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观察前生后世存在的对话(上)
一 初义
甲:佛教说前生后世存在,虽然听说过一些回忆前世的例子,但我和周围的人没一个能回忆前世的,所以也不知真假。怎么能说明前后世存在呢?
乙:这样的事例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记载,若没有理由一概否定肯定不合理。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史蒂文森博士和塔克尔博士等一批科学家,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调查了几千个事例,最后他们也完全相信前后世的确存在。
甲:这些我也了解一些。但如果前世存在,为什么我们周围都没有人记得呢?
乙:不记得是正常的。你小时候的事情大部分都不记得,前世更久远,而且经过一次生和死,更不容易记得。就像有的人受到强烈刺激而得了失忆症一样。因此不记得也不能说明不存在。
甲:话虽如此,但没有亲眼见到、亲身经历,还是难以相信。
乙:你的爷爷的爷爷你也没有亲眼见到,为什么你会相信他存在呢?
甲:这从道理上也可以知道,我是我爸爸妈妈生的,如果没有我爸爸就没有我,没有我爷爷就不会有我爸爸,这么往前推,肯定有我爷爷的爷爷。
乙:前后世的存在,虽然你没有亲眼见到,但也一样可以推理推出来。
甲:是吗?那你怎么推?
乙:佛教的内容很广,其中有一部分叫做“因明”,以推理方式抉择很多重大问题,包括前生后世的存在。
甲:那请你尽量通俗地讲一讲。
二 明前生后世是心识的流转
乙:首先要明白前生后世究竟是怎么回事。人有身体和心识。如果没有心,就和尸体没有差别了。人死了以后身体火化或者安葬了,肯定不会带到后世,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心识,心识会和生前一样继续存在,延续到后世。
甲:心识怎么延续呢?
乙:你从小到大一直到今天,每天这个心识都在感觉颜色声音、回忆过去、计划未来,明天后天、明年后年也这样延续下去,这就是心识的相续。人死的时候,身体虽然坏了,但这个心识的相续不会因此中断,而会迁移到下一个身体,这就是转世。就像一个人住在一个房子里,过一段时间可以换一个房子住一样。
三 破以身体死亡推知心识断灭
甲:这怎么可能呢?人有了身体才有心识,身体死了心就灭了,就像油没有了灯也就灭了一样,所以心识不可能继续延续。
乙:我们分析一下。你说人有了身体才有心识,身体死了心就灭了,这是什么缘故?
甲:人活着的时候能说会笑,死了以后像石头一样没有反应,这不就是没有心识了吗?
乙:这只能说明心识不再和这个尸体有关系,但不能说明心识根本就没有了。好比一个房子里有人住的时候,房子里会传出音乐声、发出灯光、冒出炊烟。但如果有一天房子不再有音乐声、灯光和炊烟,你能肯定说里面的人死了、消失了吗?
甲:那倒不一定。里面的人可能是搬家了。
乙:人死也是一样,心识离开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不再说笑,但心识还会投胎到下一个身体里。这边虽然死一个人,其他地方还有哇哇哭着生下来的小婴儿,这就是心识转移了。
四 破心识为物质运动,明心识明知之法相
甲:可是科学证明,心识根本就不能离开大脑存在,它是大脑的一种活动而已,所以脑死亡了,这种活动停止了,心识自然就灭了,哪儿能转移呢?
乙:这是个关键问题,不能含糊,我们来看科学是否真的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你说,大脑是不是物质的东西?
甲:是啊,大脑实际上是一团神经细胞,神经细胞就是物质的。
乙:你说心识是大脑的一种活动,既然大脑是物质的,那么大脑的活动就是一种纯粹的物质活动,比如像水变成蒸汽这样的物理变化,或者酸碱中和变成盐这样的化学变化。这怎会是心识的活动呢?二者根本不一样。
甲:那么你说的心识的活动是什么?感觉、思想到底是什么呢?
乙:这个实际上不需要问别人,自己就知道。比如,你现在听到我说话吗?
甲:听到。
乙:你看到我的脸吗?
甲:看到。
乙:你感觉到这个房间里的温暖吗?
甲:感觉到。
乙:你知道自己在思维我们说的这个话题吗?
甲:知道。
乙:那好,就你现在明明白白了知颜色、声音、冷暖、所想的事情的这个,就是心识。一句话:心识即是明知者。你明知,这就是你自己的心识,我明知,就是我的心识,我们各自都明明白白地知道。这就是心识。《量理宝藏论》里说:“识之法相即明知”。如果心识的活动就是物质的活动,那你还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思想呢?人整个就和一个会动的尸体没有区别了。
甲:这太模糊、太抽象了。能说具体一点吗?
乙:比如,你明知颜色形状的这种心识叫做眼识。虽然看颜色要借助眼睛,但眼睛本身不是你这个明知颜色的心识,好比盲人也可以知道有黑暗,而不是连黑暗也不知道,而且也可以做梦,梦里也可见到各种景象。颜色本身也不是你的心识,比如桌子的颜色在桌子上,如果这个颜色自身就是明知,那应该桌子自己知道,而你对桌子的颜色应该一无所知。但你明明白白地“知道”它,这个不是眼睛、不是桌子的颜色,就是你见颜色的、明知的心识。
甲:可是这个心识存在在哪儿呢?它是脑电波或者电磁场吗?
乙:你这么想的话就弄不清楚心识是什么了。如果说心识是电磁场、是脑神经,或者说心识像雾、像虚空或者像任何别的什么东西,那这些是电磁场、是脑神经,是雾、是虚空或者是别的什么东西,偏偏不是心识。为什么呢?它们全都不是你当下最亲切的这个明明白白的了知。你仔细体会一下。
甲:......(体会这种“明知”)嗯,明白你说的是什么了,这个“明知”就是现在这个,这都不用问别人,自己清楚。还真得要体会一下,一想是不是电磁波什么的反倒想远了。
乙:对。另外,除了眼识,还有听到说话声音的这种心识叫做耳识,明知冷热痛痒的叫身识,明知香臭气味的叫鼻识,明知酸甜苦辣等味道的叫舌识,明知所想、所回忆的事情的是意识。这些不是外在的声音气味等,都同样是你明明白白的了知。
甲:心识是明知的,这可以理解。但怎么就不能同时是大脑的活动了呢?比如既是脑电波之类的,同时也是明知的,就象一个人既是人,又是教授。
乙:一个人可以同时是教授这一点,我们可以现见,所谓教授就是这个人上班时做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并因此有这个头衔,若离开这个人,其他地方不存在他做教学、研究工作。而你说既是大脑的活动、又是明知的这一点却根本没有理由。比如像刚才说的,大脑的活动是水变成蒸汽的物理变化或者酸碱中和变成盐的化学变化等这一类物质的活动,那么你见到明知在脑的酸碱中和这类物质活动中吗?或者,在仪器测到的脑电波上有你的明知吗?
甲:见不到。
乙:所以说明知是明知,物质活动是物质活动,把二者混为一谈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如果把一对长得很像的双胞胎姐妹弄混了还可以理解,然而明知的心识和物质的脑的活动迥然不同,把二者当成一回事,这错得太厉害了。
五 破心识为物质的产物,明心识唯依自之前因而生
1.观察近取因与俱有缘,明大脑产生心识为不定因
甲:虽然心识的特征和物质很不一样,也不是物质活动本身,但可以是脑的物质活动中自然而然具有的一种作用。这个方面科学家有很多有力的证据。
乙:请你说一说。
甲:比如你看见一朵花的时候,视觉怎么产生的呢?就是这朵花的反光通过眼球照到视网膜上形成影像,光影刺激视网膜上的视觉神经末稍,发生电化学反应产生电化学信号,信号通过视觉神经纤维传导到大脑的视皮层,视皮层对这些信号做了综合处理以后,就产生了见到花的视觉。这只是大概讲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具体什么化学物质起什么作用,科学家们都研究得很清楚。
乙:科学家们很不简单。
甲:不仅如此,科学家甚至对人的感情的大脑机制也有很深入的研究。比如脑垂体下部所分泌的一些化学物质作用于神经系统,就会使人对异性产生爱情。内啡肽则可使人产生愉悦感、减轻疼痛。还有些例子,脑部受损伤的人性格发生很大的变化。还有吸毒的人由于毒品的化学作用,会产生各种幻觉。而所谓“酒后吐真言”就说明酒精对人的意识的直接影响。
乙:......
甲: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还成功地做了一个实验,一个人意识里想手做一个动作,此时把他的脑电波记录下来传到另一个那里,并转换成磁信号刺激那个人的脑,结果前者想的动作就真的由后者做出来。
乙:......
甲:这都是实际情况,你不得不信。由这些发现足以证明心识的明知、意识的活动不外乎脑细胞的活动,而且意识可以通过脑电波来传递。如果脑死亡了,这些作用都停止了,视觉、感觉、意识也就彻底消失了。
乙:谢谢你的介绍。科学家们的这些研究显示出意识和脑之间的确是有密切联系。但有一点,“意识本身就是脑神经的活动、作用或产物”这个结论却是得不出来的。
甲:科学实验如此可靠,你为什么还不接受呢?
乙:可靠的科学实验结果我完全接受,这和佛法也完全相容。但你知道吗,“意识本身就是脑神经的活动”这个结论根本不是这些实验结果的必然结论,而只是一种设想!他们的实验结果可靠,不等于他们的设想就对。这二者一定要区分开,很关键!
甲:为什么你说这只是设想而不是必然结论呢?
乙:我们仔细分析。首先要明白,两种事物现象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一体,另一种是他体。比如这张桌子的桌腿,它有支撑桌面使之不掉到地上的作用,这种支撑作用与桌腿一体,如果桌腿没有了,支撑作用不可能还存在。他体的情况就如桌腿和桌面的关系,桌腿可以支撑桌面,如果桌腿没有了,桌面会落到地上,但不会随着桌子腿的消失而消失。所有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不外乎这两种,再没有第三种。这在佛教的因明之中称为同性相属和彼生相属。
甲:嗯,那么这和脑和心识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乙:你刚才讲到的很多实验现象说明脑和心识的确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我们完全赞同。但很多人不加思索地就认定二者是一体的关系,也就像桌腿和桌腿的支撑作用之间的关系一样,认为心识和脑属于一体,不可分割。但二者他体的可能性怎么就没有考虑呢?如果心识和脑不是一体,而是如同桌腿和桌面那样的关系,你所说的这些现象仍然全部会发生,也丝毫不会有不合理之处。
甲:这不可能吧?如果是他体,怎么作用呢?
乙:就像你刚才说的那个华盛顿大学的实验,一个人的意识导致另一个人的手可以动,前者的意识和后者不是一体,但也可以有作用。同样,即便是同一个人,他的意识和脑不是一体,但也可与他的脑有相互作用,这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完全可以。
甲:还是不可以。比如有的人没有吸毒的时候没有幻觉,吸毒之后产生了幻觉,那么这个幻觉原来没有,不就是毒进入脑神经以后产生的吗?如果像你说的心识和脑他体的关系,应该没有吸毒的时候幻觉也单独存在,就像桌子面在没有桌子腿的时候可以单独存在一样。
乙:你混淆了心识的明知的本体和心识中的各种显现。好比一面镜子立在那里,来一个男人,镜子里就出现男人的影像,来一个女人,就有女人的影像,虽然影像随外面的人不同而有生有灭,但镜子本身却并不随外面的人来往而生灭,而完全独立于外面的人。明知的心识与脑之间的关系也是类似,脑受到毒品的刺激之后,会引发明镜一样的心识里出现一定的幻像,但心识本身却不是脑和毒品产生的。
甲: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这样看来,好像确实不容易排除心识和脑他体的情况。
乙:我看到不少书籍、文章里面一谈到脑对意识的作用,就说大脑产生意识,如此下结论未免太草率了。
2.观察因果随存随灭,明心识在胎儿形成之前不存在为不定因
甲:但人的心识应该是在胎儿的脑形成以后才出现的,胎儿的脑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哪里有心识?根本没有心识。
乙:这个说法也是一个假想,没有任何根据。如果要证明两个事物中的一个产生另一个,必须先明确前者没有的时候后者也没有,而前者有了之后后者才有,而且没有其他产生后者的原因。比如没有电的时候,灯泡不亮,通了电灯泡才亮,而又没有其他使灯泡亮的原因,就说明电是造成灯泡发光的原因。
甲:是这样。
乙:但一个胎儿的脑形成之前,人们是怎么知道这个胎儿的心识根本不存在呢?如同我的心识现在明明白白的感受你根本不知道,如果胎儿的心识在胎儿的脑形成之前本来就存在,你也同样不知道,凭什么说心识是胎儿的脑形成以后才有的呢?
甲:......
乙:就像前面提到的回忆前世的事例,实际上就是因为胎儿在形成之前,其心识就是其前世的心识,一直就存在的。即便你不承认这些事例,我暂时也不用这些事例证明什么,但从道理上来说,一口咬定心识就是脑形成以后才出现的作用,这不合理。
感恩您关注世界青年佛学研究会!
微信号:WYBS_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