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七十六)无常四十三 Back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七十六)无常四十三

堪布益西彭措 显密佛网 2017-05-09


下载本课音频及讲记文本,请点击文章底部的“阅读原文”。


总的对无常法印修深信心

如是对于众多的譬喻和义理广做思维,但还要在此之上修深信心,上至三有之顶下至无间地狱,丝毫无有常恒坚固,唯是变易增减的自性。

对无常法印起深忍信,是这一科观察修的目标,这又有“由总开出别”“由别归于总”两方面的操作。先要知道由总到别的必要,又要清楚由别归总的必要。如果没有由总开别,在种种喻义上思维,那就落在空虚、抽象上,因此要在各类喻义上做细致的观察,以此来得解、起信。“众多的譬喻和义理”,指前面说的劫之增减、四季迁变乃至九类无常。“喻”是举明显的喻例,“义”就是喻所表达的这一支分的无常法则。

譬如,劫必然按照增减的方式不断地变化,时间也必然如四季所显示那样不断地变易,这两条叫做“分法则”。九种分类观是把“诸行无常”的总法则放在任何一种分法则上。比如生者必死、聚者必散、高者必堕、亲怨无常、苦乐无常等,每一类都有一个专题。在每一类里也是先举明显的例子,发现的确无常,然后遍推开来,看到这一类有为法全是无常的,之后又要放到特别变易的相、增减的相上去看。譬如针对积聚说到消散的相,针对崇高说到堕落的相,针对乐说到苦的相,针对亲说到怨的相等等,这样就具体化了。

这样具体化以后,无常观念就能渗透到每一类里,看到这一类里的一切现相都是无常的。原先对这些抱有太多期望,认为它固定是那样。当看到它必定变灭时,就发现只是欺诳的假相,根本靠不住。把心放在上面,一味地认它是乐、是高等都是错的,要改变心态。当看到这一类现相的无常时,自心的常执就开始松动了,以至于最终彻底脱掉。感觉不能入到这个圈里,也就对世间退心了。这就是由总到别细致作无常观的必要。

如果不做这些功夫,光是说一句“诸行无常”,由于缺少素材,没有开发定解的因缘,就不会发生深刻的认识。如果在了解了总的原则后,一类类细分开来做观察,把观察点落实到具体内容上,这样看得细致、真切,那必然会产生认同。透过对这十几类现相做具体观察,看到无常法则,就会发现第六意识的想法很有问题,这时才会发生法上的观念。而且要知道,由于从前都是颠倒串习,在法上还很陌生,所以反过来串习需要一定的量,心才完全转得过来。这样一类类进行,就叫做“由总开出别”,在别门上一个个落实。之后见解、心态、做法等都要调整、重新建立,无常的修心法才真正落实,见解才开始形成。最终合成一个大见解,出现总聚心等等,这些都要由前面的修持来达成。

由别到总,是要取得对无常法印的深忍信。不经这一层提炼,就无法得到无常的大见解,就像宝塔一层层建立,最后缺少合顶就不完整一样。经过一类类别分的观察,最后关键是要归总,得到总聚心——对无常法印的定解。为什么要得到总聚心呢?无常法印遍印在一切有为法上,范围是“上至三有之顶下至无间地狱”,这一切有为法丝毫常坚也没有,唯是变易增减的自性。得到了定解就可以断绝他日的妄想,再也不会以为在三有的法里还有什么实义,这一点非常关键。一旦深深忍可于心,积极上会出现具相的出离心、求解脱心,一心在道上走;从消极上说,对于整个三界有为法的幻想、寄托、求取等全部会退掉。

如果没得到总聚心,那就不能绝掉妄想,还会以为这里面有意义。这样就不可能彻底死心,还存在幻想,牵扯不断,又会由一生二、二生三,乃至生到无数。还是看不破、放不下世间,无法一心归于道、一心求真实法。所以,得到对无常法印的总定解、出现总聚心非常重要,经过前面的思维抉择,最终要得到一个结晶。

“但还要在此之上修深信心”。前面是部分,还没有凝聚到总体上,这里说的是最后一步。在这上一旦得了深忍信,对于前面十几类项目之外的所有有为法现相,就能够一举认定它的无常。得了总的定解,出现了总聚心,那无论高低、大小任何有为法,从过去数亿年的人类历史,到未来无数年的历史演变,乃至整个三有范畴里从无始到无终各式各样的有为法,都能完全信受它是无常的,根本没有持续的常,也没有不坏的坚。总之,在细分上看,一切有为法都在刹那变灭,一下子就没有了,从粗分上看,总是一段因缘过后就消失无迹,一点也靠不住。这样对整个三有器情就都失掉依托心,退掉求意义的心了。看三有世间无非是幻化场,都是阳焰、泡沫、戏剧、影像,没有一点可靠的。从此就开始随学礼敬普贤上师的第一句了,“三有无常观为幻化相”。

接着,知道最切近的此世现相只是生而即灭的法,没有常坚,一点靠不住,就会舍弃如唾涎,感到毫无实义,所谓的“置现世务如弃舍唾涎”。

知道了有为法没有常坚,都是变易增减的自性,一下子就变了,或者一直处在增减中,就会发现它是客尘,不是真实法,一点也靠不住,不能把心寄托在这里,这时就会彻底放掉,去寻求真实法。也就是,一方面看到有为法都是苦性的、虚假的、根本没意义,所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在这上面彻底退心。另一方面看到不生不灭的法性原本具足,是自心本来的灭谛,证到了它就再也没有生灭幻境,寂灭了一切苦忧,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就会一心求取。为此要修道谛,以此来证到“生灭灭已”的寂灭本性,实际也就是证到光明大圆满。这时为了证到它,就开始发最大的心,把全副心力投入其中。再难的难行都愿意接受,以坚毅去取受苦行,来得到无上大宝,开发自己的本性光明。然后看,谁在走这条路呢?发现诸佛、诸祖师、圣贤们在走这条路,因此就会发起第三句的誓愿,“修难苦行随行先德迹”。像这样,自心会发生全面的转变。

透过前面各类分段的观察,看到有为法的体性如何,检查自己对它们的态度、想法、行动等是否有错误,这样通盘检查后,见解、心态、行为等整个系统都要换掉,重新建立。之后为了证入不生不灭的本性,全副心力都投注在法道上。

由于得到了对无常法印的深忍信,遇到什么事就都很明白,懂得举一反三。在遇到世间现相时,譬如衣服,一看到它是缘生法,怎么靠得住?就不把心思放在衣服上,没意义。同样,饮食是缘生法、生灭性,哪里靠得住?对于小车、洋房、影视、网络、知识,以及世间的各种活动都一眼窥破,知道那全是梦中人说梦中话,追求梦中事,没必要扯到里面去。至于其他没说到的也不必多说,都可以一概断定。不光是十几类,一千类、一万类都是这一个理,它是不变的法印,没有一个例外。凡是缘生法决定没有常坚,既然没有常坚也就靠不住,不是真实法。这样一眼窥破后就不再起妄想,不想依赖它得到什么了,由此能彻底转心向法,有这样很深的必要。

六、思维死缘不定而修无常

“死缘”,指促成南瞻部洲人死亡的助缘。“不定”,指死缘不决定在何时、何处、以何方式、由何作者而现行。“修无常”,指由此修习死时不定、生处不定的无常观。

人有生必有死,以因缘生故,就像油灯的光由灯芯、油等因缘和合而现,必然会灭,所以,得到的这个人身本身就是死因。然而,要遇到某个缘才能促使死亡现前,就像油灯虽是灭法,但要有风等的缘才会当即灭掉,这称为“死缘”。由于这里观修的主题是我们末世南洲人,而且是在旦夕间随时可能死,因此,思维点落在“死缘无决定”上。南瞻部洲的人,自身上致死的因缘或业缘非常多,随时可能发生,就像在广场中央的油灯,四周任何一处的风刮起,它都会马上灭掉,而风的起现是不定的。像这样,死缘又多又不定,由此可以观察到,这里无常的状况是不晓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由什么作者来致使死亡,状况特别不定。这样来修死时不定、生处不定。以上解释了题目。

接下来的引导分成四个方面,即以三因相成立死状不定,以及最终对死时不定、生处不定引生深忍信。

所谓“三因相”:一、从因上看到,此世间活缘极少,死缘极多,故死状不定;二、从果上发现,以种种死缘致使此界的状况是死时不定而死,也就是从此洲人寿命不定,可以看出死期不定;三、从体性上看出,在诸多死缘中存活力弱,此身的体性脆危,由此推出死随时会来,连明天是否变成旁生都无法决定。

最后,由三因相总的推出死的状况非常不定,关键要落在“可能今天就会死”上面,对于“死无定期、生无定处”要生出很深的信心,以此才能使无常想贯穿在每时每刻。这种心起了以后才有后续的猛利欲修持无常。那时,无常感处处逼在心上,一想到随时会死,会急切地提起修法的心、唯一以法为依的心。

第一因相——活缘极少死缘极多

分二:(一)立宗;(二)观察因成立。

(一)立宗

我等瞻部洲人,自从生后就注定死亡,然而死法、死缘、死时都不决定,对谁来说都不决定是在何时死、何处死、如何死及以何死。在此世间活缘极少,死缘极多之故。

“我等南瞻部洲人”是有法,“死状不定”是宗,“活缘极少,死缘极多之故”是因。

提出南瞻部洲人,是因为此洲人的寿数极无定准,劫初寿数无量岁,最后以十岁为寿边际,现在到底在什么时候死也没有一个定数,所以不同于其他洲。像北洲人决定一千年死,很标准,没有夭折、他杀等,就这样寿终正寝。又如三十三天的寿数很漫长,除了少数天人在跟阿修罗的战争中死去,基本都还能保天年,出现五衰相后才死掉,没有突发、无可预料的状况。然而,此洲人死的状况特别不定,所以这里说“我等南瞻部洲人”,这就是观察的对象。

接着,所立的宗义是此洲人死的状况极其不定,又通过转折方式来表达。“虽然从刚刚入胎时起就决定死亡”,这是由于生是死法的缘故,凡是有生注定死亡。然而,我们这里要立的宗义不是“决定死”这一点,而是虽然决定死,但死的状况极其不确定。之后详细地讲到,在这里死的方式、死的因缘、死的时间都不决定。也就是在南瞻部洲里,无论哪个人,想到他将在什么时候死呢?不决定。从入胎第二刹那一直到百年之间,在其中任何一个时间点上都有可能死。又想:他在什么地方死呢?也不决定。可能在空中死,也可能在水中死、地上死、山间死、街上死、家里死、工作场合死等,在哪个地方都可能死。再说他如何死呢?什么状况都有。可能坐着死、躺着死、跳着死、说着死、走着死、吃饭死、喝水死、睡着死、笑着死、哭着死、玩着死等,什么状况都有可能,不确定。再说,将以什么作者导致这个人死亡呢?不确定,有各种死或杀的因素。把致死的因素或作者用拟人化来表达,可能会遭到水杀、火杀、刀杀、电杀、风杀、地震杀、毒杀、食物杀、险处杀、车杀、虎杀、狼杀、炮弹杀、疾病杀等等,还可能自杀。

现在要立的宗是,南洲人死的状况中,时间、处所、状况、作者都是不决定的。因是这个世上活缘极少、死缘极多,以这个缘故成立以上的宗义。具体来说,活缘微乎其微,死缘处处充满。由于在这一洲有情心的显现里处处充满了死缘,所以,无论在哪个空间、哪个时间、属于哪种状况、是哪种作者,是个人的业还是共业因缘,都有可能当下就发生死亡。其他洲的共业状况很稳定,固定在某种处所、某段时间、以某种方式来死。而南洲死缘发动的情形特别多,各时各处都可以发生。以死缘极多的缘故,就造成了死的情形极无定准。要这样来认识我们这个世界的人死的情形。

这样了认以后就想:我就身处在业风随时刮起,死缘随时降临的不定状况之中。人们常说的“人有旦夕祸福”“朝不保夕”等,就是在表达死缘不定,人命像风中油灯一样,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状况。一定要看到此洲的死缘与其他洲都不同,表现在死的不定性上,极无定准。

(二)观察因成立

如阿阇黎圣天所说:“死缘极众多,活缘极微少,此亦成死缘。”

依据圣天菩萨的指导,应当从三个方面思维:1此世间死缘极多;2活缘极少;3活缘亦成死缘。

1、死缘极多

水、火、毒、极险处、野人、野兽等致死因缘极多。

危害生命的死缘包括有心类和无心类两种。“水、火、毒、极险处”是无心类,“野人、野兽”是有心类,“等”字包括此外的一切。

这里要思维魔、魔的眷属、人、非人、旁生等怎样违害或损伤生命,以及内外四大如何损害性命。有心类譬如遭遇怨敌、各种恶性的邪魔鬼类,或者遇到虎、狼、毒蛇等怎么损害生命,思维之后会明确,这些都是致死的因缘。无心方面要知道,我们水泡般的生命,突然遇到地水火风的损害或者中毒等就会死亡。再说,身体由四大种合成,而四大种之间互相违害,就像四条毒蛇。如果大种界不平等,势力不均衡,有所增减,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而夺去命根,一大不调有一百零一种病,四大不调有四百零四种病。我们生来就处在四类毒蛇的包围中,它们只是暂时睡着了,忽然发作起来,势力互相违损,就会损伤性命。可见,我们处在非常不保险的状况中,生命随时可能被夺走。比如夏天忽然升温,过了41、42度,人就可能死亡。天特别寒冷就可能被冻死。食物不调也可能死。或者心火上升、水肿等,都会夺取或损伤性命。外四大方面,随着共业的增盛,随时可能发生地震、台风、传染病、火灾、洪水、电灾等,都会夺取性命。而我们就处在满布死缘的状况里。

就像《大涅槃经》所说:所谓死想,就要知道恒时有很多怨敌围绕着命根,刹那刹那逐渐让它衰退,全然没有一件事能使它增长。又像《亲友书》所说:这个寿命非常无常,比水泡被风吹刮还要无常。这里一方面要知道死缘极多,另一方面要知道,自身处在充满死缘的状况里。内四大、外四大,处处都是死缘,有情方面,人间有很多死缘,在看不到的隐形空间里也有各种恶性的鬼类、非人、魔等,都可能使自己死亡。要像这样了解死缘极多。

2、活缘极少

而存活因缘仅除少许外无有。

“活缘”就是存活的助缘,包括滋生、养生、延生等的因缘。

这要看到,我们处在五浊极浓厚的时期,能修集感得长寿具大势力的妙业特别稀少。再者,饮食或药物等的势力微劣,所以很少有治病的能力,难以护养身体。再说,受用的各种食品到了体内后,能长养体内四大种的力量亏减,难以消化而转成滋养的能量,纵然能消化也没有大的利益。从自身修法上来看,资粮很欠缺、恶行特别重。虽然经中说如是念诵等有很大功德,但有情不具内因的缘故,势力很差,所以延寿等属于极难的事。再者,我们身处在这个世间,尤其今天是工业化、商业化的时代,空气、水等的污染特别严重,不仅没有养生的功用,反而会危损生命。就连喝到滋养性命的水,呼吸到长养身体的空气,也非常难得。从这几大因素去看,有力量支持人生存,让人增上活力、延长寿命的事非常少。

3、活缘亦成死缘

这是指为了不死寻求饮食、房屋、眷属等,然而由于受用饮食过多过少不相宜而导致死亡;房屋倒塌、着火、触电等而死;为了寻求钱财,在外遭遇怨敌、猛兽、交通事故等而死;为了寻求眷属,受到亲友们的侮辱,家庭出现大的矛盾、纠纷等导致死亡。从这些方面来看,活缘也都会成为死缘。

计为活缘的诸衣食等也有变成死缘的。也就是说,吃有毒食品。或者虽然无毒,但认为马上能对身体有利后,所吃的食品也多有变成毒素,或成为不合宜而作死缘的,这类也很多。特别是现今时期,多数人肉食的贪欲大,因此依着任随其意享用血肉之食后,好像没有不得“玛敦”和“夏振”病的。此外,还有由饮食和威仪失度,生肿瘤、涎分、水肿等病而造成死亡,这类缘也不计其数。同样,由追求受用及名誉等而到达敌方的战场,或者猛兽出没之地,或者不观察率意渡河等,成了致死因缘的也不计其数。

我们认为那是活缘,能资助生存,让我活得很好,实际因缘难测,正是由于这些活缘直接间接导致死亡,它们一个个都好像变成杀身的凶手一样。譬如因为贪著口味去吃很多美食,这样就被商家骗到了。也就是,商家的关注点是怎么能骗到舌头就怎么来,通过做实验,观察哪些东西口感好、味道好、能勾起人的食欲,就用这种东西做成各种食物。但是,口感和食物本身具营养还是具毒是两回事。那些美食里有很多添加剂,味精、香精等的毒素严重超标,甚至有些饮料强力地把人的精神提起等,对身体会造成很大的损伤。这些就是导致死亡的因缘。少量吃就有少许的毒化作用,如果大量去吃,那会得很重的疾病,迅速死亡。像这样,自己认为那是幸福因素,吃到它们很享受,每天都离不开这些零食,实际都是慢性自杀。

再者,虽然食品没有毒,但心里认为,这样吃进去肯定对身体有好处吧。这样吃的食物也会转成毒素,或者不相宜而导致死亡,这类现象也有很多。意思是,我们在养生上没智慧,什么事都不是绝对的,某种食品无毒只是相对的说法。如果不适合自己的身体,以及吃得过多,或者由于自身的疾病有忌讳处,以及季节时辰等方面不相宜,没注意这些的话,吃进去以后就会变成毒,导致生病,快的马上死亡。仅仅吃得过多,身体也很快出问题。譬如为了庆祝大摆酒宴,吃得过多,结果胃出血,或者消化不良,要去洗胃,甚至当时就一命呜呼了。之后又从藏地当时的情形来说。多数人对于肉食的贪欲大,根本不观察,随意享用血肉食物,这样的话,几乎没有不得“玛敦”和“夏振”病的。

再者,饮食和威仪失度也造成死亡,这类死缘也不计其数。作为欲界人,不吃不行,不运动也不行,但不善规律的话,就会由此产生疾病。食品上吃得过多过少都会导致死亡。吃少了体力不堪,勉强去做很重的事,由于付出的心力、体力过多,导致损伤性命;吃得过多不能消化,甚至出现肠胃病患,乃至死亡。“威仪失度”指人在起居或者劳动、运动等方面失度。譬如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时间过多过少等,这些都会加速死亡。或者在劳动时没有注意防护地水火风等的侵害,也导致死亡,譬如被台风卷走、寒气入体、长期缺水、过度炎热等等。威仪上,譬如走得过快、竭力地走、劳累过度、运动中受损伤等,都会导致疾病而死亡。

又有为了追求世间的受用、名誉以及异性、权势等,到敌方的战场上。或者为了打猎、到山里采药等到了猛兽出没之地,被虎狼等吃掉。或者去异地他乡,中间渡河时不观察水的深浅,在里面溺死等。这些状况也不计其数。通过观察这些方面就知道,活缘也无不能成为死缘。

  

思考题

1“思维种种喻义而修习无常”一科中:

(1)从前到后如何由总开出别?这样一类类细致观察有何必要(从正反面思维)?

(2)最后如何由别归于总?这样归总有何必要?

(3)对无常法印取得深忍信有何作用?

2“思维死缘不定而修无常”一科的总理路是什么?

3“第一因相——活缘极少死缘极多”:

(1)什么是“死状不定”?为什么活缘极少死缘极多,就成立死状不定?

(2)结合自身周遭的情形思维:世上有心类死缘、无心类死缘有哪些?它们分别如何导致死亡?

(3)使人存活的因缘有哪些?为什么活缘极少(结合时代现状思维)?

(4)“活缘亦成死缘”的状况有哪些?从多方面思维。



无常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71)无常38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72)无常39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73)无常40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74)无常41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75)无常42




小提示

回复 前行 或 大圆满  可查看所有堪布益西彭措《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讲记


长按二维码中心logo-识别二维码关注



新浪微博@益西彭措官方微博     新浪博客@益西彭措堪布的博客

www.xianmifw.com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堪布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