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82 * 笔记
本课脉络
👆 识别上图小程序码查看或下载
本课科判
本课重点
了知随喜的功德及应如何随喜。
了知应随喜的善根。
本课难点
断除随喜的违品嫉妒心、竞争心和自私自利的心,修持大慈大悲的菩提心。
凡夫人为获得人天福报而行持的善事都应随喜回向。
大乘佛子依靠利益众生而获得解脱,解脱之后要乘愿再来度化众生,使众生都获得解脱。
发自内心随喜,而不是说“随喜功德”。
本课脉络
随喜的功德。
随喜凡圣有漏无漏的善根。
分别随喜大乘发菩提心利益众生的善根。
脉络展开
一.随喜的功德。
戊四(对治嫉妒之随喜支)分四:一、随喜之功德;二、随喜有漏无漏善根;三、分别随喜大乘善根;四、随喜特殊十善业。
己一、随喜之功德:
闻听他人行善时,
若舍嫉妒不喜心,
诚心欢悦作随喜,
佛说同获彼福德。
1.释义。
耳闻目睹他人在做闻思修行、塑佛像、印佛经、造佛塔、上供下施等善法时,如果能舍弃心胸狭隘、忍无可忍或者担心别人的善根胜过自己的嫉妒心和竞争心,放下所有的不欢喜心、诚心诚意生起随喜心,佛说此人将获得同等福德。
2.对治嫉妒之随喜。
①随喜:在别人行持善法时,缘他们的善根生起欢喜心,且有想真正参与的意乐。
②修持大乘佛法的人应彻底抛弃一切嫉妒心。
③嫉妒心的过患。
A.算不上修行人,还感受恶趣苦果。
B.【公案】《法苑珠林》:拘留孙佛时代,六十位比丘因嫉妒而诽谤两位法师,以此恶业感果受苦。
④随喜的功德。
A.【教证】《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不应嫉妒,但生随喜,若能如是除贪嫉者,是名菩萨持心净戒。”
B.诚心诚意随喜可以获得与对方同等的福德。
【教言】《万善同归集》:“随喜赞善,助他胜缘,如观买香,傍染香气,虽不亲作,得同善根。”
C.无需费力便可获得善根的殊胜方便。
a.不需要任何人力、物力、财力,仅以分别心就可获得广大福德。
b.修行窍诀。
·在见到别人行善时,我们应想:他能做这样的善事实在是稀有难得!我真是太高兴了!
·当见到别人在做善法时,要对自己不能成办这样的善法感到惭愧,对他人做这样的善法感到欣喜。平时我们要经常想:别人能做这样的善法,这多么令人欢喜啊!
c.【公案】《无著菩萨传》:无著菩萨从内心深处由衷的随喜他人功德。
D.以特别清净的心随喜他人善法,可以获得与对方同等甚至超胜的功德。
【公案】:胜光王供养佛陀及其眷属,乞女以清净心随喜而获超胜的福德。(法本P38)
E.轻而易举获得无量善根。
a.【教证】《汇集经》:“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无法量。”
b.【教证】《大般若经》:“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为一大海,有取一毛析为百分,持一分端沾大海水可知滴数。此善男子善女人等,随喜俱心所生福德不可知量。”
⑤见到别人做善事,产生随喜心非常重要。
A.应舍:嫉妒心、嗔恨心、竞争心。
B.仅仅一个随喜心念的功德也无法言说。
C.【公案】《经律异相》国王帮助一个人建成寺院后,让全国人民对此随喜结缘,一贫女以仅有的财产随喜而获福德。
3.也应让别人随喜自己的功德。
①修行人不能炫耀自己的善根,但是以好心让别人随喜是可以的。
②自己的功德不会因为别人随喜而损减。
A.【事例】一位天天转坛城的老太太不让别人随喜自己的功德。
B.【教证】《四十二章经》:“......譬如一个燃烧的火炬,成百上千的人分取它的火来做饭、除暗,这个火炬依然如故。随喜福德也是如此(并不会减少)。”
4.见到他人做善事,不要制造违缘、摧毁他人善根。
①【教证】“菩萨在利益众生时,如果有人以恶心制造违缘,这个罪业是很难清净的。”
②尽量生随喜心。
③即使生不起随喜心,也不能生嗔心、嫉妒心。
④没必要去制造违缘、摧毁别人的善根。
⑤最好发自内心地随喜,而不是说“随喜功德”。
二.随喜有漏无漏的善根。
故于圣者及凡夫,
所作诸善皆随喜。
1.释义。
随喜有巨大的功德,所以我们应该随喜圣者和凡夫所作的一切善根。
2.随喜小乘圣者善根。
①圣者善根:积累资粮、断除烦恼障、修证人无我空性,以及现前有余涅槃时广利有情的善根。
②圣者对众生有大利益。
A.【公案】《印度佛教史》:佛陀入灭后,两位圣者使众多人现见真谛,乃至有的获阿罗汉果。
B.【教证】《阿育王传》:“我入灭百年后,有圣者优婆鞠多,虽无相好,化导如佛。”
C.善知识也能度化许多众生。
③大乘修行人也要随喜小乘圣者的功德,如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小乘圣者摄受过成千上万名比丘,为无数众生广转法车仑。
3. 随喜大乘圣者的功德。
大乘菩萨在许多大劫中积累资粮、修证二无我空性、圆满五道十地的功德,最终圆满自他二利,我们应随喜这些善根。
4. 随喜凡夫的功德。
①凡夫:指随着业风漂泊于六道中,不能自主的异生。
【教证】颂云:“分别趋异道,故名为异生。”
②造善业转生善趣享受快乐,造恶业堕入恶道感受痛苦。
③凡夫所造一切善根皆当随喜。
5. 随喜有漏和无漏善根。
①善根的分类。
A.无漏善根。
a.圣者造的善根。
b.不会漏于三界,它可以直接导致获得圣者的果位。
B.有漏善根。
a.凡夫造的善根。
b.如果没有被随解脱分摄持,这种善根将在轮回中成熟有漏的果报。
②善根的的对境:一切众生、二乘的有学(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和无学(阿罗汉)圣者、一地到十地的菩萨、一切如来。
③随喜一切善根。
【教证】《华严经》:“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6. 上师教诫。
①在随喜时,不一定要亲自见闻别人所做善法,也可以观想十方三世的一切善法,并对此进行随喜。
②应该对一切凡圣的善根都诚心诚意随喜,这样自己也能获无量功德。
三.分别随喜大乘善根。
于发无上菩提心,
广利有情皆随喜。
个人分别念整理仅供参考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
往期推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