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求学足迹 >> 大德足迹‖《莲华生大士全传》(118) Back

大德足迹‖《莲华生大士全传》(118)

莲华持明 求学足迹 2021-08-16
编者寄语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阿底峡尊者说:“当内心感到低沉的时候,我们尤其应该多阅读祖师大德的传记。”


一千多年前,在美丽庄严的雪域高原上,有一位伟大的修行者曾许下过誓言说:我不曾远离那些信仰我,甚至不信仰我的人,虽然他们没有看到我,但我的这些孩子们,将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保护!


这位伟大的圣者还曾亲谕说:每月初十(藏历),我都会来到人间,只要你有信心,我都将在你左右。 


“给我你的心,我将永远在你左右。”这位伟大的圣者就是被尊为第二佛的莲花生大士。


身处末法时代,各类灾难疾疫层出不穷,当我们遭遇种种违缘障碍时,请一定不要忘记忆念祈祷莲师,因为,当我们以虔信心念想着莲师的时候,莲师便真实地现身了其无量的慈悲和智慧,给予最殊胜加持,遣除我们内外密的一切障碍。


法王如意宝也曾说过:一般而言,佛菩萨的悲心无有偏袒,但由于他们在学道阶段的发心、发愿不同,我们多劫中祈祷其他佛陀,不如祈祷莲花生大士一次的加持大。并且,莲师对遣除外界地水火风等灾难的威德力尤为显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莲华生大士全传》——这是全国第一套全面记载莲师出世、成长、 修行、证道、降魔、弘法的划时代巨著,让我们一起来见功德而生信心。









第二篇 狮子吼声



   第一章 胜利圆满大医王



“另外,在一日之间五轮气脉也有循环升降,但是因为五轮之间有四间隔;所以依世俗区分为昼、夜各四 时之八时计算。当密轮升至脐轮之时,为一日中之第六 时(即夜四时之第二时,中夜零时至三时),此为金刚 法界宫中报身佛自受法乐之时。


“脐轮升至心轮,为第七时(三时至六时),此时当 住光明法身。心轮升至喉轮,为第八时(六时至九时), 此时当修幻化的三昧耶誓句身。喉轮至顶轮为第一时 (九时至十二时),宜成就迁识自在的往生之法。


“顶轮降至喉轮为第二时(十二时至三时),可修习 中阴身自在成就之法。喉轮降至心轮为第三时(三时至 六时),可修习光明大印之法。心轮降至脐轮为第四时 (六时至九时),可修拙火法。脐轮降至密轮为第五时 (九时至十二时),可修习梦幻光明法。如此将时轮因缓 与幻化身的气脉循环相应合一。


“莲花王!现在我已将疗治一切疮疾、针刺治疗、 治身患、治邪鬼、治恶毒、治重病、延年长寿方法、增 长身力等八支心要医方,都已完全教授予你,而你也已 完全通达。当我们把这些身体所相应产生的变化因缘掌 握好之后,我们的医疗就能事半功倍了。”


莲花王太子说:“如果这样看来,当我们的五根, 不能够安住于寂静当中,而受到种种外在的变化牵动影 响,使五根不能安住时,自然会出生种种身心的不宁, 并使身心产生了不调合,由四大当中产生了各种疾病。而当我们有病产生时,如果不能够善巧地了悟疾病生起 的因缘,那么这个病就难以痊愈了。”


"是的,人体由于四大不调会产生各种疾病总数。所以《佛医经》上说:'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 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大增热起,水增寒 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而《五王经》也说:'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一大不调,百 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地大不调,举 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肥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僵,百节苦痛。'


所以我们医生应当 以三个月一季,以六个时辰作为六个分界,来规律我们所有的饮食与医药。我们在夏季的时候,主要的病症是属于气息方面的风病;而在秋季的时候,主要是属于热病;冬季的时候,大多数会发生等分及胆疾之病;而属 于涎分痰病及肺病的病变,一般都是在春天发生。


“我们在夏日的时候,因为油能散发热气腾空,所 以这个季节里面,到处都充满着酸味、咸味,这是属于气息风病横生繁衍的季节;在秋季的时候,凉风吹起, 充满了各种甜味与油脂的味道;在冬天的时候,则是酸甜和油脂结合的季节;而春天乃是粗陋温暖的季节,所以,各自引发不同的生病因缘。涎分这种寒病的病源太 大的话,荘至我们在吃饭的时候就会生病;而胆病重的 人,我们在消化食物的时候,就会犯病。



“那么气疾沉重的人,消化之后也会同样地犯病, 这三种病的状况大概是如此。我们如果能够加强营养的话,那么我们的气疾就容易消除;如果用泻的方法,我们的胆痛也能够治愈;而热病要用三种不同的药来祛散。涎分降到肢节的时候,应当要服用能够呕出的药, 使他整出乃至断食;


气疾沉重的人往往同时会生起胆病和热病;而涎分病病重的人,必须顾虑到所有四肢及肢节关节。我们要注意在何时,哪一个界会生起病变, 身体嚨一个部位会有异常而做出综合体会判断;因为原 理虽然如此,而应用则在乎一心。同时当知用药不如食 疗,所以饮食要注意。善巧地注意我们的饮食和用药与 生活,才是圈满的良医。

“我作为一个医方明的学者,曾经深入研习了吠陀的八支心要医术,及无数的药理,所以能够正确地了解他的精神,你要继续深入地探究研习。”






莲师足印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