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智慧之旅103 | 两种重要的禅修方法:观自心与观佛像 Back

智慧之旅103 | 两种重要的禅修方法:观自心与观佛像

求学足迹 求学足迹 2024-03-03


201781日,在太过清迈举办了以唤醒本初的宁静为题的主题演讲,演讲者分享了禅修的意义及方法,在今天的智慧之旅中,我们将为大家节选其中关于禅修方法的部分。

泰国是一个传统的佛教国家,寺庙是这些历史与文化最好的承载者与见证者。在泰国清迈,有这些寺庙值得一去:契迪龙寺,又称大佛寺,位于清迈古城内,修建于15世纪;帕辛寺,清迈面积最大、香火最旺的寺庙,修建于14世纪;双龙寺,又称素贴寺,供奉佛祖舍利;清曼寺,又称昌挽寺,始建于1300年,是清迈最古老的寺庙,寺内一尊立佛是目前清迈最古老的佛像。


反观自心,彼为何物

今天的禅修有两个内容:一个是观察我们自己的心,一个是观释迦牟尼佛的身像。现场有些人尽管不是佛教徒,也可以和大家一起禅修,观自心,观佛像。

先讲第一个内容:观察我们自己的心。

每个人都有颗心。没有观察的时候,这颗心经常产生贪欲、嗔怒,以及各种各样的分别念。而当我们真正去观察的时候,它的本来面目将会有怎样的呈现呢?我想,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答案。正因为不知道答案,所以我们无始以来感受了数不清的痛苦。

佛陀在《金刚经》中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当下观察的这颗心,要么是过去的心,要么是现在的心,要么是未来的心,除此之外不可能存在第四种心。那这三种心,哪一个是真实存在的呢?

都不可得,都不存在。

1.过去心,不可得

首先,过去的心已过去,现在肯定得不到。1分钟之前的所有心,它的本体现在肯定是找不到的。如果找得到,那说明最后一分钟的心,无论时间怎么延续,它都没有变化,即使过了12分钟,甚至1个小时,它还是不会灭。这样一来,前面的心成了永远不灭的东西,这在理论上根本说不过去。

你们观察一下:你刚才进入经堂时的心,或者说,刹那之前你的那颗心,现在能不能得到?

大家现在用自己的心,去观察自己的心。

“过去心不可得。”已经过去的心,能不能得到?自己观察一下。 过去,知道吗?什么是过去?刚刚……过了……用自己的心,观一下过去的这颗心……

2.现在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现在,就是当下。当下的这颗心也不存在,也得不到。

为什么呢?所谓的当下,是一刹那,一分钟还是一秒钟?现在的科学家把一秒又分成毫秒、微秒,分到最后,好像是幺秒16秒以下的时间单位分别是分秒,毫秒、微秒,纳秒,皮秒,飞秒,渺秒,仄秒,幺 秒,是10-24秒。如果按照幺秒来计算,所谓的现在,很少,很少,很少,基本上只有一个概念。

既然这样,那现在的这颗心,到底是什么?

你们当下看看,自己的这颗心到底是什么?

一分钟,一秒钟,一秒再继续分,一万分之一秒,一亿分之一秒……这样直分下去,到最后,我们的这颗心 到底还剩下什么?大家现在观察。

3.未来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未来的这颗心,又是什么呢?是 明年的心、明天的心,或下午的心、一小时以后的心、半个小时以后的心、一分钟以后的心、一秒钟以后的心……

不管怎么样,未来的心都还没有产生,现在不可能得到。这一点,大家都能够理解。

4.无论什么心,本体皆是空

我们的这颗心,当下就是空性。不管你产生的是信心、悲心、慈心、菩提心,还是贪心、嗔心、痴心或各种各样的分别念,它的本体都是空的,当下了不可得。

这就是佛教讲的万法皆空的道理,也是心本体空性的道理。

z传佛教的m法里,心的自性是光明,这个道理要用其他方式来讲,今天讲的是将我们的心抉择为空性的道理。

这一点,不管你对佛教有没有信仰,在理论上都不得不承认。昨天演讲的很多科学家,包括研究阿尔法狗的科学家、心理学家和环境学家,等等,所有这些科学家,都不得不承认“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如果你们哪位认为自己找到了心的本体,请一定跟我说一声,因为我也很想知道。而实际上,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去寻找,心的本体都根本得不到。再由此推衍开去,认识万法皆空的道理,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这是今天观修的一种方法。

这颗心,让它庄严地安住

接下来,大家把我刚才所讲的内容观修一下。观修的时候,如果你的身体不是特别胖,也没有什么疾病, 最好跏趺坐,也就是打盘脚坐,两只手在脐下结定印。 身体端直,不要歪来歪去,也不要太往前倾。我们以前讲过毗卢七法的坐式毗卢七法坐式有七个要点:1.双腿跏趺坐,即双盘。2.手结定印(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两个大拇指相碰),放在脐下四指处。3.双肩向后打开。4.身体坐直。5.颈椎稍向前倾,下 颌微收。6.双目微闭,直视鼻尖。7.舌抵上腭,呼吸自然,大家尽量按照这个标准来调整坐姿。

坐好以后,就不要再动摇,也不要打哈欠,以免影响旁边的人。如果你实在很困,以这样的姿势睡觉也可以,但千万不要说梦话。(众笑)

我们z传佛教的禅修,一般早上坐2个小时,上午4个小时,下午4个小时,晚上还有2个小时。南传佛教也经常在上午和下午各坐4小时,一天坐8个小时。

到了泰国,大家会发现南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和普通出家人,身心都很寂静,很调柔。这是因为他们经常训练自己的心,长时间安住在禅修的状态中。我们在座的各位虽然坐不了这么长的时间,但禅修几分钟应该没什么问题。希望大家身心都不要动摇,非常庄严地安住于自己的心性当中。

在这个过程中,身上出一点汗也没有什么,冒一点“水”也没什么,稍微有点痒痒也没事,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尽量如如不动。以前的大德们在禅修的时候,即使突然发生了地震,都不会动摇。

初学者参禅的时候,身体很难静下来,心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一定要好好地磨练磨练。这次我们没有时间,如果有时间,连续七天这样训练,到最后大家会坐得非常自然,非常整齐。 汉传佛教的禅堂都有禅板,也就是一块毛竹板, 如果谁在参禅的时候动摇了,巡香师就用这个禅板,“啪”的一声打在他身上,以示警策。这样不断训练, 身心都可以慢、慢慢变得调柔。 汉地禅堂的禅板有两种一种为坐禅时置手用,或平时闲坐床上时倚靠如云:“横安膝上,“定印”乎其上。”因坐禅磨性,也称性板。另一种又叫香板,禅门集体坐禅时,巡香师见有昏沉者,就以板拍其肩背,啪然作响,使其警觉但不致受伤。此处应是第二种

接下来,大家起来参禅,观自己的心。可以用我刚才讲的观察方法,或者什么都不想,让心直接安住——安住几分钟。禅修时,眼睛可以闭上;如果外面的景物 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稍微睁开也可以。

(演讲者带领大家禅修----)

效果很好。通过刚才短短的禅修,有些人也许已经有所开悟,有所觉悟,有所了悟。大家稍微放松一下,搓搓自己的双手。我看有些人都快睡着了,因为昨天晚上睡得比较少的缘故。睡觉也是个“大禅定”,但这个禅定不用到这里共修,在自己的“禅房”里修一修就可以了。(众笑)

专注佛像,尽量安住

接下来,我介绍今天第二个禅修的修法释迦牟尼佛的观想方法。

佛经里这样讲过:“何者作意佛,佛安住彼前。”意思是,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只要在心里观想佛陀,作意佛陀,佛陀就一定会来到他的面前,给他做加持。

确实是这样,任何一个人对释迦牟尼佛进行顶礼、 供养、赞叹和祈祷,都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哪怕是只供养一支香、一盏灯或是一朵花,功德都不可思议。我们今天起观想释迦牟尼佛,是即生中非常有福报的一件事。

观想的释迦牟尼佛像,不管是南传佛教的,汉传佛教的,还是z传佛教的,都可以。除了细致处稍有不同,他们总体上是一模一样的。就像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服装一样,不论哪里的佛像,都是佛陀真正的化身像。

而且,除了释迦牟尼佛,观这个经堂里的未来佛——弥勒佛也可以,观汉传佛教的阿弥陀佛也可以,都没有什么差别。不管怎么样,我们的心要一直专注于眼前的佛像。

先睁开眼睛,专注地看着佛像,然后闭上眼睛,观想真正的佛就在自己的前面,他的身体发光,融入自己的身口意,自己由此获得了佛的加持。如果再深一点,可以观想得到佛的加持以后,自己的本性跟佛无二无别。

下面,大家在心里观想释迦牟尼佛像,观想得到佛的加持,得到佛的智慧,也得到佛的慈悲。好,一起来禅修。

(演讲者带领大家一起观修……)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WPS”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

1、阅读后留言写出自己的心灵感受或者智慧分享,连续打卡10个地方以上,同时被选中精选留言者,送出一份精美礼物;
2、根据老师的智慧雨露,分享一篇文章,经采用,送出一份珍贵礼物,可以发到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