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心是修行的一个根本,什么时候也不能丢的
文 | 希阿荣博堪布
节选自 | 《前行笔记》“三界无安”—饿鬼与旁生
我们常常发愿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修持佛法,但实际上当一个众生,比方说一个饿鬼道的众生,真正到我们面前寻求帮助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会记得自己的誓愿,还会至少保持一颗平等之心去对待,努力去理解对方的苦,如果有可能,诚实地进行沟通,给予帮助。
当然,惧怕也是很自然的,我们多数人没有那么好的定力,时刻保持平等开放的心态,尤其当你的对面是一个鬼的时候。但我们平时的修行如果不只是做做样子,而是真的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心灵转化,那么在第一反应的惧怕、慌张过后,我们的心应该能够很快回到正知正念上来,我们会想到:如果对方是来寻求帮助的,我们的惧怕、厌恶乃至嗔恼很可能就会刺激他生起嗔心、害心,他本不想害我们,但嗔心起来他控制不了自己,结果我们的恐惧既害了自己,又害了他——嗔害之心使他更深重地困在了恶道中。
我们要放下惧怕,想想他其实也和自己一样,是身不由己流转轮回的一个可怜众生,想方设法躲避痛苦、寻找安乐而已,如今他找到我,必是以前我们结过缘,更重要的是,他是冲着佛法的救拔力量而来的,他要通过我借助佛法的力量出离恶趣,所以我应该尽己所能帮助他。
如果我们有超度的能力,悲心是连接众生、救拔众生最强的纽带;如果我们没有超度的能力,这个悲心也是对自他最大的保护。
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想是不是自己现在修行,便容易招饿鬼啊,他们要是都跑来找我、求我帮忙可怎么办呢?其实,你的修行不足够笃实,内心不足够清净强大的话,或者没有很特别的因缘的话,他们大概也不会来找你。找你干吗呢?你又帮不了他。
当然有一些饿鬼不是来寻求帮助,他来就是专门为扰害的。对他们,我们也不能失去悲心。前面我们讲到,面对饿鬼的扰害,首先要知道凡事有缘因。第二呢,就是要有悲心。悲心是我们修行的一个根本,什么时候也不能丢的。不能座上观修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一起解脱”,下了座了,“谁敢祸害我,我就念个咒子(或找人念个咒子)咒死他!”别说你没有修诛法的能力,这样发恶心恶愿只是枉造恶业,就算你有修诛法的能力,也是要以悲心为前提的,否则,只是降伏、诛杀而没有超度之力,这是不是在慈悲、利益众生,还是不是大乘佛弟子的行仪,自己应该好好想一想。
那些饿鬼其实也可怜,你看他兴风作浪、作怪多端,实际他可能只是为了换取一点点饮食受用而已。
《米拉日巴尊者传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米拉日巴尊者被请到一户人家超度亡灵,这家人同时还请了另一些人念超度。法事进行中,在他们的坛城里出现了亡灵的身相,全身绿粼粼,披头散发站在坛城中央。
这些人得意地说:“我们能够把死者的亡灵召唤来此,米拉日巴他办得到吗?”
尊者听见,便对身边的人说:“那根本不是死者的亡灵。只是他们为了让人相信他们的法术而玩的骗人把戏而已。”
尊者随后对寂光惹巴说:“你去握住那亡灵的无名指,问他在雅龙腹崖窟接受尊者米拉灌顶时,尊者给他起了一个法名,这法名叫什么?”
过了一会儿,寂光惹巴回来说道:“那厮受不住尊者的大悲光明,我一到他就说:‘我现在要走了,我是一个世间的鬼魔,专门作拘魂的勾当以换取人间的祭食的。我到这里来,只是享用我应得的酬劳罢了。’说着就一溜烟逃走了。”
这个故事后面还有很精彩的情节,讲米拉日巴尊者怎样超度这个亡灵,以及怎样为大众开示佛法的,我们在这里就不细说。前面一段只是想让大家知道,鬼魔作怪,看上去好大本事,可能也只不过是用来换吃换喝的。所以说,他们也可怜啊。
我们平时有条件的话,可以为饿鬼道众生作一些施食。烟施就是很好的方式,当然最好能按照仪轨来做。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念观音心咒和其他一些咒语,随时回向给他们。
节选自: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三界无安”—饿鬼与旁生
共修进行中
长按二维码,参加共修
动动手,把我们【设为星标】或【置顶】
不要走散哦!
▼
点击“阅读原文”,参加二十一度母满愿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