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前行备忘录·解脱利益01 l 音频 提纲 Back

前行备忘录·解脱利益01 l 音频 提纲

显密佛网 2021-11-29




前行备忘录・解脱利益
第一讲提纲

纽西·龙多丹毕尼玛尊者 传授
阿琼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下载提示:音频及文本免费下载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第五、解脱利益  分二:一、认识修持的必要性;二、掌握修持的途径

第五、解脱之利益


甲一、认识修持的必要性


此刻,已对一切轮回法退心,之后就需要寻觅去处,以此因缘,需要思惟解脱之利益。

如是,依靠四部退心法对一切轮回法已退却其心,随后应当思惟解脱的利益。

此处,之前我们将轮回执取为乐,从而不见其苦,但现在已思惟了轮回的过患,之后当忆念解脱的利益。由此因缘,应当忆念三菩提地位的功德,即是寂静、清凉、圆满、断德、证德诸种功德。





甲二、掌握修持的途径


甲二、掌握修持的途径 分二:一、思惟解脱妙果之利益;二、思惟解脱正道之利益


乙一、思惟解脱妙果之利益


如果我们在这里做一选择,那需要修办一切种智的地位。


乙二、思惟解脱正道之利益



乙二、思惟解脱正道之利益 分二:一、依照本法道次第忆念各分法道之利益;二、摄集为三士道忆念法道之利益

丙一、依照本法道次第忆念各分法道之利益

为此,在已思惟暇满难得等后,当忆念此难得法的利益等等,又需要忆念从归依等到正行之间的诸功德类。



丙二、摄集为三士道忆念法道之利益 分三:一、忆念下士道内涵;二、忆念中士道内涵;三、忆念上士道内涵

目前,成办三解脱菩提的地位,它的内容摄集在三士道的次第中,以此缘故,需要忆念三士道的次第。




丁一、忆念下士道内涵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取得一个三菩提解脱道的修依,即身所依,以此缘故,需要实行下士道之次第。



此处,乘为世间之乘,等起即是希求增上生利益的等起,善根即是顺福德分善或者成办轮回后有的善业,见地即是世间的真实正见。彼等善根概略而言,就是未得出离心摄持、未得空性见摄持、未得菩提心摄持的善根,无论修办大小何种,都是下士的善根。若修习这种世间正见,将获得人天地位的善果。

一、乘
“乘为世间之乘”
世间乘或人天乘
二、等起
“等起即是希求增上生利益的等起”
求人天福果
三、善根
“善根即是顺福德分善或者成办轮回后有的善业”
顺福德分善
四、见地
“见地即是世间的真实正见”
善恶因果见
五、果位
“若修习这种世间正见,将获得人天地位的善果”



丁二、忆念中士道内涵

中士的道次第是怎样的呢?乘即是佛教内部出世间的法乘,等起即是私欲作意的意乐作为发起,善根即是小乘顺解脱分善。教法即是三藏,证法即是三学。也就是,律藏教义戒律学处等属于戒学;经藏教义不净观等属于定学;论藏教义即是,如果观察所谓的补特伽罗我在何处存在的话,在五蕴或六界等上观察一体多体时,了达无有补特伽罗我,以及了达无有粗大法我,此即是般若慧学。由此因缘,在三生或千年等长期中修习此道,以此将获得有余无余阿罗汉的圣果。独觉的情形唯除见解少分不同,其余与声闻相同。总而言之,若以出离心摄持、以了达少分空性摄持,未得菩提心摄持,这类善根无论修办大小何种,都属于小乘顺解脱分善根。

一、乘
“乘即是佛教内部出世间的法乘”
出世间法乘
二、等起
“等起即是私欲作意的意乐作为发起”
唯求自己解脱
三、善根
“善根即是小乘顺解脱分善”
小乘顺解脱分善
四、见地
“教法即是三藏,证法即是三学。也就是,律藏教义戒律学处等属于戒学;经藏教义不净观等属于定学;论藏教义即是,如果观察所谓的补特伽罗我在何处存在的话,在五蕴或六界等上观察一体多体时,了达无有补特伽罗我,以及了达无有粗大法我,此即是般若慧学。”

五、果位
“由此因缘,在三生或千年等长期中修习此道,以此将获得有余无余阿罗汉的圣果。独觉的情形唯除见解少分不同,其余与声闻相同。”
阿罗汉果




DOWNLOAD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免费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