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Downloadables
Register Log In Contact Buli
显密佛网 >> 宗赜禅师:莲华胜会录文(二) Back

宗赜禅师:莲华胜会录文(二)

显密佛网 2022-01-05


莲华胜会录文

宗赜禅师  著    智圆法师 讲解


本文分六段解释:一、净土妙道;二、两佛深心;三、破惑愿生;四、净土前程;五、决志同生;六、菩萨幽赞。


三、破惑愿生

丛林广众,皆乐栖迟。少众道场,不欲依附。而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其数甚多,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欲亲近丛林,而不慕清净海众,其惑三也。
此方之人,上寿不过百岁。而童痴老耄,疾病相仍,昏沉睡眠,常居大半。菩萨犹昏隔阴,声闻尚昧出胎。则尺璧寸阴,十丧其九。而未登不退,可为寒心。西方之人,寿命无量,一托莲苞,更无死苦,相续无间,直至菩提。所以便获阿惟越致,佛阶决定可期。流转娑婆促景,而迷于净土长年,其惑四也。
若乃位居不退,果证无生,在欲无欲,居尘不尘,方能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回入尘劳,和光五浊。其有浅闻单慧,或与少善相应,便谓永出四流,高超十地,诋诃净土,耽恋娑婆,掩目空归,宛然流浪,并肩牛马,接武泥犁。不知自是何人,拟比大权菩萨,其惑五也。
故经云,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则不信诸佛诚言,不愿往生净土,岂不甚迷哉。

四、净土前程

若夫信佛言而生净土,则界系之所不能拘,劫波之所不能害。谢人间之八苦,无天上之五衰。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唯显一乘之法,决定无三。归依一体三宝,奉事十方如来。佛光照体,万惑潜消。法味资神,六通具足。三十七品助道法,应念圆成。三十二应随类身,遍尘刹土。周旋五趣,普被诸根。不动一心,遍行三昧。洒定水于三千,引众生于火宅。自利利他,皆悉圆满。

然则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盖解脱之要门,乃修行之捷径。是以了义大乘,无不指归净土。前贤后圣,自他皆愿往生。凡以欲得度人,先须自度,故也。

五、决志同生

呜呼,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失人身,万劫深悔。故率大海众,各念弥陀佛。百声千声,乃至万声,回向同缘,愿生彼国。窃冀莲池胜会,金地法明。绮互相资,必谐斯愿。操舟顺水,更加橹棹之功,则十万之遥,可不劳而至也。


六、菩萨幽赞

元祐四年冬,宗赜夜梦一男子,乌巾白衣,可三十许,风貌清美,举措闲雅,揖谓宗赜曰,欲入公弥陀会,告书一名。宗赜乃取莲华胜会录,秉笔问曰,公何名。白衣者云,名普慧。宗赜书已,白衣者云,家兄亦曾上名。宗赜问曰,令兄何名。白衣云,家兄名普贤。白衣者遂隐。
宗赜觉而询诸耆宿,皆云华严离世间品,有二大菩萨名。宗赜以为佛子行佛事,助佛扬化,必有贤圣幽赞。然预此会者,亦岂小缘。普贤变名易号,不知谁何。今更以二大菩萨为首云。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音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