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又是一年七夕至。鲜花早已等候多时,爱人们耳鬓厮磨,依依不舍的样子像是一刻也难分离。
爱情会让我们觉得安乐吗?
《中观四百论》云:“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可观由离苦,表贪不坚固。”
感情的本质并不是坚固的。相爱之人在分离的时候很痛苦,但过一段时间之后,苦就很快消散、被其他的乐所替代,甚至有人主动转移注意力,好让苦尽快消失。由此而知此种苦的因——贪爱,必定也是短暂和不坚固的。
《杂宝藏经》中记载了难陀尊者的一段公案。
佛陀成道之后回到家乡,去度化自己的族人。佛陀见到了难陀,劝其出家。可难陀舍不得自己美貌的妻子,拒绝了佛陀的度化。
佛陀没有强求,用神通带他看了几个景象。佛陀先把他带到了一座山上,指着一个瞎眼的老猕猴问:“它跟你的妻子比,谁更漂亮?”
难陀说:“我的夫人是世间少有的美人,这个猕猴怎能跟她相比?”佛
陀又把他带到了忉利天,问他:“是你妻子漂亮,还是这些天女漂亮呢?”
难陀马上说:“我的夫人和这些天女比起来就像老猕猴!”
你看,最开始还因为贪恋夫人的美貌不肯出家,现在却把她比作猕猴。这爱恋是多么不可靠,或者说安立于外在的容貌之上的感情,实在是没有意义。后来难陀就出家了,其初心就是为了能到天界中去享受种种欲妙。
当然后面还有故事,后来佛陀对他还有很多的度化,最后难陀真正地生起了出离心,舍弃一切贪欲,证得了阿罗汉果。
从中可以看出,贪恋某人是依因缘而生的,一旦有比这个更好的,可能就会舍弃。就算没有比这更好的因缘出现,你所贪恋的法,其因缘一旦消散,比如难陀的太太年老色衰的时候,他自然也就不爱恋了。
无论难陀、我们自己,还是爱恋我们的人,都会随着因缘消散而改变。所以说感情也是如此脆弱和不可靠。
断除贪执,把情爱转化为慈悲
对亲友的过分贪恋,生前会给修行带来违缘;临终也会给往生带来障碍。贪心一旦生起,就会马上遮止我们往生的信愿。
临终期间和中阴阶段非常关键,如《同生极乐国》里所说的:“可以说,何去何从只在一念之间。”如果临终贪亲友,极易重入轮回里流转。
“断除贪执”不是“舍弃亲友”。不是家务不做、孩子不管、对家人冷若冰霜;而是根据自己当下的因缘,把世间的情爱转化为真正的爱——慈悲:“愿意为他们承担痛苦,并且希望他们远离痛苦之因;愿意给予他们一切安乐,并且希望他们具足安乐之因”,并将这种“爱”推及一切众生。
从利益亲友的角度,也应断除对亲友的贪执。如果我们能往生到极乐世界,按照自己的愿力会回到娑婆世界度化与自己有缘的众生。今生的亲友作为因缘深厚者,会先被度化。
希阿荣博堪布:
文|整理自
次第花开网站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