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讲堂 >> 拼娃的时代,老母亲怎么打好手中的牌 Back

拼娃的时代,老母亲怎么打好手中的牌


高考结束,惊现一批“明星”考生。比如,被推上微博热搜的广西状元杨晨煜,以730分创下广西高考理科总分最高纪录,数学英语双满分,关键颜值还超高,妥妥吴亦凡翻版。



在采访里,妈妈说杨晨煜从小就喜欢看纪录片,不爱看动画片,对科研非常感兴趣。老师则称孩子兴趣全面,文体皆全。



这就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各种杯赛、考级看起来都毫不费力。而更多家长为了自家孩子的作业,还在筋疲力尽地嘶吼。


随着鸡娃旺季暑假来临,家长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投入到培训班的汪洋大海中。有网友列出清单,月薪八万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


图:某网友晒出孩子的暑假计划花销


现在的孩子们都是音、体、美全面发展,如果没几个特长,老母亲都没办法在朋友圈混。谁不是一边暗自捂住滴血的心,一边po照晒娃的出国游学、夏令营、英文演讲、钢琴演出、冰球、马术、高尔夫……


这是拼娃的时代,更是拼爹的时代,只要你有钱,就不怕花不完。



在投身这场马拉松比赛之前,我们应该先冷静地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这样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


这是一种混杂着贪心与嫉妒的情绪,内心带着强烈的攀比心。别人家的孩子很优秀,我的孩子一定要超越他。但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其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样比下去最终只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痛苦。


当我们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很优秀,应该正视这个事实,这是因为他的福报、智慧、勤奋让他收获满满。而我们的娃可能自身条件不够圆满,在继续认真努力的同时放平心态,做好自己的本分,也随喜别人的功德。


答案2


全力以赴考上名校,就能主宰自己的人生了吗?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40位高考状元全部报考了北大清华, 其中43%选择了经济和金融专业,17%选择了计算机,专业选择明显与就业薪资相关。这些天之骄子们毕业后,会成为金融或IT领域的精英,投入激烈竞争的职场,在商业社会的运行框架中倾尽全力,去追求利润与增长。



高晓松曾经在奇葩说中怒斥清华学霸:名校应该是镇国重器,培养出的人才应该胸怀天下、改造国家、让国家相信真理,而不是只关注自己找一份什么工作。



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天下大事。所以,大家也要扪心自问:“将来到社会上,我是为自己而奋斗,还是为全人类而奋斗?”如果是为自己奋斗,这就是“小人”之心,不是“君子”所为。


——《佛教的低贪生活》



全球金融与IT领域最顶尖的人才主要聚集在华尔街与硅谷。这些名利场上的精英,他们生活是什么样的?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美国电影《大空头》,从一个侧面很好地展现了这些金融从业人员的状态。电影描绘了金融危机中华尔街的各色人等:狂妄自大的人、眼里只有利益的人、为赚钱而造假的人、尚存良知左右为难的人。金融市场是个体随机行为的群体性汇总,是一个巨量贪嗔痴的总集,充斥着金钱、欲望与弱肉强食。


“泡沫”这个词在金融领域出现频率极高,这与佛陀的教言又是多么相应。一切如梦幻泡影,人们在其中不择手段地追逐抓取,直到体系本身最终无法负担人们的无穷欲望而自行崩溃。金融危机带来了倒闭、绝望与萧条。高际必堕,积际必尽。参与其中的人,尔虞我诈,刀刃舔血。这样的生活,也许有鲜衣怒马与一掷千金,但不一定有内心深处的幸福。



家长与孩子十几年的呕心沥血,想得到的是什么样的未来?这些年薪7位数,每周工作90小时的金领们无暇停下脚步思考生命,他们交出自己的时间与健康,换取金钱与名望。但这似乎并不是自由,也不是主宰自己的人生。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银行家正在海边度假时,注意到一个渔夫。这名渔夫只是每天早上打几条鱼卖掉,然后整个下午躺在沙滩上吹着海风休憩。银行家很不理解,就去和他聊天:“这里的鱼这么多这么好,你应该多捕一些,用赚到的钱租船和雇人,捕更多的鱼;然后成立公司、建立船队,把生意做大;连续几年之后,就可以上市发行股票。”


渔夫:“为什么要这么做?”


银行家:“这样你可以赚到很多很多钱。”


渔夫:“为什么要赚很多钱?”


银行家:“这样你就可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自由自在地躺在美丽的沙滩上享受幸福时光。”


渔夫:“可是我现在过的就是这种生活。”


南怀瑾先生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人们费尽心机,争名夺利,到最后却发现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并不能带来幸福,幸福只能来自内心。


所以,当我们给孩子规划人生时,想清楚最终想要的是什么了吗?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定义“教育”——“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可见,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累积,更需要心灵的教育、爱的教育。如果没有这个,教育就丧失了它的灵魂。即使外面的高楼大厦修得一年比一年高,也不会让人们感到满足,反而内在的欲望、攀比、嫉妒、痛苦会越来越大,道德水准越来越下滑,最终离快乐越来越远。


——《新时代需要心灵的教育》



让孩子成为一个好人


我们的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善良,成为一个好人。《易经》说“厚德载物”。一个人的品德应如大地般宽广厚实,方可承载万物。否则,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福报难以长久。


这绝不是说学校文化知识的学习不重要,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考试也一定要全力以赴,但与此同时,更要关注慈悲、正直、利他的教育。


上师仁波切在《修心利刃轮释》中讲到:“人格教育最好从小抓起,就像古代一样,重视家庭教育(包括胎教)、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若从小生长在崇尚圣贤的氛围中,长大之后就会成为好人。若没有这样的气氛,除了分数、电视、电影等之外,再也没有所谓的贤善,长大之后就会成为废物,即或学历很高,是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用处也不大。尤其现在中国的独生子,从小就成为家庭中的王子或公主,长大之后,也不可能有忍辱负重、舍己利人、顾全大局等崇高品格,自然未来的前途也很渺茫。”


可以让孩子多学习背诵《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古代经典,一方面可以完善孩子的品行道德,另一方面古文经典的学习也是语文考试改革后的新方向。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激励孩子奋发努力、积极进取,勇敢坚强地面对挑战。为人父母者也要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论语》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所以,教育不是单纯地重视分数或传授技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完善其人格与行为。让孩子学会慈悲利他,精进努力,知足常乐。老母亲知道该如何鸡娃了吗^_^



要大门闾,积德累善;

是好子弟,耕田读书。


——左宗棠赠子侄联




摘录自《修心利刃轮释》


《新时代需要心灵的教育》


《佛教的低贪生活》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