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论广解》54课 * 小测
1
甲乙丙丁四人租车到古城出游,一路上从城市到山区,有现代科学,有历史有自然美景。这四人,哪个人行为更可取?
A. 甲: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人文风俗、历史典故、建筑风格、发展变迁等似乎无所不知,如同一位当地的活导游,一路上侃侃而谈,得意洋洋;
B. 乙:专注的听甲讲解,当看到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拍照并做记录;
C. 丙:听从大家安排,一路上不言不语,只是低头看书念咒等;
D. 丁:提前安排好了吃住游玩等问题,同时也合理安排好时间进行修行。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2
下面甲乙丙丁四人关于对身语意的戒律威仪的讨论,谁的见解正确?
A. 度化众生是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事业,我也想利益众生,但是能力有限。上师讲了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很大,我已经生起愿度化天边无尽众生的愿菩提心,但是行菩提心上无能为力,无法利益众生;
B. 参禅不在腿,念佛不在嘴,修心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善法随缘参加就好,没必要执着。在家人吃素不太容易,会对家人造成负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古大德如此,我们也可以随学;
C. 慈爱并不只限于心上,身和语都有表现慈爱的业,因此我们应该做身语意都表现慈爱的修行人;
D.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理念,佛法高于世间法,因此我们不必按照世间的理念来要求自己。人前如理如法,可以让见者生信,不会对佛教徒产生诽谤,也可以起到利益众生的作用。但是人也需要放松,在人后放纵一下,也应该可以理解。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3
小高小付小帅小美是好朋友,一同报了入行论学习,学到第五品时,就如何守戒产生了分歧,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您认为下面哪一个发心更如法?
A. 小高:上师说了吃肉过失太大,我可怕下地狱,偿还500条生命,那得多痛苦呀!听上师话,坚决不吃肉,任何时候都不吃;
B. 小军:得了吧,凡事看发心。所以只要心地善良,心中有佛就行了,外表的言行举止跳脱一点也没关系,比如济公和尚行为古怪,还被人称作济颠呢,不一样成为公认的高僧么;
C. 小林:对呀对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要别老嘴馋就行,平时家里做啥吃啥,不能我们修行了,给家人找麻烦不是;
D. 小美:我觉得从个人角度讲,我们能不吃就不吃肉了,又能减肥,又赶时髦,好多明星都是素食主义者,吃肉对身体真不好;
E. 小白:根据佛法教诫,我们应该是出于对众生的慈悲才不吃肉的,上次去草原,看到小羊被杀时发出的叫声,实在不忍吃了。
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
相关内容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