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堪布本人对当前教育的忧心
Back
【大学演讲】堪布本人对当前教育的忧心
等一会儿,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畅所欲言、互相讨论。但你们在问我的同时,其实我也有一些问题:比如现在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古人也强调德才兼备,“德”在先而“才”在后,有了“德”才谈得上“才”。但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吧,总觉得现在学校只重视分数,只重视智慧、才华,而根本不重视人的心灵、行为,若将这方面彻底忽略,对这个时代是有利还是有弊?
你们作为师范大学、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今后在教育学生时,是会单单传授各种知识呢,还是会兼顾到学生的人格完善?
我以前看过一个数据,说是学生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真正能用上的只有15%。那么剩下的85%,都跟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古代,孩子们从小就学《三字经》、《弟子规》,潜移默化中明白做人的道理。而如今小学生的课本里,尽是讲些动物的故事,学了这些以后,对人生有什么意义?
其实,汉地很多古文化相当好。拿《弟子规》来说,我已将它译成了藏语,许多藏族孩子学后,觉得受益匪浅。包括现在青海省的很多学校,也在大力推广藏文的《弟子规》。本来,儒教文化中对童蒙教育有许多教言,但如今人们却将它舍弃了。春节联欢晚会的儿童歌曲,也是一群孩子边撒娇边唱“抱抱我,亲亲我”……这些对孩子心灵的健康、对他们将来的人生,能起到什么作用?
要知道,孩子从小所学的知识,对他们一辈子有深远的影响。如果这时候他所背诵的、所接触的,跟孝顺父母、关爱他人没有任何关系,与现实生活也完全脱钩,那他们的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德育到底从什么地方入手?不知道你们很多老师有什么看法?我们可以交流一下。我一个人这样啰啰唆唆的,感觉不一定很好,大家互相谈一谈,至少时间会过得快。(众笑)
摘自解疑除惑 教学相长
华师大政法学院佛学座谈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