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修持结束时,不仅为自己的安乐,也要为一切有情众生的利益与证悟,回向你所获得的任何福德。而且,你不必等到一座修持结束时才回向,任何时候都可以这么做。你可以试着在每次大礼拜后回向,这样可以保证不会浪费掉任何一个大礼拜的福德。你也可以将所有在过去生中忘记回向的福德拿来回向,例如这段祈请文:
我以刚才积聚的一切福德、
过去生中积聚而遗忘的一切福德,
以及未来世将积聚的一切福德,
回向一切有情众生之利益与证悟。
无论你是多有经验的佛法修行者,重要的是要记住,唯一能让你的一切行为——而不只是座上的修持—都能利益自己与他人的方法,就是运用这“三殊胜法”。
你应该对广大的发心具有野心,当需要完全开展的菩提心时,不要只对简单的仁慈感到满足。估主珠(Dudjom)仁波切说,佛法修持真的不是那么困难,一切都取决于发心。因此,永远别忘记要生起带领一切有情众生直至圆满证悟的发心。即使只是点燃一支蜡烛,你的发心愈广大,你积聚的福德就愈多。
如果你点燃蜡烛只是为了装饰客厅,那么,你有的是一般人的发心如果你点燃蜡烛是祈愿积聚福德,而终能摧毁轮回,那么,你的态度就与声闻乘修行者相同。
如果你点燃蜡烛是祈愿将所获得的任何福德回向一切有情众生的证悟,那么,你的态度就与菩萨乘修行者相同。
·将蜡烛视为智慧之光,照亮一切有情众生,而且光所到之处都成坛城,这是密乘修行者的态度。
但是,大多数的时间,我们似乎无法记住这些重要的指导,而当记得时,以它们来修持又经常变得不必要的复杂。在这年头,我常听许多修行者说他们想做长期闭关,或想对上师做大量供养,或想做其他大规模的举止,希望能一次就积聚大量的福德。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毫无时间与资源做任何事,而且讽刺的是,这种大动作其实毫无必要。
为了积聚广大的福德珍宝,每个人只要以菩提心来确保自己的每个行动就已足够。因而,你供养一朵花给上师,并且想着“愿此供养在究竟上能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你就会积聚无量的福德。因此,“回向”是积聚福德极其简单却强而有力的方法。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修行者似乎认为它太不重要因而不以为意,这显示出他们缺乏福德,以至于无法理解回向福德的甚深力量。
总之,这就是“三殊胜法”。如果你能记得在每天所有的行动上运用它们,你会迅速成为伟大的佛法修行者切断念头之链让自己先切断念头之链才投入一座修行,是个好习惯。假如你要修持之前刚与未婚妻吵架,心里都是对刚才发生之事的念头与反应,你的专注力会消失殆尽。因此,与其立刻打开修行法本,不如先花点时间来切断念头之链有无数的方法可以用来切断念头之链。
例如,先挺直后背、盘腿而坐(如果舒服的话),或者你也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然后开始修习。每次念头一出现,你就提醒自己:生为人身是如何的难得可贵、死亡的迫近与不可逆料、此生极度的痛苦、你的行为所避免不了的业果,或任何其他能让你培养对世间生活产生出离感的想法。一再地思维这些念头,即使你一天只修持十分钟,花上两到三分钟的时间来切断念头之链,你的心就会完全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