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缘起像车轮一样循环着
从于六入而生六聚触者
我们昨天也讲过“触”,这里比前面讲的还稍微广一点。意思就是说五个感官,还包括我们的意识,它都有六个触。
比如说眼睛看到的时候,要有眼睛的眼根,外面的光,以及视觉接触,耳朵也是这样,最后我们的意识也是这样,所以触有六个。前面没有讲有六个,后面这六个稍微再展开一点解释。
此是六入缘触
六入作为缘,这个缘当中产生了触。六入就作为触的缘,应该这样解释。
从于所触而生彼受者
有了接触以后就产生了感受,身体接触了外面东西的时候,有热冷等等感受,然后身体、耳朵,还有听觉、视觉都有这样的感受。
此则名为触缘受
这个时候的触就成为缘,这个缘就让受产生了。
了别受已
然后我们的意识就感受识别了这个受,就是感受到痛苦快乐的时候产生什么呢?
而生染爱耽著者
前面没有讲这么清楚,这个地方就讲这是我们的一个过程。比如说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某一个喜欢的东西的时候,首先我们的视觉看到这个时候叫作“染”,已经被染了,就这个意思。染之后是什么呢?就是爱。眼睛看到了它喜欢的东西,然后就染污了,这个之后,我们的意识就开始爱这个东西。贪就是欲望,最后耽著就是上瘾,上瘾了离不开,这叫作耽著。
三个过程:先是看到了,看到的时候就污染了;然后是喜欢了;最后就是上瘾了。这三个就是我们意识的一个过程。前面没有讲,这里讲得比较清楚。
此则名为受缘爱
这个时候,我们的感受作为缘,这个缘当中就产生了爱,这里讲的爱就是欲望。
知已
我们的意识或者是我们的感官的视觉、听觉,感受到、了别了这个受以后是什么样呢?
而生染爱耽着故
这个时候就开始“不欲远离好色。”
不欲远离好色及于安乐
好的东西,美丽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就不想离开这东西,舍不得、放不下。“好色”就是美丽的物质,外面的风景也好,就是物质方面美丽的。“及于安乐”安乐就是内心的快乐。这时候就不愿意离开,不愿意放下,舍不得看到的这个美丽的东西和内心的安乐。
而生愿乐者,此是爱缘取。
“愿乐”的意思就是希望,就是心愿,希望不离开快乐这个意思。“而生愿乐者。此是爱缘取。”因为他不想离开,所以这个时候,他为了拥有,开始去做一些实际的行动。这个时候不仅仅是一种欲望,这个欲望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语言说话,身体做一些事情,这叫作爱缘取。
生愿乐已,从身口意。造后有业者。
愿乐就是希望拥有快乐。有这个心愿之后,“从身口意。造后有业者。”“后有”就是下一世,开始造下一世的业。
此是取缘有
这个时候取就称为缘,这个缘当中产生了有。实际上这个“有”我们前几天讲过。我们可以这样子理解:“有”这个字可以理解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因的部分,一个是果的部分。果的部分是什么呢?果的部分就是下一世的轮回,下一世的轮回就是果的部分。
因的部分是什么呢?这一生的造业,比如说我们这一生杀生,那么他因为杀生就有因和果。因的这个部分是现在的有,这叫作有。这个果——下一世堕地狱,那么下一世的轮回也叫作有。两个都叫作有,那么这个地方讲的有,是指因的部分,还不是果的部分。因为它有这样子的果,所以这个因也叫作有。
比如说某一种花的种子就用这个花的名称来命名一样。实际上有是下一世的轮回。但是因为犯这个业,它有这样的果,所以它也叫有,产生了有,这个我们前几天讲过了,“此是取缘有”。
从于彼业所生蕴者
蕴是什么?蕴就是我们的五蕴,我们身体的里里外外,五蕴、身体和精神,刚才我们讲的“有”,意思就是说:造了业以后产生下一世的五蕴,下一世的身体、下一世的意识。
此是有缘生
“有”作为缘,这个缘当中就产生了生。生——下一世的投生,实际上下一世的投生跟我们前面讲的十二缘起的第三个“识”,这两个是一个意思。下一世投生的时候是什么投生了呢?是我们的意识投生了。所以前面不叫生,就叫作识——我们的意识。这个地方不叫识,就是生。实际上是一个意思。
我们的意识投生了。投生者是谁?就是意识。所以这个十二缘起是循环的,无明完了以后又从头开始,像一个车轮一样,没有头没有尾。所以这两个是一个意思。又重开始,又开始下一个轮回了,所以就叫作生。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慈诚罗珠堪布
慧灯之光系列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