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入行论广释》第62课
一、科判坐标
二、内容归摄(总义)
《入菩萨行论》我们已经学到了第五品正知正念,第四品不放逸和第五品正知正念这两品是在宣讲如何守护菩萨戒,不放逸,就是要有谨慎取舍的心态;正知正念,就是要护持自己的心,把自己的心安住于善法上。正知正念品分三个大科判来宣讲:一、护戒之方便法—护心;二、护心之方便法—护正知正念;三、教诫结合相续而精进。我们要了知护戒之方便法是护心;护心之方便法是护持正知正念;护持正知正念需要结合相续而精进实践。
前一课讲到护持正知之方法的观后当控制,是讲观察三门之后应当控制三门,让它处于驯服的状态。而后宣讲,控制后要作修心之行,怎样做修心之行包括三个方面,对应科判:一、一切行为中当具正知;二、主要宣说修心;三、净除成为心之障碍。
一切行为中当具正知,分为四个方面,其中“总说一切时分所作之行”中包含三个子科判:一、平时行为寂静;二、必定随顺他众;三、善行自己之事。本课宣讲的是前两个子科判,即平时行为寂静和必定随顺他众。前一课颂词宣讲了要自主身心,表情尽量处于平和状态等获得寂静的一些教诫,本课用5个颂词来继续宣讲。
1、作为发了菩提心的修行人,三门的行为时时刻刻都要保持寂静调柔,不要惊扰他人,要经常喜欢行持寂静的行为。(详见颂词1)
2、以水欧、猫和盗贼在成办自己所欲之事时行为都会无声隐蔽为比喻,行为寂静也是修菩萨道过程中不可或缺、不可忽略的一种窍诀、一种修行的方式。(详见颂词2)
3、我们应该怎样随顺他众呢?我们应该随顺他人对自己的好言相劝,或者说,我们在劝勉他人断恶行善时,应该善巧方便,尽量随顺他众的喜好,或者对于没有请求而给自己说饶益语的人,我们应该恭敬地顶戴他,而且,在修行中应该保持恒常成为众人徒弟的恭敬谦下的心态。(详见颂词3)
4、对他人所说的至理名言、让人弃恶从善的忠告,应以平等、清净的心赞叹为善说,见到他人行持福德之善法时,应当无有任何嫉妒心的内心真诚随喜、口中赞叹。(详见颂词4)
5、我们对他人的功德,最好暗中称赞,避免自己落入阿臾奉承之嫌,听到有人赞叹别人功德,我们也要跟随一起赞叹,帮助他宣扬此人的功德,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叹,要知道对方是知晓功德的人,避免自己生起傲慢心。(详见颂词5)
发心师兄:定解F15
审核师兄:定解F1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课颂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