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動物樂傳心 >> 《不是为了快乐》十 | 以持戒作为准备 Back

《不是为了快乐》十 | 以持戒作为准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关注





01 回向

BREEZE


每次修持结束时,不仅为自己的安乐,也要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与证悟,回向你所获得的任何福德。而且,你不必等到一座修持结束时才回向,任何时候都可以这么做。你可以试着在每次大礼拜后回向,这样可以保证不会浪费掉任何一个大礼拜的福德。你也可以将所有在过去生中忘记回向的福德拿来回向,例如这段祈请文:


我以刚才积聚的一切福德、

过去生中积聚而遗忘的一切福德,

以及未来世将积聚的一切福德,

回向一切有情众生之利益与证悟。


无论你是多有经验的佛法修行者,重要的是要记住,唯一能让你的一切行为——而不只是座上的修持—都能利益自己与他人的方法,就是运用这“三殊胜法”。


你应该对广大的发心具有野心,当需要完全开展的菩提心时,不要只对简单的仁慈感到满足。估主珠(Dudjom)仁波切说,佛法修持真的不是那么困难,一切都取决于发心。因此,永远别忘记要生起带领一切有情众生直至圆满证悟的发心。即使只是点燃一支蜡烛,你的发心愈广大,你积聚的福德就愈多。


如果你点燃蜡烛只是为了装饰客厅,那么,你有的是一般人的发心如果你点燃蜡烛是祈愿积聚福德,而终能摧毁轮回,那么,你的态度就与声闻乘修行者相同。


如果你点燃蜡烛是祈愿将所获得的任何福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的证悟,那么,你的态度就与菩萨乘修行者相同。


·将蜡烛视为智慧之光,照亮一切有情众生,而且光所到之处都成坛城,这是密乘修行者的态度。


但是,大多数的时间,我们似乎无法记住这些重要的指导,而当记得时,以它们来修持又经常变得不必要的复杂。在这年头,我常听许多修行者说他们想做长期闭关,或想对上师做大量供养,或想做其他大规模的举止,希望能一次就积聚大量的福德。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毫无时间与资源做任何事,而且讽刺的是,这种大动作其实毫无必要。


为了积聚广大的福德珍宝,每个人只要以菩提心来确保自己的每个行动就已足够。因而,你供养一朵花给上师,并且想着“愿此供养在究竟上能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你就会积聚无量的福德。因此,“回向”是积聚福德极其简单却强而有力的方法。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修行者似乎认为它太不重要因而不以为意,这显示出他们缺乏福德,以至于无法理解回向福德的甚深力量。


总之,这就是“三殊胜法”。如果你能记得在每天所有的行动上运用它们,你会迅速成为伟大的佛法修行者切断念头之链让自己先切断念头之链才投入一座修行,是个好习惯。假如你要修持之前刚与未婚妻吵架,心里都是对刚才发生之事的念头与反应,你的专注力会消失殆尽。因此,与其立刻打开修行法本,不如先花点时间来切断念头之链有无数的方法可以用来切断念头之链。


例如,先挺直后背、盘腿而坐(如果舒服的话),或者你也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然后开始修习。每次念头一出现,你就提醒自己:生为人身是如何的难得可贵、死亡的迫近与不可逆料、此生极度的痛苦、你的行为所避免不了的业果,或任何其他能让你培养对世间生活产生出离感的想法。一再地思维这些念头,即使你一天只修持十分钟,花上两到三分钟的时间来切断念头之链,你的心就会完全转变。




02 以持戒作为准备

SUNSHINE


龙树说戒律就如我们行走于上的大地,如果没有大地,就无法种植花草、蔬果,也无处可以放张桌子。同样的,戒律是一切善行的基础,即使泡一杯好的意式浓缩咖啡都需要相当程度的“戒律”。为了确实做好每一件事,我们首先需要以戒律来学习规矩与共通的做法。


忧郁症是现代人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常是由缺乏戒律所带来的坏习惯而引起的。例如,迟迟不丢垃圾,或耽溺于怠惰懒散的感觉,或厌恶例行的工作。如果沮丧的人们能运用一点戒律在自己的生活上,我确定他们忧郁症的一大部分就会自动消失。例如,假设医生要你避免太多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因为它会引发忧郁症。过了两天,你和朋友们去一个很好的餐馆用餐,他们点了一些看起来很美味的意大利面。你自忖:“我不过刚刚开始节食,一盘意大利面能有什么害处呢?这将是我最后一顿,明天我再开始节食。因此,你破坏了自己的“戒律”,很快就陷入“后意大利面忧郁症”中。这就是由于缺乏戒律而产生忧郁症的例子。


避免碳水化合物是一般而日常性的戒律,但有许多特别的戒律经常运用在心灵之道上,例如:禁欲、剃除须发,或从不剪发,或是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即使你不是早起型的人。有时你也可以将喜欢的活动视为戒律,例如每周三去公园散步。无论你做什么活动,如果能持守规律性的戒律,即使你被迫去做不喜欢的事,你的心(即习性的仓库)就能避免陷入忧郁。换句话说,戒律是确保你的心不被宠坏的一种方法。


由于避免例行的工作会导致忧郁症,缺乏纪律的童年生活也可能导致日后的许多问题。习惯于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被否定的孩子,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快乐的成人,纯粹是因为当他无法如愿时,他从未学习过如何处理自己缺乏纪律之心所生起的嗔恨,以及随之而来的几乎无可抵挡的暴怒。


以“前行”的功课而言,做大礼拜就很需要持守戒律。你可能无法一天做五百遍,但每个人都有时间做三遍、五遍、七遍或十遍大礼拜。而且,如果你也持守计算数量的戒律,最终你必定会完成十万遍大礼拜,甚至五十万遍都有可能。但是,请诸位记住,佛法修持并非一场奔向圆满证悟终点的赛跑。


通常修行者很容易对自己积聚的大礼拜数量之多寡感到不安,但他们可能更应该对自己没有严格持守戒律感到惭愧才是。试着约束自己每天都修持,而不是偶尔为之;或让自己每天都修持半小时,而不是今天五分钟、隔天一小时;或试着每天修持时都打扮得漂漂亮亮,让它成为你一天中特殊而重要的事件,而非穿着睡衣勉强爬上蒲团,如鹦鹉学舌似地快速念过析请文,好像被迫缴付某种灵修税金一般。




03 忆念上师是修持最好的准备

TREE SHADE


对金刚乘修行者而言,学习不断地忆念上师是极为重要的。不只是因为他作为心灵导师传授给你知识,更重要的是,因为忆念上师即是忆念佛而且在究竟上,忆念上师与忆念你的心性全然无异。


念诵往昔大师所撰写的启发性祈请文,可以帮助我们忆念上师,例如蒋贡·康楚·罗卓·泰耶的《向上师哭喊》(Crying to the Guru),通常译为《遥呼上师》(Calling the Guru from Afar)。如果你不喜欢念诵祈请文,更自然的办法是当场自作祈请文。无须担心你写“诗”的技巧不足或口才不佳并因此而害羞,重点是确实地告诉你的上师,什么事情令你烦恼(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请求他修理你的水管,会有点不太合适)。最好是以祈请文请求上师,愿你的佛法修持永远不会出岔,反而会完全成功,愿你不仅利益自己,也能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现在有许多人很想修持佛法,渴望出离世间的生活,却被如山一般的障碍所围困。他们想要修持的愿望,很快就被怠惰习性所产生的世俗念头扼杀了。然而,为了实现愿望,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忆念上师。你曾经抓不到睡裤系带的一端吗?“忆念上师”就像是设法抓住弄掉的那一端,使你能将它拉出来而系好睡裤。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

紫莹居士微信:athenatang1001

紫莹居微博: https://weibo.com/u/598920426

老中青义工协会网站: www.macaulonglife.org

老中青公众号:macau_longlife

动物乐传心公众号:bodhichitta

世界绿色健康研究协会公众号: GHWAZX

Facebook:动物乐传心

喜马拉雅_FM:紫莹心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