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67丨之所以摆脱不了各种纠结,不是因为你善良
原文
我刚刚描述的这个过程非常有力,也非常简单。孩子也可以学习这个过程,希望有一天这将成为孩子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第一件事。一旦你理解了这个原则或可以对比一下你内心所发生的事情,成为一个临在的观察者,并且实际地去验证它,你将会拥有最强有力的摆脱痛苦的转化工具我们并不否认,当你不再认同你的痛苦之身时,你会遭受强烈的内在抗拒,特别是如果你大半生都强烈地与你的痛苦之身认同,并且从中汲取自我感的话,就更是如此。也就是说你从你的痛苦中创造了一个不幸的自我,并且认为这个由大脑创造的幻觉就是你。在这种情况下,害怕失去自我认同的无意识恐惧,会强烈的抗拒任何摆脱这个思维认同的努力。换句话说,你可能宁愿在痛苦中,与痛苦之身认同,也不愿冒风险去丢失你熟悉的不幸自我而跃入一个未知之中。
奶奶:前两天我儿子结婚,婚礼上遇到久未蒙面的侄女们,她们跟我倾吐了很多青春期的烦恼。小侄女刚上初中,妈妈每天都要求她打电话,她不胜其烦,问我该怎么办。
我是这样回答她的,首先,要想到妈妈的恩德,不能只是一味抵触,如果要打电话,也尽量带着对妈妈的爱,如果生起了情绪,就去看着内心的情绪。至于打电话这件事让自己不开心,可以找个机会和妈妈谈谈,这有两种可能,一是你胜利了,就可以少打电话啦,如果谈判输了,那就接纳这个事情,为此持续纠结、难受,却不去寻找方法,是最消极的。
小侄女连连称是:“对对,打电话的前后,我都会持续性地痛苦!”我说:“这都是我们自己的思维模式造成的,不能怪妈妈咯,毕竟只是一通电话而已,这件事本身并没有那么痛苦,打了也不会死人,不会让人变丑、变笨,甚至连成绩下降也不会,是不是?”侄女点点头。我想她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个办法教给他们,也许就能帮助他们,让他们被痛苦折磨得少一些。就像专业人员也需要长期、到量的训练才能对自他有所助益一样,成人积习太久,改变起来需要时间,相对而言,改变孩子更容易些,因为小朋友的想法更简单,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们从小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
今天的儿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危机,罹患抑郁症的比例逐年升高,内心脆弱,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化解不了痛苦,只有选择极端的方式,最后让自己乃至整个家庭陷入悲剧之中。
如果他们能熟练运用这样的方法,能够观察情绪,这会对他们的一生都有所助益,不会轻易陷入低谷。当遇到好朋友转学了,老师偏心,或被大人冤枉等等,就不至于造成性格扭曲。所以,无论你是爸爸、妈妈、姑姑还是舅舅,我们应该看到孩子们的痛苦,只要我们身边有小朋友,就该在恰当时机将这种摆脱痛苦的方法教给他们。任何人的一生都无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障碍和困难,当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如何与情绪共处,如何面对人生的问题,他们就会成为人群中能量强大、有定力的孩子。当精神内耗减到最低,做起事来就会更加专注,无论学习、运动或者游戏,都会表现得十分优秀。
我们有个乐园宝宝就常把儿子当成“试验品”,她很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孩子一些面对痛苦、让心平静的方法,而且确实有一些帮助。当然,我知道很多人在学习专业以后,喜欢强调顺从等品质,这些固然很好,但战胜痛苦的能力却更为重要。光伟正的形象大众喜闻乐见,但如果这样的人设不符合人的心意,就会落入一种表演,演不下去了,就会报复性反弹。这大概会在孩子12岁左右发生,父母会忽然发现,咦,小朋友不像过去那么听话了(我这个侄女也是这样,小时候妈妈走开一会儿都会哇哇大哭,现在给妈妈打个电话都不愿意),这就是大家经常提到的叛逆期,其底层逻辑就是如此。
现在的父母都担心孩子落于人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成为了全家人的压力,就为了孩子有个好看的成绩,get更多的技能,不惜占用孩子玩耍的时间,到头来,孩子学得很辛苦,家长陪得也很累。
其实,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所谓的技能、成绩都不是最重要的,即便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随着信息迭代的速度,这些知识也不一定持续有用。只有学习一种智慧的思维模式,去持续性地帮助他们控制情绪,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不会被困难轻易击垮,遇到任何情况都能很快站起来,哪怕从零开始,也能所向披靡。古话说得好,良田万顷,不如一技傍身,给孩子存下万贯家财,下血本投资,还不如传授他们一个良好的心智模式,这一点真的非常重要。
经常有些陷入痛苦的人找我诉苦,希望我能解决他们人生的问题,当我告诉他们“不要认同自己的思维,应该怎样怎样”之后,他们大概率会说:“对,您这个方法很好,但是呢……”然而下一次他还是喋喋不休着各种“但是”。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习惯了将不幸归咎于原生家庭、渣男老公、不孝儿女等所有外在因素,习惯了沉浸在曾经的痛苦之中,以及伤痛的如影随行,不愿意进行自我反思,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舍不得抛弃过去的想法,不愿从苦海中跳出来寻找一个全新的幸福……
我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人,当我将这么好的方法介绍给他们后,看到他们的反应,我觉得就像用珍馐招待了他们,但他们宁可守着碗里的破稀饭,也坚决不换,就像自己不配一样。他们的眼神似乎在说:“我的稀饭虽然馊了,但我很熟悉啊,你的珍馐虽然美味,但我没吃过啊,所以我还是吃馊稀饭吧……”他们连尝试一下的愿望都没有。
不学专业的人更难接受“珍馐”,相对而言,学专业的人稍微好点,但如果学习了专业,“我执”依然强大,这种人也一样难以接受。他们认为受苦是必须的,还债是正义的,耗尽一生哼哧哼哧把无穷无尽的债务还完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根本不去试探这个世界上还有摆脱业力缠缚、彻底甩掉无边巨债的方式。至于扼住命运喉咙,通过改变思维模式的方式将债务一键清空的可能性,他们想都不敢想,真的很可悲。
的确,这件事需要智慧、胆识和勇气,一旦搞懂了文中所说的思维方式与窍诀,我们就会如梦初醒:“是啊,我为什么非要无休止地还债呢?为什么不让自己跳出来,主动改变命运呢?”
但你真的是那个想要改变命运的人吗?如果是,就从此时此刻的心态开始,让智慧在线,痛苦来袭时,静静看着一切的发生。这听上去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很难,所以大家一定要不断练习,才有机会摆脱痛苦之身。
今天在场的很多人都已经三四十岁了,我们与痛苦之身牢牢绑定了几十年,虽然被它天天折磨,被它打伤、打残、打到心绞痛,却仍然离不开它,就像离不开一个渣男,我们将宝贵的人身白白耗费在这样的愚蠢行为上,是不是有点傻?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仪式、符号,处事。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符号,处事。
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立起斩断一切的决心,不再认同那些耗费生命的人和事——你玩儿你的,我只是看着你,但绝不参与。如此,我们就会发现,摆脱痛苦没那么难,顶多就是一眨眼功夫,我们就再也无需为它难受、纠结、烦恼了。
时时处处都能跳脱出来是很难的,但这不妨碍我们一点点地去实践。当你准备开始摆脱业力时,忘记那些“虽然……但是”吧,要知道,没有那么多理由,之所以摆脱不了各种纠结,不是因为我们多善良,而是因为懦弱——我们不知道未来是什么。这份恐惧让人宁愿继续忍受着无尽的折磨,也不愿从痛苦中冲出来。但我们是否想过,自己赤条条来到这世上,除了业力以外,一无所有,又能失去什么呢?如果我们今天已经得到了摆脱业力的方法,可以不再受任何人、任何事的奴役,却因为懦弱而不肯打开心扉,不肯往牢狱之外的海阔天空跨越一小步,这是多么愚蠢啊!
可能到这里,还是有人说:“奶奶呀,您说的我都明白,但是……”没有但是,就在此时此刻,关注内在。用极少的精力去做那些跟时间相关的事,比如明天的谈话,后天的菜单,大后天的会议等等,几分钟就能把这些事务性的事情搞定,做了就放,不纠结。
回想当初,我花了整整五年时间来考虑是否应该离婚,因为我害怕离婚后的种种未知,就像文中说的,“不愿冒风险去丢失你熟悉的不幸自我”。但真的离婚了,我发现原先臆想的恐怖并未到来,反而是豁然开朗:“哇,原来离开糟糕的婚姻的感觉是那么好!怎么我不早点下决心呢!”
确实,面对那些砍不断的情绪、担忧和纠结,与其与无边无际的痛苦交战,不如横下一条心一刀砍断——有什么放不下?那失去双腿的女孩都能跳出令人惊艳的舞蹈,我们这些有手有脚的人为何偏要画地为牢呢?
我们可以不被业力的剧本捆绑,只要足够勇敢,有一分快刀斩乱麻的勇气,每个人都可以改写自己的命运,换个方式去活出精彩的人生!
但我们常常是怎么做的?
为哪件衣服配哪双鞋纠结一小时,为哪件衬衫配哪条领带再纠结一小时,力气都用来做了无用功,这样会有什么成功的人生可言?看看地球人都知道的成功人士们,乔布斯每天都是牛仔裤加黑T,扎克伯格的一周look都是那件灰上衣,他们不将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选择上,因为这些能量本可以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更加幸福。
所以,宝宝们,不要过度关注那些不必要的人和事,把自己的心拉回腔子里来,关注自己当下的状态吧,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有机会成为人生大赢家!
连载中
✦ +
各位宝宝,全新的《智慧融入生活》栏目将继续由日月慧灯平台独家推送,大家如果在工作、生活、情感、家庭、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任何困惑或心得,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提问与分享,且听奶奶为您分解。(请竭力保护平台,专业问题勿提,提了我们也无法回答,反复提出且劝阻无效者,我们只能将您列入黑名单哦)让我们一起用正确善巧的方式,解决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吧!
因为奶奶不是专业医生,没有行医执照,随便给大家开方子可能会犯法,所以不再收集医药方面的问题,我们只能就如何养生等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另外,在后期整理时,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在往期文章or问题汇集中已作答,因此建议小伙伴们提问前,可以进入“日月慧灯”平台搜索关键词,在往期分享中寻找答案,若仍未解决,再提问也不迟哦!
心灵乐园
充满了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智慧分享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