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记】藏传净土法(第59课)
第五十九课
思考题
1、请列举《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提到的七种绮语。
2、请解释什么是绮语。
3、在念诵或闻法时夹杂绮语有何过患?你有没有这样的行为?今后你打算如何行持?
4、绮语有何果报?
5、断除绮语有何功德?
原文:绮语:主要是指未经观察、信口雌黄的无关语。如世尊曾说:“详察细审而言说,未经观察切莫说。”如果要开口讲话必须要深思熟虑之后再出言。如果没有进行观察顺口就说,那么很可能造成前言不搭后语,成为绮语。如在大众场合中,不作详察,随口乱说,将会伤害许多人而成为绮语、恶语。如谚语所说:“口中若出言,当视他人脸。”
特别是在闻法期间如若胡言乱语,以及诵仪轨或念咒语间隔时东拉西扯,则罪过极为严重。如今,僧团总的僧规及瑜伽自宗的法规有些十分涣散、松懈,有些人甚至在念诵仪轨的同时也是废话连篇,在僧众行列中与兴趣相投的道友们互相打闹、交头接耳;到了中间念咒时,便取出一个如黑肠子般的鼻烟壶开始吸烟,或者喝茶、闲聊等作种种非法行。如若一边漫不经心地诵咒一边夹杂闲言碎语,同时口饮茶水,则其罪过与舍法罪一样重。此外,念咒时讲述故事,谈论历代王朝、军事战争、抢劫商业的状况,议论女人的好坏,评价财物的贤劣以及古今中外、沟头沟尾等形形色色的无稽之谈,这是所谓的“乱言之口如恶库,信口胡说争讼因”。依此可产生贪嗔的分别念,进而断送自他念经的善法,因此(在念经时说绮语)过失相当严重。
一般而言,那些不知羞耻、懈怠懒惰、放逸散漫、贪嗔强烈、如鹦鹉般喜欢言谈,口心不调顺的人爱说绮语。如果与这种人交往相处,必将断掉善根,被引入恶趣之中。如《入行论》中云:“伴愚必然生,自赞毁他过,好谈世间乐,无义不善事。”人们常说:“一切语言均是由欲望而说。”所以,这类绮语大多数完全是自赞毁他的语言。喜欢说绮语的人增长强烈贪嗔、极为怠惰等许多不善业。《宝积经》中也宣说了说绮语的极多过患。邬金莲花生大士也曾经说过:“杂有绮语诵一月,不如禁语诵一日。”
绮语也是依赖于贪嗔痴而产生的,所以它的异熟果报将分别堕入三恶趣。即使转生为人,也将成为诸人不喜,如疯子般言繁语杂,心烦意乱,谁也不相信他的话,世世代代中爱说绮语。
如果断除绮语,那么生生世世生于贵族之家,受到众人拥戴,语言前后连贯,语言不会出现过错,能言善辩并与正法毫不相违,所说之语相合众人心意犹如蜂蜜一般……有不可思议的利益。经中也说:“设若能断除,无义诸绮语,恒时讲正法,彼士转善趣。”
如是(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发露忏悔口中所造的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四种不善业。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