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次第花开 >> 往生的大障碍,警惕自毁前程之举 Back

往生的大障碍,警惕自毁前程之举

希阿荣博堪布 次第花开 2021-10-29

标题为方便阅读所加


谤法的业障很重。有的人很容易在有意无意间就诽谤正法,如果造下这样的恶业,不至心忏悔的话,来世得人身都是很难的。佛弟子大都不会直接诽谤佛法,可是出于分别心妄加评论法门的优劣,就是谤法。


释迦牟尼佛开示八万四千法门

BUDDHA DHARMA


佛在《遍摄一切研磨经》中告诉文殊菩萨,诽谤正法的业障极其细微,如果对如来所说圣语,对一类起善妙想,对另一类起恶劣想,这就是谤法

你可以赞叹某个法门殊胜,劝别人来学这个法门,但不能说别的法门不殊胜,劝人家不要去学。

比如说,净土法门殊胜,我们可以劝大家修净土法门,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这样做的同时,不能说别的法门不好不可以学,或者说只能念佛号不可以做别的,比如闻思、持咒、坐禅、等等。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开示八万四千法门?

因为众生的根机不同。

如果所有的众生用同一个法门就都可以度化,那么释迦牟尼佛以佛的智慧和神通,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做不到。

但是佛陀讲法四十九年,几百场法会,三转法轮,为的就是应材施教,随机度化,尽可能为根机、习性、偏好不同的众生提供解脱的方便。



妄评三宝,或已背离皈依的誓言

BUDDHA DHARMA


佛经中没有说过,除持名念佛外修其他法门的佛弟子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每个人学佛的因缘不同,无论是专修一个法还是修不同法,都不要忘记自己是皈依三宝的弟子。

三宝是什么?佛宝、法宝、僧宝

断、证究竟为佛宝。佛的功德以法、报、化三身来展现。自性光明是法身。

释迦牟尼佛以及在其他世界转法轮的佛是殊胜化身和报身,是佛的悲心、愿力与所化有情的福德力共同作用而起现的。皈依佛即是皈依自性、皈依释迦牟尼佛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法宝指断除障碍、证得智慧的方便,具体体现在释迦牟尼佛教下的八万四千法门。

僧宝指具足智慧和解脱两种功德,具体体现是在不同程度上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和习气障的修行者。

在皈依之初,我们都曾发下誓言,皈依佛宝、法宝、僧宝。从此直至证取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也都将在修行中实践三皈依的诺言。

若依自己变化不定的情绪和低劣的分别心对三宝妄加评断取舍,则很可能背离皈依的誓言。


“专修”不是为了排斥

BUDDHA DHARMA


内心清净非常重要。同样的行为,心若不同,内涵便不同。

如果以平等的信心、恭敬心,皈依礼敬一佛,即是皈依礼敬诸佛,因佛佛同体也;

专修一个法门,即是修学所有法门,法法相融,一个学通了,一通百通;

依止一位僧宝,即是随学一切僧宝。对出家人,对善知识要恭敬。

心里实在生不起信心的,敬而远之就好,不要去批评。

如果以排斥的心理,说“我只拜这一个佛,不拜其他佛,修净土的只能拜阿弥陀佛,最多拜西方三圣,不能拜其他佛菩萨”,或者说“我只修这一个法,不修其它法,只认这一部经,不认其他经”,这样做与专修的本意早已背道而驰。

诸佛菩萨、大善知识劝我们一向专修、一向专念,是为了让我们集中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智力,一门深入,修行才更得力,不是要我们生出排斥、贬损其它法门的心。

我们学佛应该努力对治烦恼习气,而不应把自己一些不好的习气、做法带到修行中来,以为修学、赞叹、弘扬一个法门就意味着同时要诋毁、打击其它法门。


佛所言说,皆应信顺

BUDDHA DHARMA


《四十二章经》云:“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陀的教言,结集成不同经典,经由不同路线传播到各地,虽然方法、表述不同,语言文字不尽相同,但都是释迦牟尼佛教下的教法、证法,或直接或间接地开示着解脱之道,法法都不可思议、不相矛盾,皆当信顺。

不仅对自己有缘修学的法门要视若珍宝,对自己没有修学的法门,也要爱护恭敬。

佛法何其珍贵!历经一次又一次佛难,流传至今何其不易!我们作为佛弟子要爱惜、护持,怎能忍心再去诋毁打击?

对个人而言,谤法是往生的大障碍,自毁前程之举,大家不得不警惕。


《生命这出戏》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
不要走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