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空性法门——佛陀最甚深珍贵的教言
法念处主要抉择万法为空性,这个深奥的道理,是修行人获得解脱的唯一殊胜之道。我们即生中遇到这样甚深的法门,是一种福分,理应生起欢喜心,同时要经常翻阅中观和菩提心为主的书籍。现在的世间杂书五花八门,如果去阅读、去学习,心逐渐逐渐就会散乱,尤其是初学者,除了大乘经论以外,尽量不要看一些世间书,古人云:“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当然,古人的圣书不一定是解脱道,但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假如经常看一些世间书,乃至电视、报纸等贪嗔痴为主的东西,我们本来就很微薄的信心和智慧,肯定会受到影响,以致最后嫌佛法太深而不愿意看。
空性法门,是佛陀最甚深、最珍贵的教言。《中观四百论》有一个非常好的教言说:“如来所说法,略言唯二种:不害生人天,观空证涅槃。”佛陀的所有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名言中具有利他心、行持一切善法,以此暂时获得人天福报;另一种是将万法观为空性,就像法念处所抉择的那样,如此则能获得究竟的涅槃。
我们每个人的爱好、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最究竟的道路是一致的,众生都具有善德如来藏,只不过示现成佛的快慢不同而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要行持利他心和观空性。以前我引用过一位上师的言教,他要求大家一定要想到:“我们作为佛教徒,见解是空性,行为是利他。”所以,见和行在修学中非常重要。如果没有空性见解,不管是念佛、参禅还是修无上密法,都会被实执紧紧束缚着,要想解脱非常困难。现在有些人念佛特别虔诚,但对遣除障碍、积累资粮以及往生极乐世界的执著非常强烈,在如此强烈的约束下能不能往生呢?据《般若经》的观点,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在闻思过程中对空性没有了解,现在很多佛教徒修行时的实执非常可怕,而今,大家善根因缘成熟,有这么好的闻受空性的机会,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当然,如果你自己因缘不足,非要放弃也没办法,但绝不可劝别人放弃空性教义。我以前听说,有些人声称听完这个法以后,下一次的法不听了,不仅自己不想听,还劝很多人不要听。这种罪业真的非常非常可怕,这就是所谓的谤法罪,也是舍法罪!假如你前世没有积累资粮,没福报听受大乘殊胜空性,对法实在生不起正知正见,这个尚且情有可原,佛陀在《弥勒请问经》中也讲了,很多比丘因前世没有修善等种种原因,即生中对法生不起信解。但即便如此,也千万不要劝别人不听。尤其是某些地方的负责人、当家师、方丈等稍有权势的人,你自己的善缘断了以后,若还劝许许多多的人不学空性法,一定要修人天福报,使大家断了解脱的种子,继续流转在轮回当中,这种行为特别可怕!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别人对正法有希求心,千万不要去制造违缘。否则,对高僧大德弘扬佛法的事业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你自己和与你有关的人就非常可怜了。因为很多人崇拜你、追随你,而你又没有睁开慧眼,以不正的言行毁坏了他们的善根,这种过失是无穷的。现在各地有一些负责人,有能力、有说服力的话,劝很多人行持善法趋入解脱,这个功德当然很大,但如果做不好,你一个人的一言一句让很多人堕入恶趣,甚至你自己也在恶趣中无法解脱,这是非常可悲的。因此,有些业果不得不谨慎,大家一定要注意!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入菩萨行论》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什么样的伟人也做不到将所有外敌消灭干净。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大乘的理念及调心方式,降伏自相续中的嗔恨心,假如相续中真的生起了“纵遇生命危险我也不害任何众生”的决心,所有的敌人全都已经解决完了。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