. 在发心清净、且有能力调伏对方的情况下,显现上的恶语有开许。


· “有些人生性刚强,以温和方式无法调伏,对他越好越难度化,只有以强制性手段或示现忿怒相,才能令其步入正道,在这种情况下,口出恶语是开许的。”


· 如上师在传授窍诀教言时,为了调伏弟子的相续说粗语是合理的。阿底峡尊者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意思是,殊胜的上师要直截了当地指出弟子的过失,殊胜的窍诀要一针见血地击中要害。


c. 只有上师才有资格指出弟子的过失,倘若不是上师,即使别人有错也不能轻易揭露,否则会激怒对方。而且,上师也必须是为了帮助弟子才能说过失,如果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说过失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在这方面要特别小心。当然,如果自己真正具有悲心,指出别人的过失也是可以的,这就像在无有自私心的前提下,父母为了孩子,老师为了学生,都可以说他们的过失。


佛弟子当谨慎涉及到上师、弟子、僧众等对境的离间语


1. 离间语的分类


a. 大离间语是指破和合僧,即挑拨佛陀和眷属之间的关系。如今由于佛陀不在世等原因,不会出现真正的破和合僧。但与之类似的是挑拨高僧大德和眷属之间的关系的人特别多。如果挑拨金刚上师和弟子的关系,毁坏他们之间的密乘誓言,这种人的果报相当严重。


b. 中离间语指的是破坏寺庙之间的关系,或者破坏四位僧人以上、八位僧人以下的两群僧人之间的关系。


c. 小离间语是指在关系融洽、友爱和睦的僧俗男女两人以上,或在邻里之间、夫妻之间说东道西、搬弄是非、制造不和,使他们产生怨结、发生争斗。


2. 行人当谨慎在上师之间、寺院之间、师徒之间制造离间


如今,虽然没有真正的破和合僧,但挑唆师徒或者寺院之间的关系却时有发生。由于某些人的恶意挑拨,有些上师之间、寺院之间关系破裂,甚至互相进行攻击,这些上师和寺院的信徒也不清楚谁对谁错,但也不得不跟在后边攻击对方。这种现象在海外佛教界相当严重。还有些人表面上是佛教徒,可是根本不在乎来世的果报,一开口就说其他宗派和高僧大德的过失。


3. 破和合僧、相似破和合僧的离间语感地狱之苦


a. 此类的离间语果报近似于无间罪,如《文殊根本续》中说:“若有一个在寺庙、上师之间制造矛盾,犹如搅拌血液之棍子一般的人,此人死后会立即堕入无间地狱。”


b.《五分律》:“众聚和合乐,和合常安隐,若破和合僧,一劫地狱苦。”


4. 反观自心


a. 有一些闻思的佛弟子都有基本的因果正见,通常不会以很粗大的烦恼心去故意说离间语,但是实际上很多细微的发心、行为、语言还是值得反思,如以下情况:


· 弟子之间为了在上师面前争宠,会以比较微妙的方式通过身语表示等在上师面前讲其他弟子的过失,以让上师疏远某些弟子;


· 在同一个上师的弟子之间说“上师怎么就跟你说了这么几句话就让你出来了,我看某某某进去了好长时间呢,不知道上师跟他说什么了,可能特别照顾他一下”;


· 跟某些佛弟子说“你看,张三见了某某上师之后就不再闻思了(就放弃某某法门了)”;


· “某某寺院本来是我们宗派的寺院,结果现在被他们派占着,真是无语。”


b. 诸如此类在上师和弟子之间、在弟子和弟子之间、在宗派和宗派之间制造矛盾的话全部都是离间语,果报严重,所以修行人不要损害善知识,莫与恶眷属同流合污,以免染上他们的不良行为;同时跟别人说话时,要多讲慈悲语、柔软语、和合语。在说话的时候应该像入行论所说“若身欲移动,或口欲出言,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 ”,说话之前先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掺杂贪嗔痴、嫉妒等杂烦恼。


“当今这个时代,绮语可以说特别泛滥……密法的窍诀可能最适合现代人。因为密法的有些教言比较开放,而其他戒律,尤其是别解脱戒,在这个世间,真的越来越难以护持了。”应当如何理解?


1. 当今是一个到处都充斥着引生贪嗔痴语言的环境,这些环境会引生相续中的烦恼种子、使其现行,故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守护清净别解脱戒是很困难的;


2. 在密法中,不仅有“烦恼自解脱”的见解,更有很多具体的实修窍诀,依靠着这样的见解和窍诀,行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如孔雀饮毒,烦恼成为菩提伴;


3.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不需要守护别解脱戒。


a. “别解脱戒”以出离心摄持,有“谁受持别解脱戒则谁就会从恶趣轮回中解脱、守持此戒律就能得到解脱(解脱的方便)”等之意,是众生出离轮回的基础;


b. 别解脱戒是菩萨戒、密乘戒之基础,虽然三戒圆融,但学密法的人破了小乘和大乘的根本戒,若不忏悔清净,不但得不到小乘和大乘的殊胜出世间果位,更不可能即生成就无上佛果;


c. 虽然密法殊胜,但行人并非一趣入密法就马上有“烦恼即菩提”的实证境界,故不可超越自己的见修而行,如《时轮金刚》云:“凡夫人不能做瑜伽士的行为,瑜伽士不能做大成就者的行为,大成就者不能做佛陀的行为。”阿日大班智达云:“无论声缘乘、菩萨乘与密乘都未开许自相烦恼(即未有方便法所摄之贪嗔痴等)。”


参考资料:《藏传净土法》、《走向解脱》、《修心利刃轮》、智悲研讨论坛、《入行论讲记》


发心师兄:定解B04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3063-定解B4-008】


本课窍诀




行人尤其应当警惕以三宝为对境的恶语


1. 在说恶语之中,根据对境不同,其过患也有大小的差别。其中,极重恶语是指诋毁佛像、佛塔,或者对佛菩萨、比丘、沙弥、上师、父母说粗语。此外,对破戒的比丘、沙弥或者在家男女进行恶语中伤过失也非常大,甚至对旁生说“断角”、“跛足”等恶语也有过失;


2. 在各种恶语中,指责佛像、佛塔等的过患尤为严重。我们不能随便评价佛像,如果说某位佛菩萨身相不庄严,自己必定会感受痛苦的果报。有的人请佛像时说:“我请一个胖胖的弥勒佛”,这样说将生生世世变成肥胖的人。还有的人看见佛像造型不好或工艺不是很精美,就直接说:“这个佛像不好看”,这也将造下严重的口业。如果觉得佛像的外观不理想,只能说工匠的手艺不好,不能直接说佛像不好;


3. 值得注意的是,尤其在上师(善知识)、高僧大德等严厉对境面前,千万不能说些乱七八糟的刺耳语。否则,上师若因此而显现不高兴,甚至示现圆寂,舍弃利益众生、弘扬佛法的伟大事业,那你会有极大的罪过。


平时闻法过程中必须谨言慎行,不能影响其他人闻法,否则过失非常大


1. 损人


a. 别人在念经、诵咒、修法时,如果你口若悬河地谈论很多令人散乱的话,就会断绝别人行善的资粮,罪过极其严重;


b. 如果有一个人废话连篇,那全体僧众的善资都会断送在他手中,而且还会损毁施主所积的资粮。


· 包括外面听光盘的人也是如此,本来二十几个人一起听法,大家都非常全神贯注,若有一个人讲话,整个场面就打乱了,所有人的善根也会以此而毁坏。因此,假如你管不住自己的舌头,还是非常危险的。


2. 不利己

你如果实在不想上课,不听也没什么过失,但你这样影响别人,对自己特别不好,生生世世会对你的修法起障碍。


每天有一些善法熏习、串习


1. 每天看书,不间断听一两堂课;


2. 假如没有这种闻思修的能力,也可以像麦彭仁波切所言,每天念诵高僧大德、佛经论典中极具加持的偈颂和发愿文;


3. 若连这种能力也没有,则可以选择念诵特别有功德的心咒,如观音心咒、莲师心咒、金刚萨埵心咒等;


4.总之,要少说点绮语,多念些咒语。


参考资料:《藏传净土法》


发心师兄:定解B04

审核师兄:定解B09 

【档案编号B03063-定解B4-010】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