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佛教的见解经得起观察 Back

【大学演讲】佛教的见解经得起观察

索达吉堪布 澳大利亚佛学会 2018-05-10

也许有人怀疑:佛教的见解是否经得起科学观察?其实,科学所得出来的结论,大多数是通过仪器测量,但如果过于相信这些仪器,而没有从内心方面入手,这不一定会对人类带来正面作用,也不一定能揭示佛教的伟大。

 

那么,佛教在什么地方展现它的伟大呢?一个是慈悲,一个是智慧,这两方面确有不共的优势。

 

就慈悲方面来说,佛教不仅要求对人类心存大悲,而且这种心应扩展到所有的生命。佛陀告诉我们,如同我们对自己的生命珍惜、爱护那样,所有的众生也是如此,我们没有权利剥夺他们的生命。这种慈悲的范围,在其他任何宗教、学说中都很难发现。也许有人乍听起来不太舒服,但你如果真正去深入研究,就会懂得它的甚深意义。

 

然后,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在无有执著上。人类一切的痛苦,追根究底全部来自于内心的耽著,而佛教却可帮我们摆脱这一切。具体来说,佛教最强调的是三主要道:一是出离心,二是菩提心,三是无我的智慧。所谓的“出离心”,是看到轮回万法皆无实义,对此贪执只能招致无量痛苦,故应当从中获得出离。而要出离的话,不能只管自己、不管众生,其实我们任何一种痛苦都源于自私,倘若对自己没有耽著,完全是开放性的博爱,就不会有丝毫苦恼,这便是“菩提心”。而在爱众生的过程中,应以无有执著的心态进行摄持,这称为“无我的智慧”。如果能生起这三种境界,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就已经证得了明心见性;从世间角度而言,则是达到了自由洒脱的最高境界。

 

当然,这些不可能以仪器进行探测,唯有通过自己的实修实证才能证明。一旦你达到了这种境界,在面对科学时就会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藏地著名学者根登群佩(Gendun Chophel,1903-1951)也曾讲过:“佛教不管是探究事物的本源也好、道的修行也好、果的功德也好,在科学面前不但不感到羞愧,反而会给科学打下稳固坚实的基础。”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也说:“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

 

还有近代科学家沈家桢博士说:“我本人是科学家,对科学很感兴趣,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个人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由此可见,佛教的观点与科学并不冲突。佛教所揭示的很多道理,就算以前无法从科学中完全得到印证,但到了后来,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最终仍可以证实它的正确性。

 

如今有些人对佛教排斥、蔑视,实际上这是他自己无知的表现。虽然信仰是自由的,不愿意信佛教的话,就算佛陀在世也不会勉强,但你若认为佛教的观点不合理,那可以跟我们展开激烈的辩论。尤其在藏传佛教中有许多辩论场所,大家通过互相探讨,很多疑团可以当下解开。所以,我经常会想:汉地的高等大学最好能采纳藏地的辩论模式,如果有了这样的辩论,把许多问题开诚布公地摆在桌面上,最后很多人决定能生起非常清净的智慧。


摘自藏传佛教的思想与现实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演讲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5月10日  晚19点30分-21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大乘经庄严论》第103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房间号: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72383501



本月藏历

(向上滑动启阅)

致朋友:

澳洲菩提学会开始招生啦!佛学会开设佛学课程以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积累,如今已经建立了预科系和正科系并行的教学体系,满足了众多佛教徒学修佛法的需求。让佛法慈悲、智慧的甘露滋润我们的心田,通过系统次第的学修,消弭心中的烦恼、痛苦和压力,从改变自身开始,逐渐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欢喜、实现自他二利。更通过佛法的视角,解决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有意乐的朋友快来联系我们!报名澳洲菩提学会加微信号:zhengtaoyuan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