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智悲德育 >> 念念不忘,愿望就会很快实现,是真的吗? Back

念念不忘,愿望就会很快实现,是真的吗?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智 悲 心 语


全知无垢光尊者:因为显现,故而不成立有;因为空性,故而不成立无。应当通晓无二任运自成之大自性。


— 法界宝藏论第七品 






  


如果因果律存在,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种下善因,得到想要的善果?比如想致富,就先帮助别人致富;想有人陪伴,就先陪伴那些孤独的人。我还听说,为了某个愿望去做相应的善法,念念不忘,愿望就会很快实现,无需等到来世,这是真的吗?


另外,据我了解,佛学院的传统比较超脱于世间,而堪布显得更加关心世间,眷顾像我们这样的人。非常感谢您。



  


业的种类很多,有顺现世受业:一些大的布施、安忍等,即生就能感果;顺次生受业:今生造业,下一世感果,比如杀父杀母等五无间罪;顺后世受业:经过很多世才会感果;还有不定业:具有对治法后,原来的业已经清净,不用再感果。


这其中,顺现世受业往往最受关注。很多人对业因果的认识,就是停留在今生的层面,比如布施是为了今生致富,安忍是为了今生相貌端严……各种行善积德是为了今生就能吉祥圆满。但实际上,还有其他几种业的存在,就像农民种庄稼,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不同的业有不同的成熟周期,想在短时间内得到所有果实,这很难。


佛经中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你的前世是什么样,看看今生感受的果就知道;后世会怎么样,看看今生造下的因就知道。因果之间,隔着时间,不可能做一点善法就能马上满愿,没有那么简单。


不知道荷兰有没有农民,我问过一些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但不管怎样,用农民种庄稼的比喻来解释业因果,大家应该更容易理解。


——《佛教与社会德行》


推 荐 阅 读


佛教如何看待死亡?

请问到底如何能证悟?

如何才能让心专注?

学佛后还是禁不住发脾气,怎么办?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以善存心以德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