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迷梦 >> 【入行论】第7品 精进品:科判 框架 颂词-背诵图片
Back
【入行论】第7品 精进品
科判框架、科判颂词--背诵图片
背下整部入行论,生生世世受益无穷!
法王如意宝
:“只要能很好地背诵此论,依我和历代传承上师的加持,你们今后修行见解不会退失,相续中也决定会生起菩提心。”师言:修道中,一切功德皆需精进才能得到,精进也即福智二资的因,如果缺乏精进,则远离菩提之果,于此可见精进对修行人的重要性。什么叫精进呢?指喜爱善法的欢喜心。心态是一种欢喜心,对境是善法。归纳起来,懒惰有三种:同恶懒惰、耽著恶事懒惰、自轻凌懒惰。同恶懒惰,也叫推延懒惰,即平时所说的“这个人特别懒,很懈怠”。明天又推到后天,后天推到大后天……,这样一直耽误下去。耽著恶事懒惰,指散乱于无意义的世俗劣事,把修行成就置之不顾,这也是一种懒惰的表现。世间人整天将精力浪费在一些琐事上,作农务、搞商业、唱歌跳舞、操持家务,看起来忙得团团转,实则一点意义也没有。自轻凌懒惰,指自己轻视自己,认为自己什么能力也没有,什么法也修不成,因此而自暴自弃,甘于堕落。贪图懒乐味,习卧嗜睡眠,不厌轮回苦,频生强懈怠。云何犹不知,身陷惑网者,必囚生死狱,正入死神口。---颂义:如果贪图懒洋洋的舒适感受,喜欢躺卧床席,爱好睡懒觉,对轮回痛苦没有厌离心,那么就会经常产生强而有力的懈怠。为什么至今还不醒悟,为烦恼巨网所缠缚的人,一定会被生死轮回的牢狱所囚,也正处在死神口里。渐次杀吾类,汝岂不见乎?然乐睡眠者,如牛见屠夫。通道遍封已,死神正凝望;此时汝何能,贪食复耽眠。死亡速临故,及时应积资,届时方断懒,迟矣有何用?---颂义:死神在不断地夺走同类的生命,难道你没看见吗?但是那些贪睡的人对此竟然无动于衷,就像牛看见同类为屠夫牵去宰杀一样。逃离的通道已被全部封死,而死神正在物色处死的对象,此时你怎么还能安心地贪著美食、耽著睡眠呢?死亡很快就会降临,所以应尽早地利用时间积集资粮,如果死到临头才断除懒惰的恶习,那时已经晚了,再努力也没用!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颂义:依靠这宝贵的人身舟筏,能帮助我们渡越生死大苦海,这样珍贵的人身筏,来生很难再得到,所以愚笨的人啊,不要再贪睡了!如来实语者,说此真实言:所有蚊虻蜂,如是诸虫蛆,若发精进力,咸证无上觉。况我生为人,明辨利与害,行持若不废,何故不证觉?---颂义:我不应怯弱畏缩,怀疑自己不能证得无上菩提,因为如来是实语者,他在《妙臂请问经》中说过这样的真实语:所有的蚊虻、蜜蜂和各种昆虫、蛆类如果发起精进之力,都可以证得无上菩提。何况我生而为人,能明辨是非善恶、利害得失,如果在菩提道上精进修持不懈,哪有不证得无上正觉的道理呢?科判框架的作用----当科判层次比较深,颂词比较多时,通过 科判框架 去熟悉整品颂词的 逻辑脉络 非常有帮助。背诵时 也可以 按照 科判框架的脉络 层层推进。又如毒蛇入怀时,人们会立刻起来将它抖落;同样,当我们察觉到睡意和懈怠生起的时候,就应立即惊醒过来把它们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