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讲堂 >> 微时代中,我们用微道德开采光明 Back

微时代中,我们用微道德开采光明



大家都应该知道“微时代”这个概念,而我们手里的智能手机说明,我们都是这个微时代中的“微生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自己的时间、空间、智慧,我们的思想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所控制着。



微菌的癌变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信息,就会发现其中夹杂了大量的微细菌,并且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人们在网络平台上释放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宣泄自己的情绪,散布各种各样的信息。


当这类看似微不足道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时候,我们并未觉查到它的危害和影响力,但是当看到由此形成的整个网络环境之后,我们才会感觉到这一句句流言蜚语是多么的可怕。我们既可能是网络雾霾的制造者,也可能是受害者。


《六度集经》里有一个公案:有一个国家的太子出生后十三年内都没有讲过话,人们以为他是哑巴,觉得有一位哑巴王子对王室的种姓不利,于是计划将他活埋。就在这个时候,王子终于开口了,他说其实自己并不是哑巴,只是不敢说话而已。原来,这位王子可以回忆起前世的情景。他回忆到自己在前世一直行持善法,但有一天听从了仆人的建议,杀害了很多动物去款待客人,仅因为一句话,他在六万年当中堕入地狱,感受痛苦。

 

现在大家都在使用各种微平台,这种趋势谁也改变不了,而且我们也没必要回到古代的生活方式。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观察一下自己的语言,因为言语不当而造成的后果真的非常可怕。




微道德——切实可行的排毒剂


佛教并不完全是宗教教育,它更是一种非常好的心灵教育。如果我们可以利用微平台来传播佛教的精神、传播善行,就会形成一种“微道德”。


“莫想诸罪微,无害而轻视,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

——《贤愚经》


你可能觉得偷一个小东西,或者说一些粗话不算什么大事,但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些恶行就会像一个小小的火星,慢慢会焚烧掉像山那样大的草堆。


“莫想善微小,无益而轻视,水滴若集聚,渐次满大器。

——《贤愚经》


同样,如果我们每一个人经常以微道德去规范言行,对别人多一个笑容,多说一句“谢谢”和“对不起”,利用自己的个人平台传播一些正能量的和对自他有利的知识,逐渐的自己和社会也会变得不同。




心大无大苦


虽然我们身处一个“微”时代,但很多人都有一些“大”痛苦。其实,人生虽然会有一些情况难以面对,比如身体上的疾病、经济上的困难,但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的生活还是不错。因此,大家应该时常带有微笑,这是一种心底智慧的光芒。

 

而这样的光芒不会在每日积累的恶言恶语以及攻击谩骂、抱怨索取中产生。当我们失去了严谨而整体化的知识支撑,被碎片化的知识和表达打造成微生物,又在群体性失德症泛滥的互联网上不断地制造微细菌,积累微小的痛苦之因,最终我们的心灵将越来越狭小,微弱,任何一点点艰难和不如意都可能对我们形成巨大的打击。人心越来越脆弱,自杀率不断上升,抑郁症随处可见。

 

其实,每个人的因缘都不同,大家不一定要信仰佛教,但在面对生活时,内心需要一些指引和依靠。



友谊不是友易

朋友交往不是交易:如果我对你有五分好,那你对我得有七分好,如果做不到,至少也要对我有五分好,否则我就亏本了。


如此算计,爱的温暖土壤会干涸。



己所欲勿强加于人

我们独自一人来到这个世界,死时也是依靠自己的业力而离开人间。没有另一个人的性格、业力会与我们的相同,但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常要求别人与自己的爱好、思维一样,喜欢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因此很多人的感情关系、同事关系经常有摩擦和矛盾。


大家都一样其实一点也不好玩。



不做超强纠错机

家人之间吵架,往往都是觉得对方说话不中自己的意。我们出家人在因明辩论的过程中,对语言的要求十分严格,不能让对方有丝毫的可乘之机,但家人之间说话又不是因明辩论,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不应该像辩论一样揪着对方的语言漏洞不放。


家庭内部,多多提倡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在这个微时代里,也许只是在一次吵架时学会了闭嘴,也许只是学会了对他人的习惯说一句“没问题,挺好”,那些“大”痛苦也会失去其形成的因。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一句话做起。


微生物们,在这个时代中,让我们用微道德开采光明!


本文教言摘录自

《微时代微道德——天津大学演讲》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