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修持这六种随念,助你往生极乐世界
如来殷切而告言:
佛陀妙法与僧众,
施戒天尊六随念,
各功德资常忆念。
这里讲了六种随念,为大小乘之共同修法。
佛陀又名胜者,原因是他可以力胜四魔。所谓四魔,一为烦恼魔,即对五蕴执著而产生贪嗔痴烦恼;二为蕴魔,即轮回的一切痛苦是由五蕴所生;三为死魔,即五蕴刹那变迁、无常坏灭;四为天子魔,即对证得无生无死的果位从中作梗,令人散乱放逸的天魔(如魔王波旬及其眷属)。
超胜四魔的佛陀,在《涅槃经》、《杂阿含经》等经典中讲了六种随念——随念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布施、随念戒律、随念天尊。作为一个修行人,无论出家还是在家,始终都不能忘记,要常常随念。
当然,这并不容易做得到,包括我们披着袈裟的出家人,一旦反观自心,确实也很惭愧,虽然没有像世间人一样,天天想发财、想出名,但包括我自己在内,也经常处于无记状态中,善法也不念、恶法也不念。
世间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要么想自己的事业,要么想自己的工作,要么想自己的家庭,学生对自己的成绩特别重视,年轻人简直把感情当作生命,开口闭口就是“不愿与君长相思,但愿与君长相守”,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这方面,各种烦恼非常可怕。如果他们把这些时间都用来随念佛、法、僧、布施、持戒、天尊,诚如华智仁波切所说,可能早就成就了。
此处龙猛菩萨明确地说了,无论是出家人、在家人,时时不能忘的有六点:
第一、 佛陀:大慈大悲的佛陀圆满自他二利,具足一切功德。我们有时观想他的悲心、有时忆念他的智慧、有时思维他转法轮的无量利益……应当力所能及地去供养、祈祷。
第二、 佛法:佛陀宣讲的妙法无非是灭谛和道谛,灭谛是诸法的空性,要通过道谛而证悟。对这样的正法要念念不忘、尽量行持,常观察自心与法是否相融。
第三、 僧众:佛陀的追随者——大乘菩萨和小乘僧众,是我们乃至菩提果之间的助伴,也是我们的榜样,应该要向他们学习。
以上三者,即是随念三宝。我们平时念《随念三宝经》,目的也是如此。说简单一点,皈依佛就是皈依觉悟者,因为世间的大彻大悟者唯有佛陀;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说的万法真理,对此应该通达并行持;皈依僧就是希求真理的过程中,加入希求者的团体中去。我们作为佛教徒,理应始终不离皈依三宝的心念,就像世间人执著感情、事业、钱财一样,不论吃饭还是睡觉、白天还是晚上,都要想到三宝,这样才能变成很好的修行人。
第四、 布施: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量作法布施和财布施,这是一切福德的来源。
第五、 持戒:出家人有出家戒,在家人有在家戒,受戒之后,要经常提醒自己:“我是守戒者,我是三宝弟子,我是出家人!”
第六、 天尊:此随念有两种解释方法,一种是忆念行持善法,可获得三十三天等天尊乃至佛陀的果位;另一种是四大天王等世间天尊,及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等出世间天尊,他们的慧眼一直在看着我,是我们修道的见证者,对此应当不断忆念。
倘若修持这六种随念,则可往生极乐世界。佛在《观无量寿经》中说:“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如果我们修行不用功,有些境界退失了,什么感应都没有,也可通过六种随念将其恢复,犹如饥饿的人获得了美味佳肴,可令身体慢慢强壮。
如《杂阿含经》云:“若比丘在于学地,求所未得……当修六念,乃至进得涅槃。譬如饥人身体羸瘦,得美味食,身体肥泽。”有些人修很长时间,但一点感觉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在根本上出了问题——没有六种随念,只想自己得一点受益,这样的话,你的目标也不一定能实现。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亲友书讲记》
2019年
“地藏菩萨修法”
共修通知
时间:2019年8月2日-8月9日(藏历六月初一-六月初九)
具体安排如下:
1、 共修房间:
(1) 新浪show直播房间:
智悲讲堂九(房间号:491337)
(2) YY直播房间:
智悲讲堂九(频道号:73553690)
2、 共修时间(北京时间):
第一座: 07:00-09:00
第二座:10:00-12:00
第三座:14:00-16:00
第四座:17:00-19:00
共修内容
僧众将念诵《地藏菩萨赞》《招福仪轨》、地藏王菩萨心咒及名号、《普贤行愿品》等,共修增业。
报数网址: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