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净心引导29 | 有漏第四定律:一切现相都没有自我2 Back

净心引导29 | 有漏第四定律:一切现相都没有自我2

益西彭措堪布 显密佛网 2021-10-02


净 心 引 导

第 二十九 讲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丙二、再度循环

当要产生其他分别念时,不要让心跟随这些念头,应当如前再从观察五蕴为多体开始,心中不断地依次修习,由此心中对每个所缘都要做到非常确认而修习。
如果又出现其他的分别,当它已经发动,或者没法舍掉它的控制势力的时候,就转一个方向,换到前面去。也就是从观察多体开始,依序鱼贯而行地逐个地缘那些相状,每次心上修一个决断。
多体观

比如,观察多体的时候,身体是三十六种不净物,每一次都非常决断:这是好多种不同的东西,心、肝、脾、肺等等,这里面都是不同的;或者分成微尘的时候,的确是无数粒子,无数的不同多体的法。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去观察的时候,都要明确地断定:这是多体的,不是独一的。

修界差别观时,缘着各个界各自不同的体性,也是心里非常地明白:这就是个界,地水火风各式各样的界性,地不是水,水不是风,风不是地,明显是不同体性,确实是五大界的内涵,没有什么独一的。就像这样,观这个的时候,也是非常地决断:这是多体的,绝对不是独一的。

作蕴差别观时,色蕴与前相同,后面四个心法的蕴,也是每次针对一种蕴作细致观察的时候,都要看到是多体。非常清楚此是此、彼是彼,就像黄豆是黄豆、青稞是青稞,绝对是不同的法。这样就看到有好多种,就像有非常多不同的人一样,根本不是一体,一定每一次都要出现这种决断。

观察2分钟
这里要求“依次修习”,就是不要乱来,一定要非常有次序地,每次观察一个主题,就像小学生完成作业一样。那么,逐渐逐渐地积累起来,那个多体的观感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确认。但是每一次必须要得出一个决断,就像每一次作数学题,一定要证明成功。

比如,就时间门去观察受的多体性,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去看,每一个刹那产生的受,绝对都是不同的体,也就是此刹那的受不是彼刹那的受。这个时候会发现,在时间之流上出现的个个的受,的确就像不同的树木那样,是不同的受,这个时候就得到决断:这是个多体的事情。又比如,就所缘境上去看,发现缘可意境出乐受,缘不可意境出苦受,缘中品境出舍受,这三种受绝对不同。再细一些,在可意境上,比如说可意的味上,由于所缘的各种菜肴、食品等,味道是不同的,所以发生的乐受是不同的。一种所缘就发生一种受,的的确确是非常多的不同体的受,这个决断一定要出来。

观察1分钟
像这样在四种心法的蕴上,一个一个这样去看,经过成百上千那么多次的一个个地观察、一个个地确认,才会知道,它还不只是粮食仓库那么一些品类,简直是无量无数的多体,各式各样的,这个决断一定要在心里现出来。这跟过去非常愚痴、不观不察的时候,硬是认为这是一体的“我”,是个独一的“我”,是完全不同的,会知道原来的那种想法是非常地可笑。
无常观
接着修无常观,由先细后粗的次第,也是每一次有个决断:这的确是灭的法。每一次都发现,这个的确最后坏掉了,每一次都是坏了,保不住的,没有什么常的,这样子要发生决断。也就是每一次自己心里都非常地确认:原来它是灭的,我还以为它能保得住。
或者观刹那性细无常的时候,每一次都看到第二刹那的时候它没有了,就在这个点上要决断。既然第二刹那就没有了,哪里有什么常?那么这样观察,从人的身体到外界的事物,比如城市里的楼房、街道、小车、地铁、广场这些,你在每个地方去看:第二刹那就没有了,我怎么还以为它常住?这个地铁第二刹那就没有了,或者这个花园第二刹那就没有,这一切现代的设施,各种高级诱惑人的东西,或者建得再牢固的大厦,第二刹那就没有了。既然第二刹那就没有了,哪里有常?或者认为这个节目很好看,实际第二刹那就没有了,我还一直留恋它能不能再演三分钟,你说这愚痴吧?就像这样,在一个一个现相上面去看,第二刹那就没有了,那么这样子就确认,这是个无常的。
根本上要在蕴上起观,观自己的蕴、别人的蕴。细无常观要看到,这个蕴色法的内容一刹那就没有了,再细一点,比如从头到脚里里外外,每个部分一看,一刹那就没有了,哪里有常?每一支分上是这样的,合起来总体上也是这样的,一刹那就变掉了。再看看这上面有没有常?马上判断没有常,因为已经没有了。或者周边所有的人,喜欢的、不喜欢的,亲近的、陌生的,这些都看一下,看到一刹那就没有了,哪里有一个保得住的呢?那么在心法上也要知道,所谓的感受、想法、心里的各种造作运行、各种了别,也是一刹那就没有了,到下一刹那的时候又出现一个新的。当你看到后面已经灭掉的时候,就知道这个心是没有常的。

或者放大到一个大的世界、大的历史进程等等,再放大到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劫等等,所有的都去看,都是一刹那就没了,连维持到第二刹那的可能性都没有,这样哪里有什么常?已经没有了。

观察2分钟
换到粗无常的层面,或者换到具体的状况上,那就是外器内情,在各大法上去观察的时候,看到最后它有一个变异的相。每一次都要看到变异,看到它坏,看到它死,看到它灭,这个时候就会知道世上是没有常法的,什么法都是保不住的,一定要知道这一点。知道这一点才知道,这不是什么坚固法,不是什么常恒法,这上面丝毫的坚实义也得不到的,那么就是从这里要发生厌患的。
苦观

修苦要按照三苦、八苦、六道诸苦这样的顺序,每一次修一种苦,每一次都要发生决断,这样就能观察成功。

比如人生八苦,你每一次都要观察清楚。好比说住胎、出胎这一系列,每一次都应该很清楚:这是个苦啊!来到这人间,首先生这个过程就是苦,非常决断不是乐。而且越清楚越明白越好,反正始终有个决断,这是个苦不是乐。所谓的老苦,也要看到老了以后的确方方面面非常大的苦,全部衰退,最后岁月的风霜要把你腐蚀尽,非常地苦,越来越大地苦。然后对比年轻的时候也知道,年轻就是迎接衰老,整个年轻的过程其实全是坏苦,当时的这些享乐、这些青春、这些美好、心里的快乐等等,决定是苦。病、死这些当然更明确。再看,所有的人际关系上,不是爱别离就是怨憎会,最后就出现这个结果。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你跟所爱的、所恨的人接触,都绝对是苦不是乐。或者这世上的追求,都是有很多无奈、求不得。当然,很眼馋、想得到却得不到是苦,而得到了想永保却保不住也是苦。就像这样,在每个地方都认定是苦,整个一生的生命历程,也就是这个身心五蕴不断地走下去的时候全数是苦,这样就知道这是个苦性的蕴,这是个苦的东西。

观察1分钟

扩大观察,推到整个六道的范畴,下至三恶趣上至三善趣,每个地方就要看:这个五取蕴走到了地狱里那的确是苦,种种的苦非常地确认;走到了饿鬼界,那也是非常地苦,根本不是乐;走到了旁生界里,确实是苦,没有一点乐;上升到了天界,总的就是一个苦的过程,所有的乐无非是在积聚一个最后的衰灭苦、堕落苦的势能等等,这样就看到升天绝对是苦不是乐;修罗界充满了斗争,就看到这样的一种造作状况的确是苦不是乐,每一次都有决断。那么这样的话,整个六道全部都证明完了,这个蕴将来要跑上跑下的,整个的流程全数是苦,像这样要能够断定。

观察1分钟
 无我观

那么,经过了前三观又来一次详细地确认,这是多体的、是无常的、是苦的,再综合起来,这样的蕴还是我吗?因为“我”是一,而这上面一点“一”也没有,是无数分的内容,非常清楚的。这个“我”是不会变的,而这上面刹那刹那不断地都在坏、都在灭,哪里有什么常?“我”是自在的,一切都是凭着自己的心,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个我是有主宰性的,那么就看到这个蕴不断迁流的时候,都是无自在地受各种的苦,一直在惑业的推动之下,饱受一个又一个的三有中的苦,真是受够了,不想受也得受。凡是认为有好的东西,其实都不是好的,每一种都是病态的反应,都是惑业力不自在地轮转,这样就知道全数是苦,哪里有什么自在?就像这样,在透视这个蕴的时候,微观上就看得非常地细,宏观上整个大的走向看得清清楚楚,那你说从前到后哪里有什么我?

就像这样,在第四观上进一步地加深确认,发生“这里没有我”的决断,一定要得到这个,每一次都要得到这个。那么这样的话,我们的观念在这样的潜移默化当中,就渐渐地转变了。按照这个指示

观察1分钟

(在此期间,)有时观察自相续之蕴,有时观察他相续之蕴,有时观察总的有为法,这样三种,随自己心里适合哪一种而观察。
这里也不是处在一种僵化、蛮干的状态,而是什么方便就做什么,有时观察自己的相续,有时观察他人的相续,有时观察整个有为法。总之,你自己看哪个容易,哪个很方便能生得起来,就观察哪个。也就是要顺着来,按照自身的情况,非常自然地、顺利地来发展,不要使蛮劲。


丙三、每节回向

起座时回向善根,并在放松的状态中休息。
每当一节结束的最后,依《普贤行愿品》等回向善根,然后就放松而住。

乙二、教诫持续观修

又入座之后,如同野火炽燃一般,观修之轮不停地转动,令心无机会产生无意义的分别,而尽力护持好相续。如果其间心生疲倦,则什么也不想,空荡荡地放舍而休息。又起心动念时,应当再三这样想:生起其他无意义的分别念有什么用呢?对于如理作意的方面应当用心。

这样经过中间一段休息,然后观察的轮子又像野火烧草那样子一根接一根烧,没有间隙地连绵不断烧下去。像这样的话,不断地转动观察之轮,不让其他无意义的分别起来,按照自己的能力来护好这个观察的相续。中间想累了,出现疲乏,那就什么也不想,放下来休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又有分别出来,那这个时候不要跟它走,要告诫自身:“动这些无意义的分别干什么呢?现在我要让心运行在如理作意的轨道上。”要像这样子,又把心引到观修的轨道上。

由此,某时一缘专注时,将会无勤产生强大的定解之力,并且在心散逸时的座间,心中也会自然浮现出前面观修的内容,而成就大的义利。

由于这样长时间处在数数如理作意当中,不跑在其他无意义的分别上,这样子习已成性,那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第一、你想缘怎样的一种情况,在观缘的时候不需要努力,能强有力地发生决定。这就是前面经过一段苦功,然后在用的时候非常简单。第二、即使心放任的座间,前头思惟的义理,自然而然会运转在心境当中,这样将会成就大义利。

总之,先前练习的时候需要吃一段苦,需要持续绵密地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发展,出现强大势力以后,那就很好办了。心想什么的时候,非常强有力地会发生定解,而且以很强的习性的力量,在座间没有想它时,也自然而然地这些法义会在心里运转。这样子将代换掉过去的颠倒作意的习性,使得心的运行换了轨道,这样就达成了净治心行的目的。

那么,这上面巨大的意义要靠自己修,不断地转换心上的观念、习性,发展出如理作意。由此将达成,彻底地扭转过去往轮回里奔驰的险恶的路,转成往真理回归的安稳的路。这个要靠自己来练习、来转换、来改变。


甲三、结分

以上这些经藏中的修行次第,不论智愚都不难了解,除了这唯一具有大义的串习之外,不必观待理论上的寻思勤作。如果加以串习,则能通达诸法的扼要。
以上所讲的四种修法,都来源于经藏,理论上并没有难懂的地方,关键是要持续不断地串习,这是有极大意义的。所谓“不观待理论上的寻思勤作”,意思就是,在明了修要以后,要用在心上,不断地去变掉自己的观念,变掉自己的起心方式,变掉看整个世间界的方式。这个不在于口上不断地去说,能够不断地在心上修习,那就能通达万法的秘要。

故而对此:

言不为主修为主,

若修不语心内知,

不修仅说如鹦鹉,

故应如此而观修。

这个重大的教导又以偈颂再度教诫:

总之,不是口里空讲为主要,而是你的心上实际修习为主要。如果按照这样修习,即使不讲心里也明白的,因为自身要经过这一段的观察,不断地证明,不断地去认识,那当然非常清楚,这个世间界的真相如何,自他有情的五取蕴的真相如何。那么,以这个见解作为指导,去变掉自己心上的各种颠倒的运行,结果自身各种的观感、想法都会变掉,也当然就明白会达成怎样的结果。

如果不修习,纵然口里说得再漂亮,也只是鹦鹉学舌。也就是它是个干的,没有自身体会的讲说,因为只需要凭着记忆、知识组织、有一定的表达的口才,加上再会一些色彩,也可以讲得挺好,但实际心里是空的。就像鹦鹉也能说人话,但不知道人话所指的是什么。以这个缘故,要按照上面指示的道路来作观察修。

班玛江称诚劝请,

并献纸等作助缘,

麦彭尊者以略义,

一饮茶间而挥就。

茫嘎拉!

最后讲到撰写本文的缘起。由班玛江称劝请并奉献纸等作为助缘,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喝一碗茶的短暂时间里,以简略归摄要义的方式写完了这篇引导文。愿增吉祥!

相关链接

↓ 上下滑动翻看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6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7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8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09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0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6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7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8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19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0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1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2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3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4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5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6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7

•《净心引导》提纲音频28

•《净心引导》讲记01

•《净心引导》讲记02

•《净心引导》讲记03

•《净心引导》讲记04

•《净心引导》讲记05

•《净心引导》讲记06

•《净心引导》讲记07

•《净心引导》讲记08

•《净心引导》讲记09

•《净心引导》讲记10

•《净心引导》讲记11

•《净心引导》讲记12

•《净心引导》讲记13

•《净心引导》讲记14

•《净心引导》讲记15

•《净心引导》讲记16

•《净心引导》讲记17

•《净心引导》讲记18

•《净心引导》讲记19

•《净心引导》讲记20

•《净心引导》讲记21

•《净心引导》讲记22

•《净心引导》讲记23

•《净心引导》讲记24

•《净心引导》讲记25

•《净心引导》讲记26

•《净心引导》讲记27

•《净心引导》讲记28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音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