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佛学会 >> 【大学演讲】智慧和慈悲是佛教的核心
Back
【大学演讲】智慧和慈悲是佛教的核心
大学演讲
我研究佛法三十年了,公正地讲,佛法对人生很有帮助。有些人觉得佛教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其实这种误解一直都在。佛教的一些负面新闻只是个别现象,它不是佛教本身的问题,而是跟佛教徒以及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关。
首先,现在有很多佛教徒,本身并不懂得佛教的教义,只注重佛教的形象,使得佛教逐渐形象化。我们经常听说有人在过年的时候花费好几万,甚至几十万去寺院里烧头香、撞头钟,这些商业行为给人们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好像一提到寺院或者佛教就是指烧香、拜佛。我在飞机场遇到过一些小朋友,他们看到我之后就会说“阿弥陀佛”。连他们都觉得出家人只会念阿弥陀佛,或者只会烧香拜佛而已。其实佛教不是这样的,它的内容很深奥。
除此之外,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佛教道场都变成了卖门票的旅游景点。人们到了寺庙里,不但得不到心灵的净化,而且还要付钱才能进入,这让人觉得佛教道场就是旅游景点。所以,佛教的道场不应该卖门票。其实卖门票始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时为了恢复寺院,个别道场才开始卖门票。而现在藏地的一些重要佛教道场,是没有卖门票的,谁都可以去。
现在还有些佛教徒把佛教娱乐化,比如一些佛教团体经常组织唱歌、跳舞,甚至藏地有些寺院还会邀请明星出席开光仪式等。虽然现在还没有在汉地听说类似的事情,但也许以后会有的。因此,我觉得佛教的形象化、商业化以及娱乐化逐渐将佛教带入边缘,让人们对佛教产生种种误解。
其实佛教的核心精神是智慧和慈悲。佛教多年的闻思就相当于大学的授课,而藏传佛教自古以来的教育模式,和当今西方一些教育模式很相似。我想如果大家了解佛教教育的话,会对佛教有更多的正面了解。
摘自微时代 微道德——天津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